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森
摘要: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習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的一種主要方式,是課改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它為學生的質疑、探究、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高效課堂模式下,每個學生不再是學習的最小單位,而是小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激發每個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才能逐漸形成。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思維層面、思維的方式得以相互補充,獲得經歷成功和失敗的體驗,使情感、態度、價值觀逐步形成和完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敢于挑戰的心理品質以及追求個性、拒絕類同的創新精神。因此,做好小組建設是實施高效課堂的重要突破口。提高小組合作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強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研究,包括小組構建、小組評價和小組獎勵等策略的研究。下面談一下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
1.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和適時的合作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要求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選擇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和有利的合作時機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比較簡單的教學內容只需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或由教師講解說明,而相對復雜綜合的教學內容才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老師要精心設計和挑選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適當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所討論的問題,可以是教師在教學的重難點處設計的比較典型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主動提出的疑難問題。特別要注意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次數和時間不宜過多或過長,以防出現流于形式的情況。
2.認真組織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打破了傳統那種全體學生面向黑板,教師講學習聽的教學方式的束縛。而是由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合作學習交流、實踐、操作。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我體會到這種學習方式不但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而且對每位學習小組合作成員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學生愿意接受,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動,自制能力較差,再加上我們學校農民工子女較多,他們父母的文化水平較低,又成天忙于做生意,無心也無力管孩子的學習,所以他們的孩子的學習習慣較差,組織不好,課堂就會出現混亂,盲目隨從,對小組內的不同見解、觀點,根本無法提出真正意義上的贊同與反對,也無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觀點,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于合作學習的真諦。因此,做好"組織"工作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內的學生按性別、性格和學習情況以及課堂上的表現按每4-6個人分成一組,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組長輪流當,每周一換,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合作意識。小組長對小組成員活動進行組織和分工,發言時要有順序,盡量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當一人發言時,要求其他成員必須認真傾聽,別人講完后,再發表自己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班的小組合作學習基本上能夠順利進行了。
3.巧設情境,建和諧合作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充滿趣味的的現象,創設啟發性、開放性和可合作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合作的內在動機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同時,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問題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品嘗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例如:在講《圓的認識》的時候,不是直接叫同學找到圓心、半徑和直徑,可以巧設情境——我們市民公園圓形的花圃,每天需要給它澆水,同學們想想,噴頭應該裝在哪呢?水最遠要噴到哪呢?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從而 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4.采用多樣的評價方式是方法
4.1教師對小組的認可不能單純憑一份材料,還應該考慮附加分或參考分,即隨機抽取小組中的一名同學對本組提交的成果做出說明或解釋,我們還可以把集體提交的方式改為隨機抽取的方式,也就是每一個組員都形成成果,用計算小組積分的方法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強化學生的學習行為。
4.2游戲競賽。在小組合作之后,用具有競爭性的材料組織學生的學習競賽活動,借以檢查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的情況。一輪游戲結束后,借助答案單檢查正確答案,并記載得失分情況。然后由數字居中的的學生開始第二輪,依次類推。游戲結束后累積原合作小組學生在不同競賽方陣中的積分,依此形成小組積分。
4.3隨機提問小組內的任何一個成員,由他們的回答來評價一個小組學習的質量。這樣每一個成員都必須好好學習,這種由集體協作產生的群體壓力,促使每一個成員都全身心投入。
4.4個別測試。小組成員在學習時可以互相幫助、互相交流,但檢查學習質量時,應讓每一個成員獨立操作,并綜合每個成員的成績來評定小組成績。
4.5小組自評。為保持小組學習的有效性,合作小組必須定期評價小組成員的學習活動情況。自評的目的是為了找到問題進行有效的合作。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小組合作成功的經驗具體表述出來,在不同小組之間進行交流,為以后各小組活動提供指導,還要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鼓勵小組成員正視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共同研究制定本組下一步的合作計劃。
總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學到的合作技能,不但是進行有效合作學習、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保障,更是現代社會從事任何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