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宜佳 聶桂平 (華東理工大學 200237)
購物中心主題展中的兒童游樂設施研究
計宜佳 聶桂平 (華東理工大學 200237)
2017年,我國一線城市將有70多家購物中心陸續開業,其商業面積將共有40多萬平方米。網購時代,線下商場為了更好地吸引客流,必須有其獨特的宣傳手段,商業主題展因此而流行。其中,面向兒童的主題展因其能夠吸引多年齡層的消費群體而成為購物中心偏好的主題展題材,展覽中的兒童游樂設施更是成為不可或缺的設施。文章旨在研究我國購物中心主題展中的兒童游樂設施,歸納總結其類型,分析現狀與設計要素,并進行未來的展望。
主題展;購物中心;兒童;游樂設施
購物中心作為都市生活中家庭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場所,是家長偏好攜帶兒童進行親子活動的公共空間之一。在體驗經濟的時代,購物中心與兒童游樂的業態關系呈前作未有的緊密關系。為了吸引成人帶著兒童前往商場,增加客流和社會關注度,主題展與其配套的兒童游樂設施也幾乎成為每一個購物中心大轉型的標配。
購物中心空間作為寸土寸金的經營場所,其承辦主題展、搭建面向兒童的游樂設施的根本目的在于商業利益的提升,為的是從孩子的體驗入手,吸引游客前往商場,促進游客與商場租戶的互動,從而帶動家庭消費。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商場空間范圍與有限的展覽時間內,做到吸引兒童前往游玩、鼓勵游戲開展,保證游玩的秩序與安全性,又能有效刺激成人在商場消費,成為商場主題展在設計兒童游樂設施與游樂機制環節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購物中心展覽主題不斷更換,但展覽中所配備的兒童游樂設施的游樂形式和類型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六種:
此類設施作為還原主題場景的景觀,起到裝飾、呼應主題的作用,通常會附加導覽作用,向游客提示展覽中主要景點的樓層和方向,或預留空間供游客為兒童拍照留念。如虹橋天地舉辦的《2017哆啦A夢南極大冒險主題展》中 “大雄的房間”,設施還原了原作人物經常鉆入其中進行穿越的時光機抽屜,兒童可以鉆進抽屜中拍照游玩。
此類設施可分為:親子互動與裝置互動。
親子互動即家長與孩子需通過共同配合使用游樂設施,以此達到玩樂效果。BFC外灘金融中心舉辦的《2017上海阿凡提主題展》中 “真人娃娃機”,其主要結構為四個立起的鋁合金支架與支撐起來的懸吊繩(吊繩配有安全帶與安全扣);升降控制系統實現柜式固定位置控制,控制玩家懸空狀態下的起降;支架安裝移動導軌以實現左右移動;在設施下方,放有游戲獎勵品供抓取。真人娃娃機的游玩機制為:家長通過控制系統,控制孩子的移動方位,雙方配合抓取下方的娃娃。
裝置互動即通過技術來實現多樣的環境效果,達到人與裝置進行互動行為的目的,這里的互動主要指代人與非計算機器之間的行為。如上海新天地湖濱道《2017海底小縱隊主題展》中的“章魚堡搖搖椅”,每隔一段時間,會從設施中吹出泡泡,吸引孩子駐足玩樂。
此類設施通常包含攀爬類、蹦跳類、奔跑類等需要一定體力和運動來完成的游樂設施。如虹橋天地《2017小豬佩奇夏日游樂園主題展》中的游樂場景區,其中,“恐龍滑梯”需要兒童攀爬一個2米高的坡度至恐龍背脊再滑下,“跳彈床游戲”區域設立蹦床,供兒童自由蹦跳玩耍。
此類設施為滿足較為好動、喜愛驚險刺激項目的兒童而設立。上海新天地湖濱道《2017海底小縱隊主題展》中的“犯暈機”,兒童坐在椅子上,系好安全帶后設施啟動,座位會順著背后的圓形軌道游走旋轉,坐在上面的兒童自身還可以調節椅子左右搖晃的幅度。
此類設施會結合開發兒童智力的益智游戲。如虹橋天地《2017小豬佩奇夏日游樂園主題展》中的感統訓練游戲區。感統,即感覺統合,是人體通過利用自身的感官,結合所處環境和外界信息,使大腦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并做出反應的能力。兒童的感統訓練游戲有助于訓練其大腦與身體的協調發育。此游戲區的感統訓練游戲內容包括:墻面拼圖游戲、墻面軌道游戲、趣味時鐘、動物識別、鋼片琴等,旨在兒童能夠在玩樂的同時,訓練其感官、大腦與身體的綜合能力。
隨著科技的進步,交互型兒童游樂設施也逐漸成為了主題展中的常駐賣點。長楹天街購物中心于2016年舉辦的《史努比夢想大未來主題展》中,設有應用了數字互動影像技術的“數字未來展區”,展區設定了不同的主題,參展兒童可以先在繪畫區畫出與主題對應的畫作,隨后將畫作進行掃描,完成的作品就會被投影至互動場景的屏幕上,這些作品影像會隨著兒童對屏幕的動作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如移動、變形等。
