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芝
小學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開學之初,我們首先面對的是拼音教學,鑒于拼音符號抽象枯燥特點,教師如果不為剛剛進校的一年級孩子在頭腦中建起一座抽象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橋梁,那么拼音將有可能成為孩子學習上第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這對于保護他們剛剛萌發(fā)的學習興趣與信心是極為不利。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變換講課的辦法,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實踐中,做了大膽的嘗試,具體做法如下:
一、寓教于樂,激發(fā)興趣
六、七歲的兒童,特別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難以持久,純拼音教學是抽象枯燥的。由于兒童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所以在教學中可采用插圖、兒歌、念口訣、做游戲、猜謎語、競賽等方式保持學生注意力。
1、利用插圖表音、表形的特點,啟發(fā)學生掌握字母。
例如:韻母a的教學可讓學生模仿ā yí的“ā”的音,并啟發(fā)學生觀察阿姨的臉與頭發(fā)字母a相似,來教學a的讀寫。
2、兒歌。
兒歌是一種將所寫內(nèi)容本身轉化為音樂智慧的最直觀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對愛說愛唱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尤為喜歡。例如:在教學漢語拼音之前,老師可通過啟發(fā)談話教學讀兒歌:“拼音字母用處大,看書識字需要它,幫助講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標調歌》:“標調很重要,先把a母找,要是沒有a,就把oe標,aoe都無,iu別客套,哪個在最后,就該標調號。”如學習er的特殊性。它可以單獨為漢字注音,不與任何聲母相拼,我就偏這樣一首兒歌,er是個小淘氣,從不和聲母在一起,只和聲調做游戲,獨自注意就可以。
3、念口訣
念口訣是漢語拼音教學中一種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它可以使枯燥無味的字母趣味化。
如:教學四聲時,教師利用汽車爬坡的教具或黑板上的粉筆畫,根據(jù)四聲聲調變化,使學生形象地感知四聲聲調的調號形狀及讀法,給學生講汽車上山、下谷、上山又下山的故事,配兒歌口訣:一聲公路平又直,二聲汽車往上爬,三聲下山又上山,四聲下山猛沖下。在教學中,始終配以手勢來表示調形,也可以用顏色粉筆將山坡的四種調形描出。
4、創(chuàng)設情境。
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有很強的好奇心,利用多媒體教學,他們感到既新鮮又有趣。例如:我在做jqx與ü相拼兩點省略的規(guī)劃時,我讓學生先看圖,編一個故事:ü是小朋友,jqx是老師,小朋友見到老師,就脫帽行動了。還說:老師,您好!然后讓小朋友表演。這樣,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強化了認識。
二、聯(lián)系語言,學習聲調
六七歲的兒童已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但不夠規(guī)范,聲調教學在開始時總是讀不準,分不清,為了化難為易,在拼音教學時,應以形象思維為先導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組織課堂教學,因為豐富的感性知識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則教學時聯(lián)系語言來幫助學生認識聲調尤為重要。比如教師說:“這個故事是一位阿姨講給老師聽的,我們應該感謝阿(ā)姨。”出現(xiàn)ā的第一聲。故事是小兔子、小貓、小猴討論世上什么東西最好吃。小兔子搶先說蘿卜最好吃,小貓奇怪地質問說:“啊( ),蘿卜會好吃嗎?”出現(xiàn)a的第二聲。小猴子聽了也說不對,說只有桃子最好吃。誰也不服誰,就去找獅子評理,獅子聽了以后,說:“啊(ǎ),你們各自說的都有道理。”出現(xiàn)a的第三聲,最后小兔子、小貓、小猴子明白了道理,齊聲說:“啊( ),獅子說得對,我們都懂了。”出現(xiàn)a的第四聲。
三、教給方法,培養(yǎng)能力
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給學生正確的發(fā)音、拼音方法。注重讓學生運用方法主動練習,形成能力。
在字母教學中,應重點指導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模仿,掌握發(fā)音要領。例如:在教學生單韻母ai、ei、ui時學生很難發(fā)準的音,可先告訴學生ai是由單韻母a和i合成的,接著復習a和i的讀音,然后教學生發(fā)ai的音。a聲音響亮,中間氣不斷,逐漸向i滑動,一口氣讀成ai,教師示范,學生觀察模仿,反復練習,當學生掌握了發(fā)音方法后,再學習ei、ui,就會積極主動,而且輕而易舉。
四、多種練習,復習鞏固
在學生對所學拼音內(nèi)容基本掌握后,老師還可以利用外部的影響,以經(jīng)常變換練習形式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1、看圖拼音。出示圖片,讓學生讀準音節(jié)后,把音節(jié)填在相應的圖片下。
2、制作“開心大轉盤”
為了訓練學生拼讀兩拼音的速度,我制作了一個“快樂大轉盤”。先剪一張長方形的紙板,在上面并列挖出兩個窗口,在紙板的反面釘一個圓形的紙板,分別寫上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練習拼讀。教師轉動兩個紙盤,聲韻隨機組合,學生快速拼讀,如果要帶調訓練,可在韻母的窗口上再挖一個小窗口,在紙的反面再釘上一個小轉盤,寫上四聲即可。“開心大轉盤”制作簡便,可反復使用,效果也很好。
3、多開展動手練習
練習之前,只需讓學生準備好23個聲母和單韻母,再讓學生自制四個聲調,外加一個小圓點(擺整體認讀音節(jié)和輕聲時用),復韻母卡片不用。擺學具練習要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先練習找拼音。即:老師讀出一個聲母或韻母,讓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形,然后快速地找出相對應的聲韻母,然后再練習拼復韻母,方法同上,用單韻母來組合,再練習擺帶調韻母,再練習擺二拼音節(jié),最后練習較難的三拼音節(jié)和帶調音節(jié)。
五、構建平臺,自主識音
漢語拼音通過4—5周的學習是不能夠立竿見影的,必須經(jīng)常訓練,長期鞏固。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自方識拼音的平臺。如: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閱讀一些注音兒歌、注音故事;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用音節(jié)注上學生的姓名,讓學生輪流當小組長發(fā)作業(yè)本;課堂上表揚學生,可以用音節(jié)寫出受表揚者的姓名,吸引全班學生通過拼讀姓名,了解這位學生是誰;給家里的物件柜上貼上拼音標簽等等。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拼音,使學生既體驗到拼音的作用和學習的樂趣,又形成了拼音技能,為今后的識字,學習普通話打好基礎。
總之,拼音教學是一個基礎內(nèi)容,拼音學習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雖然其內(nèi)容枯燥乏味,但只要我們善于把抽象的符號變活,善于尋找規(guī)律,善于抓住學齡兒童特征,積極合理地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彌補內(nèi)容的缺陷,就可以使初入學的兒童愛學、學好漢語拼音,就能讓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成為歡樂的海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