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靈玲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持續多年加大對中職教育的扶持力度,中職學校在校生人數在不斷增加。學生管理工作是中職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學校平穩運行的保障,決定著中職生培養目標的實現和勞動者素質的高低。
關鍵詞:中專學生;管理;問題;對策
一、中專學生管理現狀不容樂觀
1、從中職學生的日常行為上來看,中職學生日常行為雖然有較大程度的改觀但仍然不盡如人意。
2、從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上來看,相當部分中職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3、從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上來看,當前,中職學校師生關系緊張逐漸成為學生管理的一個嚴重問題。
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服從老師的管束,甚至頂撞老師、辱罵老師的現象屢見不鮮,致使許多老師不愿管理學生,對學生的不規范行為視而不見。中職學校沒有老師愿意擔任班主任就是最明顯的表現。
4、從嚴重違紀和學生管理事故上的發生上來,目前,對處于風口浪尖的中職學校造成重大影響的學生違紀事件經常發生。
5、從管理方式、方法上來看,當前,很多中職學校學生管理者面對學生管理困境一籌莫展,很多學生管理工作疲于應付,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來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管理現狀。
因為怕承擔責任,即使有一定的思路也不敢大膽嘗試,致使中職學生管理因循守舊,缺乏創新,學生管理效率自然越來越低。因此,大膽創新學生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使中職學生管理工作要適應中職學生的學情變化,才能夠使學生管理與時俱進。
二、中專學生管理改進策略
1、學生管理理念上不具備“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職業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勞動素養或職業技能素養的全面發展的人,學生管理工作應該是為學生成才服務,因此,學生管理工作應該緊緊圍繞促進學生成長這個核心而展開。但長期以來,由于教育管理體制上的原因,職業學校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過分依賴的主從關系,學校是主動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學生則是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反映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表現為以“管理者為本”的管理。
注重社會發展的單方需要,忽視學生的個體需要。我國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往往是注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過多要求學生服從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掩蓋和壓抑了學生的個體需要。在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內容和形式的確定以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依據,并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管理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雙方相互作用的統一體,依據社會發展來確定管理內容和形式,從一定意義上而言,這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一個基本環節。
2.當前,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學生管理仍采取傳統的剛性管理,學生事務的管理還停留在“管住學生"這一層面,常常重管理,輕服務。管理過程中注重管理者的主導性作用,將學生看成被管理者,認為在管理者的指導下,學生只要服從即可。因此,職業學校學生管理者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視為管理的客體,在學校實際工作中對學生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管、控、壓”,強調用統一要求對待學生,忽略學生個體的心理感受;這種管理從表面上看,好像風平浪靜,沒有什么問題,但實際上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3、在管理渠道上未能正確發揮學生主體參與意識。
在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中,學生作用的發揮至關重要。但目前為止學生參與管理出現了兩種不正確的傾向。第一種是完全排斥學生管理主體作用的發揮。傳統的學校管理屬于一種外控式管理或集權式管理,在這樣的管理體制下,學校的層級關系明顯,校長管教師,教師管學生,學生成為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的“下級",只有服從的份,沒有發言權,學生被排除在學校管理之外,只能被動地接受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或管理決策。第二種是將大部分學生管理事務放給學生缺乏必要的掌控和指導,忽視了學生自身素質不高,管理能力欠缺的現實,出現學生管理學生干部說了算,引發了很多學生管理中的事故。
4、在管理內容上未能注重學生長遠發展的需要。
作為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是一個個可塑性極強的人,尤其應該注重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發展。我們要克服短期行為,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不能僅僅教給學生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做學生人格的塑造者,學生思維的開發者,學生智慧的啟迪者,學生能力的培養者,學生創新精神的激發者。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促進學生一時的發展,不只是以學生暫時取得好的卷面成績為依據,更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離開學校后,能夠順利就業乃至很好的勝任本職工作。
三、學生管理對策
1.耐心教育。作為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支持,要循循善誘、耐心幫助;當中職生做錯事時,不能急燥,不要挖苦,要靜下心來,耐心地輔導,直到他們改正。在思想上,由于中職生的思想不穩定,變化無常,更需要我們教師耐心地教育。
2.細微工作。對我們教師來說,一屆學生未教好,還會有下一屆,還可以重頭再來;而對于家長,只有一個孩子,根本不可能重頭再來。也就是說一個學生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可對于家庭來說他就是百分之百。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就對我們抱有希望。我們要想贏得家長的信任、贏得社會的贊譽,實現學校的發展和老師自身價值的提升,就必須把我們的責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的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之中,讓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手中都得到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成功。
3.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制度要切實可行,讓廣大學生通過努力能夠做得到。二是對學生管理工作者的責、權、利要明確,不能出現好事大家爭著干、壞事誰也不愿管的局面。三是對違反制度的師生都應當嚴肅處理,決不能姑息遷就,否則制度就會流于形式,沒有用處。四是對各項制度要定期修改和補充。只要我們從實踐來,到實踐中去,就一定能夠探索出一條學生管理的好辦法。
4.建設過硬的管理隊伍。必須建設高素質的學生管理隊伍,要挑選那些思想好、責任心強、教學好、熱愛學生、有一定組織能力、作風正派、身體健康的教師擔任輔導員。一般來說,輔導員工作要保持相對的穩定,不宜隨意變動;而且輔導員一定要真正意義上的專職,不要專職不專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