大部分面向兒童的主題展都會選取當下受眾極廣的動畫、電影等題材,沖著展覽主題去的人群數量遠遠大于為了游樂設施本身而到場的人數,消費者通常不會事先做調查了解展覽中有些什么具體的游樂項目,而是一了解到展覽的主題是孩子喜歡的類型,就會第一時間舉家前往,這一現象在主題展的初期階段尤為嚴重,導致購物中心內的游樂設施一時間所承受的人流量過于巨大,單個游戲項目游玩的時間過長,造成阻塞,而排隊時間與過于擁擠的環境會直接影響到游戲體驗,導致抱有很高期待的家庭產生巨大心理落差,覺得此行過于疲累,且游戲性不足,不值“票價”。
由于主題展皆為購物中心的臨時活動,一個展覽的為期通常為兩個月左右,最多不會超過一年,因此展內游樂設施存在未經嚴格測試便投入使用的可能。部分設施由于其設計結構、所選材質、看護人員專業性和設備保養等方面的原因,會有一定幾率產生安全隱患。此外,由于商場內的主要群體仍是前來購物的消費者,且商場空間有一定的限制,大部分游樂設施散布在商場過道與大廳中,導致整個游玩區域無法避免路過行人的穿越,而這些路人在接近游樂設施的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與游玩兒童不慎碰撞的情況。
在現有的主題展中,尚不存在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進行分區游玩的概念,這就導致不同身形、不同行動能力的兒童群體不得不在同一個設施內進行玩耍,一方面,年齡較小或體型較小的兒童容易因游玩過程中不慎的肢體碰觸而受傷,另一方面,各年齡階段的兒童認知能力也有所不同,幼兒覺得有趣的項目對與小學年齡的群體而言太過幼稚,而大孩子覺得好玩的設施對于學齡前的兒童而言難度過大且無法理解。
考慮游樂設施的安全性是設計過程中的首要問題。在人機方面,需要注意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尺寸需要;材料方面,選用彈性較好的橡膠、軟木、布料等作為游樂設施的表面材料,結合海綿、棉花、液體或氣體的填充,可以有效緩解兒童在發生不慎碰撞時的沖擊傷害;預防方面,一些較為驚險的項目需加強保護措施,如安全帶、頭盔、防滑襪等。
游樂設施的游戲性直接決定了主題展的游玩質量和游戲體驗。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需最大程度考慮怎樣的游戲機制能夠調動兒童游玩的積極性。例如設立一定的獎勵機制,在玩耍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獎品等。
由于購物中心的場地有限,在設計游樂設施的的過程中需考慮到每層的商場過道與大廳的可用空間并充分利用。此外,由于主題展中的游樂設施為短期使用,且在展覽結束后,需要遷移至下一個承辦展覽的購物中心,因此設計方面需注意游樂設施拆裝與搬遷的便捷性。
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未來的家庭中必將有更多的孩子,而購物中心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商業環境,非常適合攜帶兒童度過親子時光。主題展作為商業空間轉型的新形式之一,在未來的幾年將會有更多新穎的游玩方式,而兒童游樂設施作為展覽核心,需要有更加完善的設計和游玩機制,才能更好地滿足不斷增加的兒童數量,創造一個安全健康又愉快的公共成長環境。
[1]趙素清,張小平.兒童游樂設施體驗設計的研究[J].藝術科技,2016,29(2):272.
[2]謝亨淵,肖著強.兒童玩具中產品語意學的解析[J].包裝工程,2008,29(11):149-151.
[3]施學鳳.商業空間中兒童活動區的設計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14.
[4]郝建峰.兒童游樂設施的設計與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09.
[5]曹洪慶,周勇.兒童游樂設施設計因素的研究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2):153.
[6]陳健.小型游樂場中兒童娛樂設施的設計與研究[D].山東輕工業學院齊魯工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