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紫君 (北京舞蹈學院研究生部 100086)
詼諧幽默,中國民間舞蹈中的獨特審美異趣
——從《茶山風情園》創作與實踐談起
湯紫君 (北京舞蹈學院研究生部 100086)
本文從贛南采茶舞蹈研創作品《茶山風情園》的創作與實踐談起,針對該劇的創作手法追求的藝術理念與審美情懷進行闡述與分析,通過創作與實踐過程中的發現與創作思路與技法的運用等方面談該劇在民間舞蹈創作中新的表現形式與審美追求。
贛南采茶舞蹈;詼諧幽默;茶山風情園
詼諧幽默,是中國民間藝術作品中自古以來都不可或缺重要元素。史書中記載,從先秦的樂舞藝人“俳優”起,到唐宋時期的參軍戲,元雜劇喜劇《救風塵》,明清的《綠牡丹》等等詼諧幽默的喜劇元素一直流傳至今。在中國漢族民間舞蹈中如山東秧歌中的“丑角”“老?”、東北二人轉等表現形式都有著詼諧幽默的色彩;贛南采茶戲中大量的傳統戲都以鬧劇與喜劇為主,很少有正劇與悲劇,詼諧幽默是贛南采茶戲的一大審美特征,是江西贛南人民智慧的體現。由于歷史發展的影響,這些充滿幽默的藝術表現形式被忽視,現今舞臺上大部分的作品都追求“高精尖”的藝術品質,詼諧幽默成為中國民間舞蹈當中隱蔽又閃耀的金石般的獨特表演風格。《茶山風情園》嘗試打破一直追求“雅化”的職業化民間舞蹈作品風格,在這次創作的探索與實踐當中,編導所追求的是在保存贛南采茶戲中詼諧幽默的審美特點的基礎之上融合時代精神尋求突破與創新,將民間舞蹈的“多樣化”展現給觀眾,試圖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創作中摸索獨特新穎的表現形式與民間舞蹈作品風格。
該作品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旅游景點‘茶山風情園’里老板和老板娘的故事,一對夫妻曾經從事贛南采茶傳統戲的名角兒,時代的變遷迫于生計靠‘茶山風情園’為生,老板對自己心愛的“采茶”念念不忘,而老板娘已經不是當初的“黃四妹”,她認為不管繼不繼承采茶,生活的一切沒有錢都是不行的,所以在老板娘的心理一心只有錢。在老板的心里一心只有“采茶”。兩個本相愛的人由于價值觀的分歧自然產生了矛盾。整部作品都充斥著傳統與當下的矛盾,現實與夢想的矛盾,愛與不愛的分歧……作品在舞段結構編排上嘗試運用詼諧幽默的創作手法,期待給觀眾出人意料的“笑”果。品采茶、夢采茶、情采茶、戲采茶、醉采茶。品、夢、情、戲、醉。五個字成為整個作品的全部結構。作品中從引子、開場、到開飯舞試圖讓觀眾“品”出茶山風情園中的極其熱鬧歡騰的生活場景與生計風貌。現狀的生存慘淡使老板夢到了當年的情形,與老板娘年輕時的純美愛情,現實醒來卻發現老板娘正用傳統采茶改編嬉戲,心中不免難過與悲涼,一癡而醉……
《茶山風情園》用詼諧滑稽的基調講述一個貼近民間生活且暗含現實生存的故事。在舞段編排、音樂等形式上都是從民間舞蹈素材基礎上結合現代元素的表現手法。
在人物塑造上,作品將傳統采茶戲 “丑角”形象基礎上發展與豐富化。贛南采茶舞蹈中“丑角”中分為“正丑”與“反丑”,不同人物性格體現獨特的人物形象,作品將正丑與反丑的動作特點融合梳理成“田七郎(老板)”的人物形象,一個只跳采茶戲的名角兒塑造成現實時代感的迫于生計的老板,對傳統采茶的癡迷,但現實的生存壓力迫使其不得不放棄。作品中老板娘的人物塑造更為現代,運用贛南采茶舞蹈女性人物角色中 “彩婆”角色中伶牙俐齒的形象與動作語匯中的“搖”與“顫”來等動律來塑造角色,隱含著老板娘的內心世界主要體現在其追求世俗的價值觀。
整部作品的舞段動作都在保持著贛南采茶三大技巧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扇子、袖子、步子的動作元素改編發展而來,最顛覆民間傳統采茶的舞段《時尚采茶》老板娘帶著伙計們一起開創新式采茶的動作,每一段動作都是由‘矮子步’與‘滑步’的動作軌跡發展而來。肢體動作上保持著贛南采茶詼諧幽默的表演風格同時創新顛覆性的動作設計,打破傳統的程式化動作讓人物性格與動作更具有戲劇性。贛南采茶戲中說、唱、舞綜合統一的表演特征在舞段中穿插的方言口訣與念白,并未存在錯愕感,相反,更加富有民間生活的氣息。
作品中對伴奏音樂的選擇也是一大亮點,不同以往的傳統民間音樂,在作品中加入大量的時尚音樂,可以說和‘采茶’沒有直接關系的音樂都在作品中呈現出一種極強戲劇效果,如從鋼琴曲《野蜂飛舞》到民國時期的音樂《甜蜜蜜》《夜來香》等,都體現該作品大膽的探索精神和“萬事皆備與我”的創新勇氣。音樂在作品中不僅沒有突兀感,反而富有創意地傳達出很多意外的效果,帶給了觀眾更多聯想和驚喜。
舞蹈作品的創作不斷突破才能夠求得發展,在民族民間舞蹈創作中傳承基礎上結合時代發展,需要我們建立在民間舞蹈“根”文化上發展。民族民間舞蹈發展中“變與不變”的困惑,從原生態走向職業化的創作道路,民間的文化我們不斷的挖掘,現代舞臺的藝術需要嘗試著呈現不同,嘗試突破與大膽創新。《茶山風情園》保留在贛南采茶傳統的基礎之上創新詼諧幽默風格的作品,民間的藝術文化在作品中集中體現,既幽默又添加著時代的生存現實。作品中講述著老板與老板娘的現實婚姻生活時空穿越至老板與老板娘年輕時的愛情故事,看起來如同在講另一個故事,但其實是為了將曾經的愛情美好與如今的充斥矛盾婚姻形成對比。通過老板對傳統采茶戲的癡迷卻迫不得已放棄的過程,暗喻著如今中國傳統文化的日漸衰微,如今中國的民族民間舞蹈隨著時代的發展,民間濃郁的習俗風格逐漸沖散。整部劇通過詼諧幽默喜劇的手段表現出現時代的人們生存的悲劇,文化發展的窘迫境地與生活中愛情婚姻的悲涼。
《茶山風情園》讓人在歡笑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在笑中品嘗生活百味。編導秉著貼近生活,輕松詼諧且隱喻對社會生存的態度與追求。本著喜劇人的精神,該作品在保存著贛南采茶傳統戲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審美創新詼諧幽默的舞蹈作品,這是文化的碰撞,思想的突破,表現手法的嘗試。生活需要一些歡樂來調劑,在苦悶的生活里添加一味輕松,在多數優雅的舞蹈作品中嘗試突破本身就是一種勇氣。藝術作品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有高雅美化的,就可以有輕松詼諧接地氣。舞蹈作品應該各存不同才會豐富多彩,舞蹈道路才能夠越走越寬,越有越遠。
[1]郭磊.贛南采茶舞蹈男班教材與教學實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
湯紫君,女,研究生,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