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玲
摘要:教師與學生之間時刻處于一種互動與交流之中。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中,尤其是幼兒教育的師生交流之中,孩子得到了身心全面的發展。在教師與孩子的交流之中,語言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教師應用藝術性的語言與孩子進行交流可以使孩子們對于教師產生信任感、依賴感,對自身產生自豪感。
關鍵詞:藝術性;語言;幼兒教育;應用
教師對于孩子的發展影響至關重要,尤其是幼兒階段,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更加明顯,師生之間的交流和諧輕松,孩子的性格就會積極向上,開朗活潑。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積極的”,孩子的發展才是“積極的”。教師與孩子之間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就是語言交流,藝術性語言的使用有利于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那么如何使教師的語言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具有藝術性呢?下面我來談談自身的看法:
一、應用中的正確理解
1.讓學生學會“說話”
讓孩子學會“說話”就要對“說話”正確的進行理解,這里的“會說話”不僅僅是具有說話的能力,還要有“會說話”的智慧。“會說話”需要智慧,它不僅代表著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是當今社會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一個人是否具有幽默意識、幽默感、幽默能力,與其發展和生活幸福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培養幼兒的藝術性說話,應該成為幼兒園課程目標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2.誘導學生學“說話”
語言什么時候用?有發現時“想說”,想交流時“想說”,讓學生“會說話”首先就要讓學生“想說”。教師平時要留心收集一些優秀的兒童漫畫,可以制成掛圖布置在活動室和走廊的墻壁上。環境也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幼兒園的孩子對漢字還不敏感,能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就是圖畫。他們可以運用自己的語言來讀出畫中的含義。所以要充分利用藝術性的環境對幼兒進行引導。教師還可以在教室的圖書角投放一些漫畫書供幼兒欣賞和講述,并在與幼兒共同欣賞過程中給予恰當指導,引導欣賞,激發想象力。
二、策略分享
1.要藝術性的批評學生
孩子難免會犯錯,尤其是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們,自制力很差,表現欲望強烈,所以他們的出錯率就更高了。當孩子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教師該用什么樣的語言去“批評”他們呢?上課過程中,有個別孩子隨便講話,不認真聽講,聰明的老師走過去,可以假裝很吃驚地說:“不好了,你的耳朵怎么不見了呢?是不是還在教室外面,要出去把它們找回來嗎?”當老師和孩子在一起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了解老師的這種藝術性說話,就會下意識地去摸耳朵然后突然醒悟過來。會說話的老師可以使幼兒的“違規”行為很自然地消失,這樣的批評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下反省自己并改正錯誤。相信孩子們更樂意接受富于幽默的勸導,教師的藝術性話語促進了師幼關系的融洽。
2.要藝術性的鼓勵學生
幼兒時期的學生一大特點就是喜歡被表揚,喜歡時時獲得鼓勵,教師的鼓勵是學生發展的動力。在一次徒步行走中,孩子們走得很累,隊伍開始松散,情緒開始低落,氣氛被動。這時,A老師卻讓孩子們干脆停下,說:“我們的賽車都沒有油了吧,現在依然排好隊,我依次給大家加點油?!毙∨笥褌兦榫w高漲,又有說有笑地往前走……如果這個老師一味地說“大家不要講話,快點往前走,跟上大家的步伐……”,相信效果會大打折扣。由此可見,藝術性的鼓勵不僅可以調整孩子們的精神狀態,還可以緩解幼兒生理上的疲憊,減輕心理上的壓力,鼓舞幼兒努力去克服困難,挑戰自我。
3.要藝術性的教育學生
教師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教師對于幼兒時期孩子的教育承擔了主要的責任。為了矯正幼兒的挑食毛病,班級教師煞費苦心。前不久有個染著一頭黃發的老師來到幼兒園,孩子們問:“叔叔你的頭發怎么是黃的???”這位老師就很聰明,他露出很遺憾的表情說就是因為小時候挑食,慢慢地頭發就變黃了,現在吃什么也來不及了。孩子們將信將疑地意識到挑食的壞處。很多細節問題,聰明的老師可以選取一些同樣幽默的文學作品或者小故事來引導孩子們的行為習慣,來輔助達到教育目的。
4.要藝術性的處理突發事件
教學活動具有計劃性、預見性,同時也具有突發性。在教育教學活動,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出現時教師要銘記藝術性的進行處理,將突發事件當做教育教學的契機加以應用。日常教學過程中,當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程度不夠,難免會出現尷尬。那么就要巧妙地利用說話的藝術性。有一次角色扮演游戲中,沒有幼兒愿意扮演丑陋的巫婆。老師說:“我知道在場的有一個小朋友演巫婆演得很好,很愿意扮演巫婆,他會舉手的。我現在從一數到三,讓我們看看他是誰?!崩蠋煍狄唬∨笥褌兯闹芸纯?,沒有人舉手;老師數二,小朋友們四周看看,還是沒有人舉手,小朋友們有些失望了;當老師數到三,小朋友們四周看看,以為還是沒有人舉手,誰都沒有注意到,老師早已經高高地舉起了手,表情夸張地說:“那個人就是我呀!你們怎么沒有人想到呢?”小朋友們全都開心地笑了。如果此時老師不是采取幽默化處理手段,而是訓斥和責問幼兒為什么不愿意扮演巫婆,最后強行安排某個幼兒扮演巫婆,那么師幼關系就會變得很僵,甚至對立,接下來的游戲也就不是幼兒在玩游戲,而是老師在游戲幼兒了。
5.要藝術性的處理師生關系
幼兒時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孩子的情商健康發展,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教師適當地拿自己來做幽默的材料,不僅可以給幼兒帶來快樂,還可以拉近師幼間的心理距離。有位老師,發現小朋友總是記不住她的姓,于是她想到了幽默的一招,非常奏效。只見她頭戴著蚯蚓的頭飾,學著蚯蚓的樣子來到小朋友們面前,告訴小朋友們:“小朋友,我是你們的朋友———蚯蚓。從今天起,你們就叫我邱老師吧!”“蚯—老—師!”孩子們開心地齊聲喊。從此以后,小朋友們一見到邱老師就笑瞇瞇地叫她“蚯—老—師!”她順勢做出蚯蚓的一些造型,小朋友們不僅記住了她的姓,而且還很愿意與她親近。
綜上所述,幼兒時期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巨大,師生間的交流,教師的主導作用所占比重極大。教師通過使用藝術性的語言,藝術性的處理師生關系,藝術性的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可以使孩子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