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爾·赫拉利
人工智能是這個時代最著名、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它不僅僅是21世紀最重要的科學進化,也不僅僅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進化,而是整個生命創始以來最重要的變化。過去40億年,不管你是巨大的恐龍、一個阿米巴蟲,還是一個土豆、一個人,所有生命都是按照優勝劣汰的規則來演進的。然而,人工智能將替代物競天擇,突破生存環境的限制進入其他星系。另一個我們有生之年會看到的重大突破性演變是,人類做決策的權力將逐步拱手讓給人工智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是怎么來選讀哪本書的?很多人會依賴自己的感覺、喜好、口味,或者朋友、家人的推薦。但我們會逐步把閱讀什么書的權力讓渡給計算機算法。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看書不是看紙版書而是在手機或電子閱讀器上看。當你在這些設備上讀書時,這些設備也在讀你。在不久的將來,當我們進入亞馬遜書店時,有一個算法會告訴你:我一直在收集你的數據,你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我都知道。亞馬遜的算法會根據它對你的了解向你推薦這本書或那本書。下個階段,算法會了解哪一頁你會很快翻過去,哪一頁你是慢慢讀的,哪些對你來說是無趣的章節。之后,設備可以連接面部識別軟件,通過觀察你面部非常小的肌肉變化判斷你是在笑還是在生氣,或者無聊。
最后一步,生物識別傳感器會被植入人體內。這不是科幻小說,已經實實在在地在應用了。傳感器能持續不斷監控你身體的各種生物指征,包括血壓、心率、血糖、激素水平是多少。電子閱讀器通過生物識別傳感器就可以把你讀這本書時的整個狀況記下來。在我讀完《戰爭與和平》之后,設備就知道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性格特點是什么。根據這樣的了解,設備不僅能向我推薦書,也能圍繞我生活中更重要的決策做出建議,比如,我應該學什么,該生活在哪,應該從事什么職業,甚至該和誰結婚。于是,人類決策的權威、權力就轉移給了算法。
人工智能還可以幫人類做一些倫理道德的決定。比如,在自動駕駛汽車行駛的過程中,突然前方出現兩個孩子在踢球,這時算法可以算出來避免撞死這兩個孩子的辦法是猛地轉向另一條車道,而另一條車道前方有一輛卡車正迎面而來,這樣會導致在后座打瞌睡的乘客死亡。有一個解決方案可能是讓客戶來決定,比如,豐田讓客戶決定自己選擇哪一款車,有一款車碰到這樣的情況會決定讓你死,另外一款車會決定剎車但仍然會撞死兩個孩子,你會買哪一款車、選哪一種算法?
類似倫理道德的決策,人工智能有可能比一般人做得好。假設每一輛車的算法都運用了孔子的思維,人類駕駛員被人工智能替代后,就可能會更加安全。當然,同時會使決策權從普羅大眾手中轉向少數精英,他們將掌握世界上所有的出租車、公交車等。
一些科幻電影中會出現這樣的情節:有人發明了一種超級機器人,后來機器人跟人類反目,使人類滅絕。然而,這樣的情景不太可能出現。因為機器人不能擁有任何意識、感覺和情感,也很難擁有它們自己的欲望,比如殺光人類并占領全世界。但危險依然存在,那就是人工智能會改變人的智力,讓少數人類變得強大,這些強大的少數人是不會滅絕的。正好相反,他們將變得比以前更強大,他們的大腦會和計算機直接連接,將擁有更優越的體能和社交能力。這些人原先的主人就將變得非常無能,于是被拋棄、被推翻,失去權力,從長遠來看,他們可能會滅絕。所以,人工智能不會導致人類的完全滅絕,但有可能導致人類分化成不同種類的人,并走向不同的命運。▲
(本文作者為《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本文根據其在中信出版集團與百分點集團聯合舉辦的首屆“XWorld大會”上的演講及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