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榮
摘要:教材插圖能夠有效彌補文字的不足,它將課文內容以一種更加生動且具體的形式展現在小學生面前,調動了他們視覺與聽覺等多方面功能,成為提高語文有效教學的一個最佳途徑。本文從教材插圖的意義著手,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巧借教材插圖,提高小學生語文認知能力進行了全面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插圖;意義;應用
作為主要信息記錄符號的文字,無法避免的具有概括性以及抽象性特征,這對認知尚處于初步發展期的小學生而言,會對其語文學習形成一定的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實際問題,教材插圖應運而生,這種在我國古代便早有使用的教學輔助工具,起到了“先行組織者”的作用,它賦予了每個文字、每個句子真實、形象的意義,它使課文內容中的所有信息被鏈接成為一個整體,能夠激活小學生腦海中的已有知識背景,讓學生們可以對教材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便于他們更好的理解與儲存。因此,在教育改革新時期,如何改變教材插圖“點綴品”的認識,通過巧妙運用,讓教材插圖成為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助推器”,值得教育者思考。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分析與思考。
1 以“圖”為引,導入新知
相對于文字來說,有色、有形的插圖則更能夠引起小學生的感官注意,他們會從喜歡看與觀察開始,繼而對圖畫中所蘊含的信息產生興趣,自主開啟圖畫與文字兩者的思維“互動”,并因此喜歡上課本。教材插圖往往是對部分教材內容的引導與烘托,所以教師應以“圖”為引,為學生鋪就一條通往深層信息的認知之路,再通過問題設計,讓小學生的注意力由圖轉移到教材,完成圖文的“無縫對接”。如在講“三亞落日”時,同樣是落日,三亞的落日又與我們日常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讓學生先看插圖,嘗試發現圖中之美,再借助導語讓學生的視線從圖轉向課文:圖片可以說是實際景物的一種再現,景物可以通過畫筆、通過相機進行呈現,但美麗的景色又是怎樣通過語言與文字表述出來的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作者的“功力”,看他是不是對三亞落日的描寫如同圖片一樣生動、美麗,讓人向往?
2 “圖”文并茂,加快理解
畢竟小學生受成長經歷所限,見識、經驗等均存在一定不足,這使他們在對一些課文內容的理解上受到阻礙。教材插圖憑借其直觀、形象的特點,使文字中包含的邏輯思維方式以及抽象概念以另一種形式再現。這種形式能夠很快的調動起小學生多種感官到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中來,從而激發起他們的探究心理和學習動機,加快對內容的整體記憶與理解[1-2]。如在學習“黃山奇松”時,由于黃山本身就是小學生所陌生的,那么黃山松的“奇”又奇在哪里?讓小學生僅從文字上去尋求答案,顯然是困難的,同樣也是膚淺的。詩中表現出的背景顯然與小學生當代生活有著很大差距,怎樣縮短這個差距?教師可先讓小學生看插圖,看圖中黃山的景色,黃山松的姿態,觀察黃山松有哪里讓他們感到“奇”的地方,然后再回過頭來通讀全詩,去尋找圖與文中的契合點,體驗詩中所言,畫中所景,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會更深入。教材插圖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第二語言”,它是作者對某些事物觀點最直觀的表達,因此,借助插圖往往更容易幫助小學生更快地領會到課文的“中心思想”。如在教學生認識“長城和運河”時,在看完插圖后讓他們思考:從雄偉屹立的長城中,從萬里綿延的運河中,同學們是否能夠想象,在古代人們是以何種毅力才會用這么簡陋的工具來造就如何偉大、璀璨的工程的?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感想嗎?學生們從圖中,從文中感受到了運河與長城那博大的氣勢,而這氣勢之后,則是千萬勞動人民力量、智慧與勤勞的結晶,想到這些,學生們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的民族,對古代的歷史文化不由的會產生一種熱愛之情與向往之心。
3 看“圖”說話,提高能力
想象,是小學生的天性,亦是他們的特點。愛因斯坦曾經指出,想象是所有知識的源泉,所以我們的教學切忌不要扼殺小學生的想象,而是要解放他們的天性,為他們提供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最大程度的靈動起來,從而使其各項能力獲得本質提高。在教材插圖的運用中,教師應引導小學生對插圖與教材進行對比,讓他們找到兩者的異同,想象“圖無文有”是怎樣的,而針對“文無圖有”又應該怎樣描寫敘述,讓他們通過看圖說話,對圖文進行“再創作”,既發揮了其想象力,又提高了其創造力。如學習“尋隱者不遇”時,就讓他們看圖想象童子與作者是怎樣進行問答的?隱者最后的行蹤是怎樣的?然后再讓他們分別飾演不同角色進行現場表演,他們可以根據對插圖和詩句的理解自己設計對話,將文字與插圖以語言的形式進行表達。而在學習“艾滋病小斗士”時,讓小學生們想象如果自己是恩科西,你在病床上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這種想象與表達是對文中細節的補充,它讓靜止的文字變得豐滿而真實,既能讓學生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也會加深課文印象。而在學習“秦兵馬俑”時,讓學生們一一描述他們看到的插圖中兵馬俑不同的表情、姿勢,然后再閱讀課文進行比對,感情作者語言表達的生動性與準確性。
實踐證明,語文教材插圖大有潛力可挖,新時期小學語文教育者應通過自己的教學智慧與藝術,開發插圖“最大化”教育功能,讓其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發揮積極且重要的作用,成為語文課堂最亮麗的一道風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