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蕊
摘 要:我國多數高校圖書館均有樣本書,對于這類書籍,多數高校圖書館奉行“重藏輕用”的原則。文章以浙江大學圖書館理工類樣本書庫為例,闡述在此原則下樣本書文獻建設中存在的兩個問題,并給出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樣本書;浙江大學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04-05
我國圖書館界存在“樣本書”現象,而且比較普遍。在我國圖書館界,圖書館所購置的圖書一般不止一本,對于入館的所有(或部分)圖書,有的圖書館會從中提取一本,入專設書庫長期保存,這類書即樣本書。設置樣本書的最初目的在于保證圖書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基于這個初衷,對于樣本書,逐漸形成“重藏輕用”這一固定模式,該原則至今仍影響著樣本書的文獻建設,以至于產生了一些問題。
一、浙江大學圖書館理工類樣本書庫現狀簡介
浙江大學圖書館理工類樣本書庫(以下簡稱“本文書庫”)位于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有5個書庫和1個讀者閱覽室。下面從藏書建設、借閱方式兩個方面介紹一下本文書庫現狀。
目前本文書庫藏書49萬余冊,藏書有自然科學類和部分社科類圖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圖書是1966年以前的科技圖書,根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圖書按類排序,其進新書頻率是每周一次,一次引進書本數量200~700冊不等,新書首先陳列于閱覽室內,陳列時期一般為一個月,之后入庫保存。
本文書庫的外文書實行開架閱覽,中文書閉架閱覽制度。外文書的借閱對象僅為教師和研究生,期限14天(可續借一次);中文書不允許外借,僅允許閱覽和押卡復印。
二、問題和對策
本文從藏書建設方面分析與樣本書有關的一些問題,并給出對策。
樣本書相關問題之一:部分樣本書老化很嚴重。這里的老化不是指書籍破舊,而是一個學術專用語。文獻老化是圖書館界的研究問題之一,指的是文獻的有效價值隨著時間流逝而衰減,該問題由Gosnell于1941年提出。已有的關于文獻老化問題的研究提出,文獻老化速度可用文獻半衰期來衡量。已有研究表明:中文文獻的半衰期約6年,外文文獻的半衰期約為8年。以本文書庫為例,本文書庫藏有1966年之前出版的文獻,按照上述的半衰期數據,這部分文獻老化嚴重。
樣本書相關問題之二:規劃的空間過小。設置樣本書的核心問題在于保證圖書的完整性與系統性,背離了這個目的,樣本書也就沒有存在意義。為了保證達到這個目的,高校圖書館界長期遵循的樣本書藏書建設原則是“只增不剔”。顯然,這個原則給樣本書的空間規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現狀是樣本書庫的規劃面積比較小,有的藏書已經嚴重超標。以本文書庫為例,截止到2016年4月21日,外文樣本書庫的藏書規劃量為124800冊,目前藏書量137004冊,中文樣本書庫的藏書規劃量為172000冊,目前藏書量216202冊,均已經超標。這一現狀意味著樣本書庫的空間規劃存在過小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兩個對策:
(1)開展樣本書文獻老化分析工作,引入樣本書定期剔舊制度。文獻老化分析和圖書剔舊的學術性和技術性都比較強,均以團隊的形式完成。文獻老化分析工作宜由樣本書庫工作人員與圖書館情報學科專業人員聯合開展。新版《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規定:“要保持重要文獻資料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注意收藏本校出版物和本校著者的學術文獻。”所以,圖書剔舊工作應穩步進行。圖書剔舊團隊參與人員應有廣泛性,宜包括相關專家、樣本書庫工作人員、用戶、圖書館領導、學校領導。
(2)建立密集型輔助書庫。在合適的地點建立密集型書庫,以輔助常規樣本書庫。密集型書庫又稱儲備書庫,是以存儲低利用率為主要功能的書庫。該書庫采用密集式排架,圖書按照開本大小排列,空間利用率比常規的樣本書庫高很多。圖書館內超過文獻半衰期和被剔舊的圖書保存在密集型輔助書庫中。
三、結論
本文結合浙江大學圖書館理工類樣本書庫的實證數據,闡述了與樣本書相關的兩個問題:①部分樣本書老化很嚴重;②規劃的空間過小。并給出了以下對策:①開展樣本書文獻老化分析工作,引入樣本書定期剔舊制度;②建立密集型輔助書庫。
參考文獻:
[1]郭紅梅,邵艷娥,何欽成.文獻半衰期研究現狀[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1,32(1):56-59.
[2]劉玉婷,馬建霞.低利用率資源的合作存儲研究與發展現狀[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