劉輝
摘要: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所見所聞少,接觸社會與自然也少,在這個階段,思想品德課的開展就顯得特別重要。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主要是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和自然,從而養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學生活動和交往的基礎,不斷積累起新的品質的過程,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是教師根據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影響,使他們具有教師所希望的思想品德的過程。
關鍵詞:思想品德;心理教育;教學方法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更應該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這里所說的德,就是思想品德。當前中國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不可偏重和忽視任何一方面,尤其是德育,因為素質教育最關鍵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它對其他各育起著方向調控和動力支持的作用,與此同時,加強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學校、家庭與社會必須共同關注的課題。
1 認識到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在過去長期的應試教育中,人們一度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目前的中國正面臨著向2012年遠景目標邁進的黃金時期,市場競爭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而處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每一個人,無時不受其心理活動的支配,尤其是在分勝負、比高低的戰場、市場、商場、考場等特殊場合,人的心理素質的高低竟成為決定其勝負的極其重要的因素;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或品質是影響個人成長,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要培養一代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材,務必擺正心理素質教育的位置,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的基本要求,健康應該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一個人身體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而心理健康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包括心胸開朗、樂于交往;情緒健全、情感豐富、性格良好、有自制力;意志堅強、不怕困難。此外,智力正常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方面,可見,心理健康對學生有著特殊的重要的意義。所以,重視素質教育,關注心理健康,便成為現代教育的又一個重要特點。
2 合理使用并深入挖掘課程資源
合理使用并深入挖掘課程資源,合理靈活地使用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不能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師要考慮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要更多地把學生生活素材和教材有機結合起來成為活生生的、富有說服力的活教材,為教與學服務。注重學科綜合,努力拓展教材。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科間的融會貫通,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應將各學科相關知識結合起來,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學會用各學科知識來理解思品的知識點,用思品的辯證思維方式指導其他學科的學習。引導學生用好“無字書”。生活是本“無字書”,教師要充分利用校外課程資源,讓學生積極關注社會生活、時政新聞、人間世事等。例如,組織學生參觀烈士陵園、博物館;組織學生進行市場調查、社會調查,并鼓勵他們根據調查結果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舉辦法制講座、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文明禮儀教育等。
3 面向社會,增強現代意識,提高思想素質
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也應注意渲染、強化競爭意識。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深挖教材,并對教材內容適當引導、補充。在全世界風行市場經濟的大浪潮下,我們市場經濟的腳步也是大步前邁。在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機制:競爭機制,已經引入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我們的生活中不再有鐵飯碗和金飯碗的說法,我們都需要樹立競爭意識。優勝劣汰是現實生活的基本準則,勝為王,敗為寇。如果我們還是安于現狀與享樂,總有一天窮困潦倒,甚至無法在這個社會生存。在課堂教學中,比如:《百折不撓》一文,就強化了競爭意識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我國優秀擊劍運動員欒菊杰為了成功而做的不懈努力。也要從中看到他自身強大的競爭意識。他當時已經是全國冠軍,但是就是因為自我思想道德約束和競爭意識的要求,所以才讓他有輕傷不下火線的氣魄。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從中得到同感,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
4 創設困難情境,磨練堅強意志
道德意志是克服道德實踐困難,調節道德行為的精神力量。小學生意志力比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獨立性,堅持性和受挫能力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意志磨練特別重要。要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道德意志品質,要對學生進行意志知識的教育,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在意志培養工作中,給學生以相應的有關意志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懂得了相關的意志知識后,就能針對自己意志方面的缺點,嚴格要求自己,鍛煉自己,收到較好的增強意志力的效果。學生有了相關的意志知識后,還要訓練學生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克眼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困難都當成“千錘百煉”磨練意志的考驗。
5 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的主要場所,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學校在進行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要適當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語文教學,它的教學主要以教材為本,教材中的德育內容非常豐富,在語文教學中適當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語文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學生便可以在不知不黨中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在教學中將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課的教學,以及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可以促使孩子們更好地掌握正確的評價標準,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惡、美、丑,更好地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點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來引導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品德素質,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教師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