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雨 (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335000)
淺析藝術中的“黑與白”
陳思雨 (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335000)
我們生活在紛繁的宇宙中,被繽紛多彩的世界包圍。我們猶如采花的蝴蝶,沉迷于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玄幻之中,但是在一切絢彩的華麗背后,我們不得不承認對黑白始終都難以釋懷。黑白即永恒,它們在藝術設計中的過去、現在乃至未來都占據著無比重要的席位。黑與白,即是矛盾亦是統一。黑白之間的碰撞給生活帶來無限的美感與刺激。
黑白意義;運用;藝術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滔滔的歷史長河給我們留下中華民族深沉濃厚的黑色情懷,以及含蓄潔凈的白色優雅。黑與白滲透在中國文學、哲學、美學等的各個層面。從中國傳統國畫和書法中,我們不難看出黑白在中國美學中的重要意義。中國畫中往往以極簡的筆墨和留白去表現具象的客觀事物,以簡概繁以無生有。在中國畫中往往出現大量的空白或墨跡,在表象的意義上不僅僅為了在黑白中尋找平衡,也是為了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趣味的。中國畫的傳統審美觀念,即重視內涵的顯露,更重視如何含蓄地表達內在。在實中表現虛的飄渺,在明中體現濃郁的幽暗,以大見小,直中有曲,靜中還得蘊藏著動。好像有意把一些內在的東西從人們的眼前隱藏起來,好讓人們去猜想,去追求。在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又露出一個神秘的景物,指引著人們的聯想,給人們更多的審美取向。中國畫把黑與白運用的恰到好處,也恰逢時機地把中國精神表現地淋漓盡致。石濤在論畫時說:“黑團團里墨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例如太極圖中的八卦陣以黑魚白眼,白魚黑眼,以一種極為簡單的線條體現世間萬物的生滅輪回現象。這種黑白相依,黑白相溶的關系道出了中國畫的審美真諦。而中國的書法說白了也是一種黑白設計,惟妙惟肖地體現出哲學的虛與實,有與無。書法的構成本身就契合了中國的哲學觀念。白紙黑字,體現出中國哲學的陰陽、有無與虛實。黑白兩色無不滲透著中國精神包容博大的特質。
黑白兩色在古代中國有著各自不同的象征含義。黑色作為神秘與永恒的象征被古人視作一種高貴的色彩,稱之為玄色。在我國古代祭天拜地時將黑色視為天地混沌開元之始的色彩,“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后因盤古開天地孕生出白色,白色作為世界的初有之色,象征著萬物之始。至此黑與白互相依存,萬物相互轉化。“知白守黑”“計白當黑”“黑白意境”等觀點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將我們特有的黑白情懷體現的淋漓盡致。
中國人對黑白兩色的認識是含蓄而內斂的,而在西方藝術審美黑白卻有著不一樣的意味。黑白作為色彩的兩極在西方繪畫中是對色彩的抽象和概括。如瓦里西·康定斯基所說:“黑色在心靈深處叩響,像沒有任何可能的虛無,像太陽熄滅后死寂的空虛,像沒有未來、沒有希望的永久的沉默。”黑色神秘、個性、深沉而白色神圣、純潔、明快。阿恩海姆曾說:“白色它是一種最圓滿的狀態,是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各種色彩加在一起之后得到的統一體;但另一方面,它本身又缺乏色彩,從而也是缺乏生活多樣性的表現。也就是說,它既具有一種尚未進入生活的天真無邪兒童所具有的純潔性,又具有生命已經結束的死亡者的虛無性。”西方繪畫以一種規整的格律體現黑白之前的關系,明度由高到底,色彩由絢麗到暗沉,演繹了出黑與白的微妙過渡。
眾所周知,素描是彩色藝術的先師。許多油畫家總是用黑白照片來驗證彩畫在素描關系上的準確程度。因為他們懂得“越描越黑”的道理:顏料從紅到紫全部混合才成黑色,日光從紅到紫一律疊加才成白色。或者我們覺得西方畫是現實的、世俗的,而東方水墨畫則是理想的、超凡的。這種理想與現實的、超凡與世俗的理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并無有高下之分,若有高下之分。見仁見智,只因心生分別。這種區別說白了個人對就是具象西洋畫與抽象水墨畫的喜愛。
有如文學中的“無聲勝有聲”的絕美意象,“無色勝有色”在藝術設計中亦有著不可言表的微妙之處。黑白雖然沒有彩色般陸離斑駁,但卻給人沉靜而高雅的藝術感受,它用廣闊的胸懷包羅萬物,以其強烈的對比和明快的節奏譜成動聽的樂曲,營造出讓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的視覺效果。于是,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就成了設計作品強大的推廣力。在當今諸多設計理念和觀點中,黑白設計正是一種簡潔而不簡單的體現。
黑白設計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席位。如日本平面設計師田中一光先生的海報作品《第三十回產經觀世能》,正是通過對能面的頭發、眼睛、鼻子和嘴唇處理成了白色(虛),臉面也就相應地變成了黑色(實),給人一種意料之外的視覺刺激。五官的白色和空白的底面形成了很好的呼應關系。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共生,相得益彰。又如香奈兒以其黑白主調建造出高雅、簡潔、精美的永恒格調。黑白設計,猶如枝繁葉茂的常青樹,是現代設計的永恒經典。
黑色與白色在不斷發展的社會中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認知和肯定,人們渴望有一處安靜、平淡的居所使得他們在紛繁喧鬧的生活中得以獨處。時代在變幻,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也由多色組合轉向簡約組合。例如,攝影藝術、海報設計、服裝設計等等,以一種少即是多的色彩理念體現出藝術設計的純粹簡約之感。黑白是彩色的沉淀、是無聲的敬畏、是奢望的簡單,設計師們通過對黑白的深刻理解創造出許許多多的藝術佳作。
生活不止,川流不息。黑白即不僅僅屬于過去,它們存在于現實之中,亦在遙遠的未來之外。黑白即永恒。
[1]肖麗.黑白·藝術·生活—黑白的美學價值分析.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10年12月.
[2]何顯達.黑白美學與中國山水畫的藝術探究.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10月.
[3]賀可.平面設計中黑白的藝術魅力.藝術教育,2009年5月.
陳思雨,碩士學位,碩士研究生。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學院教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