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方
上周市場真是熱鬧,在大家熱議著賈躍亭被凍結了12億元資產時,李彥宏就乘坐無人駕駛汽車行駛在北京五環搶占了各種APP頭條。A股市場維持著震蕩格局,有機構分析表示,短期或將維持震蕩的格局,所以操作上關注上方3220點的壓力,逢低參與反彈行情,關注板塊依然為二三線績優藍籌股及優質成長股。
對于三季度的市場走勢,多數券商持謹慎樂觀的態度,A股仍是存量博弈的震蕩市,結構性機會,平衡木上的舞蹈,近期市場有維穩反彈窗口。
中航證券也表示,近期市場逐步走高,賺錢效應較有所增強,投資者信心有所恢復,風險偏好同步回升,市場已出現多只三連板、兩連板的股票,大多集中在題材股群體,這是積極的信號。由于新股大量發行,市場規模不斷增大,市場維持慢牛行情的概率較高。波段行情慢牛格局定位,存量資金博弈,交易重心已從白馬股轉移到題材股,方向正確才能事半功倍,低位、低估值、業績大增次新股是目前的重點,可持續跟蹤。
興業證券提示投資者,三季度要提防歐美股市波動、特朗普減稅、中國經濟下行等對海外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影響。當風險釋放時,可勇敢買入性價比高的核心資產。
對于投資機會,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當前至“建軍節”前后,迎來一波不錯的配置與做多機會。周期龍頭價值重估、把握景氣提速行業、龍頭白馬擴散和市場狀態的切換成為最重要的投資思路。
華泰證券分析師戴康分析認為,A股將震蕩上行,推薦兩條主線布局全面屏爆發投資機會:1)面板和切割工藝升級:關注深天馬A(面板)和大族激光 (激光設備).2)零部件升級:關注歐菲光 (觸控屏),匯頂科技 (指紋識別),信維通信 (天線),歌爾股份 (聲學部件)均將受益全面屏技術帶來的行業革新。
券商看盤
興業證券:
A股有維穩反彈窗口
尋找性價比高的核心資產
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分析認為,A股“十九大前”有維穩反彈窗口,難操作,核心資產風格將擴散,尋找性價比高的核心資產。
A股仍是存量博弈的震蕩市,結構性機會,平衡木上的舞蹈。投資策略秉承價值投資,踩著風險的鼓點,與核心資產共舞。投資方向:價值投資,尋找性價比高的核心資產。1.消費升級。14億人富裕起來對健康快樂、休閑娛樂、保障、金融、信息科技的需求;2.制造業升級,“中國制造”開始有技術和品牌優勢,全球競爭力提升。
對于港股投資,興業證券表示,港股處于牛市初期,增量市場。我們去年年初看多至今,港股行情已大幅上漲,但仍只是“底部的頂部”。看過去30年經濟周期和股市牛熊周期,港股仍處于歷史估值底部,經濟轉型、制度創新將推升估值。港股三季度牛市的顛簸增多,但有驚無險,核心資產洗洗更健康。三季度要提防歐美股市波動、特朗普減稅、中國經濟下行等對海外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影響。當風險釋放時,可勇敢買入性價比高的核心資產。
國泰君安證券:
市場走向重要分水嶺
建軍節前的大機會
市場走向重要分水嶺,如何把握龍馬擴散與切換下的中盤藍籌崛起?國泰君安證券表示,周期龍頭價值重估、把握景氣提速行業、龍頭白馬擴散和市場狀態的切換成為最重要的投資思路。
龍馬行情的切換與擴散,表現為1.龍馬的擴散:行業內部的一線藍籌向二線藍籌擴散,2.市場狀態的切換:市場從風險偏好極低,轉向中低,少數抱團行業向更多具有業績確定性的行業切換(并非大票向小票的風格切換,創業板僅強調交易性機會),當前市場特征正是這一判斷的順暢演繹。
近期,市場的演化正在加速,站在當下,我們認為流動性邊際改善有望階段性延續。當前至“建軍節”前后,迎來一波不錯的配置與做多機會。周期龍頭價值重估、把握景氣提速行業、龍頭白馬擴散和市場狀態的切換成為最重要的投資思路。
海通證券:
出口改善背景下
電子及家電等行業最受益
海通證券姜超表示,全球經濟回暖,貿易明顯改善。全球經濟2016年上半年筑底,下半年大幅反彈。受益外需復蘇,中國出口回升。總量改善,快慢有別。受益于海外需求的復蘇,中國的出口也開始回暖,逐步走出了貿易最低迷的階段,今年5月,出口同比增速反彈至8.7%。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的累計增速在今年均由負轉正,今年前5個月,加工貿易增速7.3%,改善略高于一般貿易,累計增速為近四年新高。歐美復蘇,外需回暖。
出口改善,誰最受益?一個行業從貿易回暖中受益的程度,不僅取決于該行業出口增速的提高幅度,還取決于該行業收入對出口的依賴程度。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行業對出口的依賴程度最高,出口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高達53%,而考察出口增速的回升情況,從出口改善中受益較大的行業包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儀器儀表制造;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等。因此綜合來看出口產品,家電、計算機、手機和電話機、燈具和照明裝置、集裝箱制造、塑料制品等從出口改善中受益最大。另一方面,除了從出口產品的角度,還可以從不同行業的海外業務收入來衡量企業在海外經濟復蘇中的受益情況。2016年電子行業的海外收入比重高達39.7%,在全部行業中最高。其次是家電行業,上市公司的海外收入的比重為26.5%,此外,紡織服裝和計算機行業的海外收入占比也在20%左右。這意味著海外經濟復蘇的背景下,電子、家電等行業的受益的程度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