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偉
摘要:一個企業的管理文化是它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但是我國目前的企業管理文化還不是很成熟,還存在許多問題,本就主要介紹了這些。希望能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一些幫助,也希望能幫一些企業的管理者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設立企業的管理制度,并隨著發展的深入進行靈活的調整。
關鍵詞:企業管理;管理文化;問題
1我國企業管理文化概述
(一)我國企業管理文化產生的背景
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在經歷了幾次工業革命之后,得到了極大地發展。但是,近些年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生產運作的過程越來越復雜,所以簡單的生產管理已經不再適合了,需要工作人員進一步完善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同時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也就越來越豐富了,就是因為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作為連接消費者需求和產品的源頭的企業生產出具有文化內涵的產品。然而要做到這一切滿足市場的新需求,就需要企業做出正確的管理決策。企業的管理文化就是企業在長期的發展的過程中探索、總結出來的適合本企業管理的結果。
(二)我國企業管理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不斷沉淀發展的精神財富,是與我們現今的社會意識相對應的,文化涉及到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比如信仰、法律和道德。通過文化滲透的方式,在社會上建立了能為大多數國民所接受的秩序。企業為了實現對員工的良性管理,在內部建立了一套行而有效的制度,例如在日常的生產經營中形成的員工所共同的信奉的企業價值、社會責任感、公平理念。這些都通過管理文化滲透到企業各個部門的決策、執行和生產中。
(三)我國企業管理文化的現狀
近些年來,企業文化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了。隨著經濟發展和各種改革的深入,我國中小企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是國民經濟總值的支柱。所以企業內部的管理文化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所以一下企業的領導者和決策者,開始借鑒國內外成功企業的管理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建立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并使之成為全體職工奉行的價值理念。作為不斷促進企業發展的精神力量
2制度與人的相互影響
(一)制度制約人的活動
正因為人的活動千變萬化,所以才會相應的出現制度來約束人的活動。制度的本質就是社會化了的人類群體的結合方式,它是從人們和社會的交往關系中產生的,總的來說,制度是十分穩定、規范和固化的社會關系人是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社會生活的穩定運行又離不開制度,制度一旦產生,就會規范社會關系,使其更加具有合法性、穩定性和規范性。人也必須遵守制度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馬克思在研究經濟制度的時候就是通過生產力的發展路徑和交往發展的路徑這兩條路來考察人的發展、探索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綜上所述,制度來源于人的活動又制約著人的活動。
(二)制度對人的決定作用通過分工實現
人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聯系,人的存在和發展就是通過社會關系的實現的,社會關系是人們進行一切活動的大背景。人們在社會中進行各種活動,積極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并生產了人的社會聯系。然而我們的社會的本質實現是一種相互的過程,社會關系在任何一個時期都制約著人的活動,人們也在這些限制之下塑造了自己的角色。分工是這個過程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馬克思曾經說過:"分工起初只是行為方面的分工,后來由于天賦、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發的形成自然分工。"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正因為有了分工,才有了農業、工業和商業等職業的出現,有了城市鄉村的差別,有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分工對生產力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它可以使勞動更加密集、結合和協作,促進一個民族的生產力發展。
(三)人在制度面前的矛盾
制度是用來規范人的行為的,人也是通過制度來實現社會化的,這是一個獲取自己的社會本質的過程。從歷史的角度上看,先人的思想和制度制約著當代人社會本質的實現,馬克思說過:"歷史是各個時代的依次交替。"人們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既定的、限制的環境中創新發展。從共時性上來看,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脫離集體而獨立存在,一個人的生產發展是以他人的活動作為基礎的。
3我國企業管理文化發展的前景
當前,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內外的企業交流漸趨頻繁,我國的大多數企業已經從西方的成功企業的管理理念中吸收了適合自己發展的經驗,所以我國企業要想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就要與時俱進,發現自身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彌補,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在日后的發展中,企業要做到構建創新理念、設立創新型管理文化。企業的管理者還要樹立人才觀念,發揮人才的作用,同時重視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