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
【摘要】 在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了傳媒教育發展的新潮流,媒介融合給高校新聞傳媒教育帶來了新變化和新機遇。
【關鍵字】 媒介融合 高校新聞傳媒教育
前言:母親我國的高校新聞傳媒專業教育太過于單一,課程體系完全不足,讓當今的新聞教育出現了瓶頸問題,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國的高校新聞媒體教育應該何去何從,我們下面來探討一下。
一、媒介融合在新聞傳播教育中的必要性
(1)首先媒介融合的趨勢是伴隨著傳播技術不斷發展的前提下出現的,隨著目前我國的電子科技,信息科技在迅速的發展下,報紙和電視等傳統傳媒手段的格局已經被打破,在現在的教育上,我們也應該出現新的變化,這就對新聞傳播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只有教育的模式不斷更近,我們才有更多的新聞傳媒人才出現。
(2)媒介融合的趨勢讓新聞傳播教育提出了挑戰,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新聞人才必須要具備兩點要求,第一要會傳媒,懂策劃,第二點要會寫作,會拍攝,會編輯的復合型人才,這兩點缺一不可。在目前的從事新聞工作的人員主要的作用不再是單單的去進行新聞的采集,而是要把新聞進行融合,(例如文字和圖片的融合)這樣才能讓所有人都進行和媒體的互動,所以,在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給了新聞傳播人才更復合型的培養,讓他們對新聞擁有知識的結構和辨別能力,成為新一代的新聞傳播人才,所以媒介融合下進行的高校新聞傳媒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二、媒介融合下高校新聞傳媒教育的問題
(1)首先我們在目前的新聞學科課程上,教育理念的落后是最大的問題,課程的設置已經不能滿足媒介融合趨勢下對人才的培養需求,課程缺乏新穎性和科學性的改善,從而讓許多教師還有著“灌輸式”的傳統授課理念,不及時的把社會最新的發展狀況和新聞界的科研成果代入到教學當中,死板的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講課的方式幾十年還是一樣的千篇一律, 這樣的培養下,學生是根本達不到在媒介融合趨勢下對人才的需求標準。
(2)目前我國新聞傳媒教育的學科構建還不完全,很多科目都無法滿足媒介發展的現實需求,從現在來看,高效的課程體系還不完整完全,但是媒介融合下所需要的人才必須是綜合素質良好,否則純粹的專業人才無法適應目前的社會變革。
(3)媒介融合的發展需要新聞教育的師資要擁足夠的學科知識以及實踐技能的高素質師資隊伍,但是目前的高校中并沒有這樣的師資團隊,大多數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直接進行的教學,這樣是不夠的,這樣的老師缺乏了大量的媒介融合的知識,沒有實踐的經驗,只能款款而談,紙上談兵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所以學校要多招收一些擁有眼光、知識和經驗為一體的高素質師資團隊,才能更好的吧高校傳媒教育和媒介融合進行結合。
三、媒介融合下,高校新聞教育的改進
(1)首先優化課程體系,因為一個新聞從業者,我們需要的是有敏銳的目光可以進行在復雜繁瑣的信息中心找到有用的信息,從而來進行大家輿論的引導,所以沒有敏銳的目光,足夠的思維能力,始不可能辨別出來的,所以高校要利用好自身的資源,來進行整合,在校園多多建設多功能,跨媒體的一體化新聞實踐平臺,來滿足媒介融合環境下的課程優化。
(2)完善高校的師資力量,上述所說,師資也是十分鐘要的,教師和學生應該進行對媒介融合教育下的概念是什么,掌握在媒介融合趨勢下如何進行師資方面的整合,首先我們可以讓老師去進行聽取各類的講座,學術的報告等,讓師資隊伍呈現出一種可以跨學科,跨專業的結構,同時我們可以引進一些高水平的資深媒體人來進行經驗的分享,同時老師之間的多方面交流才能擴展新聞教育的范圍,才能提高新聞實踐的水準。
(3)給學生建立起媒介融合實驗室,為學生們的教育提供一個技術的平臺,新聞高校應該要跟隨目前發展的需要和步伐,從而讓學生在平臺上可以盡情的實踐,讓他們掌握新聞采寫所必要的技術和技能,同時利用網絡平臺或者企業進行校外的實踐教學,通過這樣的實踐和理論相互結合的教育,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4)我們同時可以進行新聞傳媒的跨專業合作和資源的相互共享。這樣可以讓新聞專業的學生可以選修其他專業的課程,來實現知識的叫融,這樣在面對未來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擁有足夠多的理論知識來進行實踐的操作。
結語:媒介融合已經成為了高校傳媒教育的發展主流,他的存在極大的推進了學校在舊制度上的改善,從目前來看,雖然我們在實施的方面上做的還是不盡人意,但是通過一系列的改善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改善學校實驗室等硬件的設備,完善我們的課程制度等等措施,才可以讓我們順應目前社會對新聞傳媒人才的需求,打造出綜合素質全面,理論知識充足,專業技術過硬,實踐能力豐富的全能新聞人才。
參 考 文 獻
[1]周怡.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傳播教學改革探析[J].科技展望,2014,(22):63.
[2]匡爾娜.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傳媒實驗室的現狀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