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明
上市房企三木集團(000632.SZ)5月13日受到深交所問詢,要求對其2016年報的大額非經常性損益與其他應收款的變化、現金流量變化等13個問題進行說明。這已不是這家老牌房地產企業第一次被監管部門盯上了。早在2015年初,其就因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三木集團這幾年究竟發生了什么呢?
財務數據生疑
三木集團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進出口貿易。今年3月29日公司發布了2016年報,公司營收49億元,同比增長6.4%;凈利潤3994萬元,比上年增加407萬元。
簡單來看,三木集團2016年營收、凈利雙增長。但細看其報表,公司主營利潤5589萬元,卻同比減少39%,凈利潤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政府補助、非流動資產處置等偶然收益。
據財報顯示,公司2016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為5109萬元,而在2015年是-171.03萬元,短短一年時間這塊收入大幅提升。其中,政府補助有538萬元,比2015年多出219萬元。投資性房地產價值變動產生的損益有626萬元,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有291萬元,而2015年并沒有此項收入。這三項就為利潤總額帶來了近1500萬的貢獻,然而公司并沒有更詳細說明這三項收入到底是如何大幅增加的。
除了非經常性損益出現大幅變動之外,公司的現金流情況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
據2016年年報,公司含稅營收應為54.6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54.98億元,收到現金比稅前營收多了近3800萬,按財務計算來說,多出的這部分錢不是應收賬款收回了一部分,就是預收賬款先收進來的。
但是對比公司年報,2016年的應收賬款3968萬元,僅比去年減少了1368萬元,也就是說,2016年僅收回了1368萬元的應收賬款,與理論上應收回的近3800萬并不相符。
再看2016年的預收款項為5.3億元,比去年多出了1.41億元,也就是說三木集團多收了1.17億元的預收款,但并未體現在現金流量表中,不免令人生疑。但對于原因,公司方面并未給出回應。
其實,三木集團的財務披露數據出現問題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15年,三木集團因存在未按規定披露重大關聯交易和未及時披露重大合同等違法行為,被責令改正,并處以30萬元罰款。其時任總裁陳維輝和董事長蘭雋被給予警告,分別處罰20萬元。時隔兩年,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再次出現疑問,不得不令投資者擔憂其近幾年數據的真實性及經營問題。
股權暗戰頻繁
財務數據生疑、依賴偶然收入,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三木集團這幾年過得并不太好。細看其經歷,發現公司近兩年陷入了股權暗戰、人事紛爭等各種動蕩,這也是三木集團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那么為何三木集團會陷入股權紛爭呢?
回顧其發展過程,三木集團起初是福州市馬尾區一家規模很小的區屬企業,前身是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總公司,成立于1984年,1992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其本身底子很薄,是從馬尾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且國資持股比例不高,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國資的股東義務也沒有很好履行,為公司后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患。首先,公司除2001年進行一次配股外,一直沒有實施過再融資,錯過了資本市場的大好時機,在幾年后的房地產開發大潮中被迅速甩開。此外,公司股權結構分散,第一大股東福建三聯投資有限公司僅持18%,大股東不作為,公司培養出的管理層人才又被各大地產商爭相拉攏,流失嚴重。這也令三木集團的領導層一時被架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監事會的任期早已于2015年5月16日屆滿,但換屆工作至今沒有舉行。
股權結構分散、管理層不穩定,令三木集團陷入了股權紛爭泥潭。先是公司前十大股東林傳德等三名自然人悄悄在二級市場舉牌增持,一度持有公司14.6%的股權,但此三人從未主動聯系過上市公司,背后原因也不明。
在公司被“狙擊”之時,公司高層也發生大動蕩,2014年公司核心人物總裁陳維輝、董事長蘭雋先后辭職,至今陳維輝的高管團隊只剩下一人留在公司。
知情人士稱,高層劇變或與公司原本請來對抗林傳德等人的“白騎士”有關。
2014年5月20日,一位叫高旭斌的神秘人士空降三木集團出任常務副總裁。僅僅半年前,他突然入職三木集團第一大控股股東三聯投資,并擔任董事。其簡歷顯示,2003年8月至2014年4月間,高旭斌一直是任職保利(沈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之前與三聯投資和三木集團都無任何關系。這位神秘人背后則是被知情人士稱作“白騎士”的遼寧閩商投資集團,高旭斌是該公司董事。
據了解,遼寧閩商大概支付了2億多元用于支付三聯投資的股權轉讓款。但知情人士稱,“其內部對這個項目意見不完全統一,在拿出兩億多真金白銀后也沒有資產和現金做進一步增持。且遼寧閩商缺乏熟悉資本市場的人才,進入公司發現很難玩得轉,最后不僅撕毀保留原高管團隊至少一屆的承諾,甚至連已經取得的三聯投資股權也以高價悉數轉賣給福州當地一家地產企業A公司,中間還賺了好幾個億。”
請來的“白騎士”并未演好自己的角色,還把原先的高管團隊“踢走”,原本就虛弱的三木集團陷入了困難境地。
目前,三木集團的管理層仍然不穩定,股權所屬也沒明確,現在是具有銀行從業背景的邵曉輝擔任公司副總裁和財務總監,業界人士認為,這也許預示未來公司有可能轉型為一家金融類企業。
而對于三木集團為何引來各方資本爭搶,有業內人士解釋稱,從殼資源角度看,三木集團是一個目標,總市值不到40億元,且是福州最早從事地產業務的企業之一。起家的馬尾區位于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地國資的發展也引人關注。但從目前來看股價為6.38元,市盈率高達246倍,近半年來一直在下跌中,似乎看不到任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