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婷 (安徽省淮北市文化館 235000)
淺談如何促進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
蘇 婷 (安徽省淮北市文化館 235000)
作為群眾文化事業而言,其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通過對群眾文化事業的建設,不但能夠讓當代社會公眾的文化生活得以豐富、精神面貌得以改善,同時亦能夠帶動國內生產力水平的持續提升。還有就是,之所以將群眾文化事業視為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原因在于其能夠實現對黨中央、國務院各項大政方針地有效宣傳,同時亦能夠在全社會范圍之內創設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有利于社會公眾精神境界的提升。
群眾文化;中國夢;群文工作者
現今一個時期,世界各國已經普遍認識到文化事業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文化事業亦能夠發揮特定的紐帶作用,使民族的凝聚力得到提升。還有就是,文化事業建設情況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綜合實力與地位?;谇笆隹紤],在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踐行“中國夢”的當下,文化事業建設,尤其是群眾文化事業建設,對于“中國夢”的最終實現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本文將從近一個時期以來我國群眾文化事業發展概述入手,分析如何促進群眾文化的繁榮,以供參考。
近一個時期以來,我國GDP水平取得了大幅增長,與之相伴的,便是社會公眾的物質文化生活訴求得到了大幅提升,并直接帶動了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不過再肯定以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還應當清醒地意識到,當前我國群眾文化事業建設發展過程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阻礙了我國群眾文化事業的整體發展進程。具體來看,這些問題包括:(1)相當一部分群眾文化工作者存在工作理念因循守舊的現象,受此種工作理念的影響,直接使得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水平不高,未能取得預期的成效;(2)部分地區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方面,均未能實現同當代社會公眾文化需求的有機結合,因而使得這些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水平長期徘徊在較低層級之下。針對這些問題,各級文化主管機構以及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結合黨中央對于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最新指示與科學論斷,對不合時宜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法加以創新,以避免群眾文化活動看似如火如荼地開展、進行,實則卻多數流于形式的問題出現。
促進群眾文化的繁榮,需要大力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注重城鄉群眾文化事業共建,為群眾文化事業創設多樣化社會資源參與方式。下面我們分別對這幾方面的策略展開研究。
唯有具備一支高素質且有著高度責任心與使命感的現代化群眾文化隊伍,方才能夠確保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得以實現科學發展。有鑒于此,各級文化主管機構應當積極同所在地的高校、社區構建群眾文化建設事業共建機制,以便使更多地專業人士能夠充實到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之中,從而達到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整體素養的目的。同時,在群眾文化工作者遴選問題上,各級文化主管機構應當以優厚的待遇和薪酬,吸引優秀人才踴躍地加入其中。當然,我們對于優秀人才的定義不能局限于職稱和學歷,職稱和學歷只是人才的衡量標準之一,道德素養、業務技能等,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加強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就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改革。上級文化部門要把為下屬各級培訓文化業務骨干作為自己的工作內容列入計劃之中,鼓勵和扶持各單位自發組建文化社團和演出團隊,并加強業務指導。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幫助各單位搞好文化隊伍建設和業務交流,建立文化發展的長效機制。
受歷史原因的影響,我國城鄉地區之間的群眾文化事業發展進程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城市地區的群眾文化場所普遍多于鄉村地區。大多數城市地區都有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等場所,文化環境良好。但是,鄉村地區卻很少有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應積極協調群眾文化的發展。因此,各級文化主管部門應當連同鄉鎮基層政府與街道、社區,為城鄉群眾文化事業共建創設合作交流機制,進而能夠以城市為中心,實現對周邊鄉鎮基層地區的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有效帶動。
現階段國內群眾文化活動種類包括:以廣場為載體的各類戶外活動以及以文化場館為載體的室內活動。其中,文化場館的建設均由政府負責完成。因此,各級政府應當廣開思路,為我國的群眾文化事業創設多樣化社會參與方式。公益性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并非單單是文化館、文化站等文化部門的責任,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只有吸引多樣化社會資源的參與,積極協調各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使政府、社會、外資、個人共同參與,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方式、多種體制共同發展,最終形成全社會自覺支持群眾文化事業的社會風尚和發展態勢。群眾是群眾文化的主體,也是社會化運作中不應忽視的重要力量,而民間文藝社團和專業文藝團體分別是群眾文化事業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外援。此外,積極爭取名人、專家學者、學術界、高校及有關專業團體和研究機構對群眾文化事業的指導也是擴大社會參與的重要方面。如邀請名人、專家擔任顧問、形象大使、文化輔導員等,這樣有利于促進群眾文化的繁榮發展。
以上,我們對于群眾文化的繁榮發展進行了研究。在新時期,群眾文化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強凝聚力的重要途徑。我們文化工作者應該積極探索,不斷努力,創新工作思路與工作方法,促進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1]胡守勇.關于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云南社會科學.2010(06)
[2]趙群.用科學發展觀引領群眾文化繁榮發展[J].當代小說(下半月),2009(11).
[3]安宏杰.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7).
[4]范潔.淺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審美導向建設[J].大眾文藝,2017(17).
[5]唐新文.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群眾文化的作用與建設[J].大眾文藝,2017(17).
[6]李云勇.廣場舞對群眾文化建設的影響及存在問題與解決建議[J].戲劇之家,2017(16).
[7]楊曉蕾.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宣傳的對策[J].戲劇之家,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