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景麗
摘 要:美麗鄉村建設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不可或缺的部分,當前,美麗鄉村建設面臨不少共性問題,亟待各方多加重視并著力探索解決。一要提高環境保護意識;二要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三要完善環境保護制度;四要完善推進制度;形成長效機制;五要搞好污染治理工作。
關鍵詞:美麗鄉村;環保;制度
中圖分類號:X322 文獻標識碼:A
1.“美麗鄉村”建設的整體要求
按照省市部署,到2020年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要做到: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達標村,2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示范村。達標村標準為“三無一規范一眼凈”,即村內周邊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日常生產生活物品堆放規范有序;主次干道兩側環境干凈。示范村建設內容為“通、凈、綠、亮、文”。
2.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足。個別部門思想上存在誤區,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仍存在不主動、不具體、不經常的問題。
(2)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個別基層干部組織引導群眾能力不夠強,不能有效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導致基層群眾參與、支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
(3)村莊建設千篇一律。一些村莊特色在建設中被淡化。如到處是水泥路、鋼筋混凝土建筑,人為添加亭榭長廊等,失去了原有的田園風光;還有的把村莊風貌整治簡單地理解為“涂脂抹粉”“一刷白”,甚至還試圖把帶著古村特色的舊房屋、土坯房刷白,古村變得像新村,千村一面。
(4)環境污染嚴重。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等原因,導致空氣、水、土壤等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產生嚴重的危害,影響美麗鄉村建設。
(5)后期管護費用增加。從目前來看,各中心村在達標建設的同時,增加了許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美麗鄉村建設面臨著前期投入大,后期管護費用多的問題。對于目前村級集體經濟普遍不是很好的鄉村來說,前期建設中大多已有欠賬,而后期的管護更是一筆不小的常態化開支。
3.如何建設好美麗鄉村?
(1)提高環保意識。我國的農村生態環保問題,若沒有9億農民的參與,是不可能解決的。要不斷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逐步在農村普及環境科學知識,切實提高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應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圖書、圖片展覽、網絡媒體及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開展大范圍、多層次保護農村環境的宣傳教育,公開曝光造成農村環境嚴重污染事件,宣傳農村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喚起社會各界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關注,增強全民的環境道德意識和參與意識。
(2)調整產業結構。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徹底改變以犧牲環境和破壞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增長方式。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走新型合作化道路,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推廣普及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技術,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改造現有落后工業,大幅度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企業的品位,減少環境污染,緩解環境保護方面的壓力。
(3)完善環境保護制度。補充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中涉及農村環境保護的規定。制訂和完善無公害農產品及農藥、化肥使用規程等相關標準、規定。加快農村基礎環境設施建設,積極探索并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技術。
(4)嚴格環境執法。真正落實縣、鄉(鎮)兩級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政策,把環境保護作為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盡早將環保考核納入政績考核的工作范疇,實行政府指導、部門分工負責、群眾廣泛參與及環保部門統一監管體系,堅持環保第一,嚴格審批權制度,防止引進重度污染企業。加大執法力度強度,對那些治理無望、群眾反映強烈、污染大、消耗大、效益差的企業實施關、停、并、轉。
4.結語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必不可少的條件。當前,我國在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一定的遏制,農民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將更有利于中國實現現代化。
參考文獻:
[1]劉繼志.天津市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21).
[2]朱開鋒.美麗鄉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河南農業, 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