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正偉
摘要:經過漫長的中世紀嚴酷的宗教統治,歐洲人們渴望在神性籠罩下的人性得到應有的提倡和尊重,這種訴求和變革首先會在文化和藝術上得到體現。在時代的需求下希臘時期散發著人性氣息的藝術得到了文化先驅們的提倡和復興。歷史一再證明每一個偉大的時代都是由偉大的藝術家創造的,文藝復興這一歐洲乃至人類文明史中的一段燦爛文化自然也是由偉大的藝術先驅創造和開啟的——他就是喬托。
關鍵詞:喬托;文藝復興;蛋彩
在喬托之前是漫長的中世紀,在中世紀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是模式化和圖樣化的,藝術家當時只是作為工匠而存在,他們不需要任何的創作力,甚至不能有任何的創造,所有要表現的神話內容都有固定的模式,藝術工匠只需要將人物填充到其中,人物以及陪襯物之間并沒有大小和前后的透視關系。幸好拜占庭藝術保留了一些希臘藝術家的實踐經驗,在眾多合和因素的作用之下偉大時代的開啟者喬托應運而生。喬托在歐洲的文化史中享有盛譽,被認定為歐洲的繪畫之父,這一點可能是因為喬托不但開啟了新的繪畫語言表達方法,還打破了藝術作品作者不留姓名的工匠做法,在喬托之前作者是無足輕重的,喬托爭得了藝術史由藝術家書寫的時代的開啟。喬托不但是一位畫家同時他還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喬托的出身非常平凡,他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孩童時期與白白的羊群和綠綠的草地一起度過,還是孩子的喬托就在與羔羊為伴時描繪它們,這時的喬托就表露出了很高的藝術天賦。這個可能是喬托成為中世紀板式化藝術終結者的重要原因,他在一個貧寒之家沒有機會孩童時就接觸藝術,而是有足夠的時光與自然為伴,在幼年就種下了自然有生命力的種子。在學習繪畫以后這個種子發芽了這是生命的力量。喬托作為孩童的涂鴉受到了畫家契馬布埃的重視,他認為這個孩子是一個藝術的天才,隨之他將小喬托帶到佛羅倫薩隨其學習繪畫技法。在藝術之都的佛羅倫薩學習的喬托猶如魚之入海,天賦使然之下喬托將契馬布埃、比薩諾等優秀藝術家的精華進行整合提煉并創造出了一種有別于以前的僵版的富有生命力的繪畫語言。
一、喬托藝術語言的特點
因為喬托的善于觀察自然,他的藝術作品變得自然生動,這有別于中世紀的刻板和去個人化,喬托運用了一種已經1000多年無人使用的再造視覺錯覺的藝術語言,即三維的空間畫面,因為中世紀都是平面的或者二維的空間關系,喬托還運用了縮小法來表現空間關系。這時透視法尚未系統出現。喬托描繪的宗教畫給人一種真實可信的感覺,各種神的故事感覺場景真實如同親歷一般,人物的表情也開始變得復雜化,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中世紀的拜占庭藝術是通過構圖和形式感來傳遞宗教的莊嚴和神圣,在這其中沒有人的感情。以哀悼基督這一題材為例,以往的藝術家在表現這一悲痛的題材時人物的表情并無多大傷感的感覺和變化,而在喬托的哀悼基督的畫面之中,圣母表現出了人類的悲傷表情,其他人也是表情痛苦而且有的以動作來傳遞這一情緒。在畫面的塑造中喬托也是運用了明暗的塊面表現方法,畫面感覺厚重真實,使得信徒在觀看的時候認為神跡是真實可信并發生過的。這樣他們變得更加的虔誠。這些宗教繪畫使得喬托在十四世紀享有盛名。在具體的畫面處理上,喬托很善于將主體突出,整個畫面的節奏感非常強,疏密有度,在人物的刻畫上喬托運用明暗方法表現得更為深入和細致,在畫的物品質感上喬托更加的強化表達,例如運用線條流暢來表達紡織物的質感。另一方面,喬托對于背景的處理依然時運用了明暗和縮小法,人物有一種處于真實空間的感覺,這在十四世紀的宗教畫中是何等的獨樹一幟。喬托的藝術發乎于自然,提煉了拜占庭藝術中留存的希臘藝術的精華部分,傾其全部精力再現自然并與神話結合。瓦薩里對于喬托的概括最為精準:喬托的藝術只來自于自然。雖然中世紀藝術的終結并不是因為喬托一人使然,但是喬托的關鍵性是不容質疑的,這也不影響喬托的偉大。喬托是開啟西方藝術史新篇章的臨界點。喬托藝術靈魂是取法自然,但他主要的藝術創作題材還是以圣經中的故事為主,不同之處是喬托畫面中的神和神所居住的環境變成了人世間的人物形象和環境。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分別是《逃亡埃及》、《金門之會》、《猶大之吻》、《哀悼基督》。
在喬托眾多的作品之中《猶大之吻》是力作之一,這幅作品一直都被藝術史學界作為文藝復興萌芽時期的標志性作品之一。這幅作品同樣取材于圣經中的故事,故事的前因是猶大為利益所動背叛和出賣了自己的導師耶穌,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穌對自己的門徒說出了你們中有人出賣了我的話之后猶大非常害怕,在晚餐以后猶大決定將抓捕耶穌提前,猶大把耶穌的情況報告了希律王,并親自帶領希律王的軍隊包圍了耶穌居住的房子,猶大與不認識耶穌的希律王約定以他親吻的方式確定誰是耶穌,并且作為抓捕耶穌的信號。喬托的《猶大之吻》具體的畫面是在一個非常混亂的畫面之中,身著橘黃色大氅的猶大環抱住耶穌,耶穌的眼神冷峻嚴肅非常的淡定,耶穌的眼中并沒有仇恨,相比較之下猶大的眼神驚恐恍惚,不安中只是想快一點指認出耶穌。喬托在這里是表現耶穌的神性無憤怒的境地,同時用猶大的低劣來襯托出耶穌的偉大,畫面的明暗之間的對比也映射出正義與邪惡之間的對決。這是一幅濕壁畫,是一種在未干的墻面上用蛋黃和著色粉進行的繪畫方法,盛行于中世紀。喬托運用自己的高超創造力將畫面表現得真實立體,氣氛緊張逼真,將傳統的繪畫方式和題材帶入了新的探索和發展領域。
二、喬托藝術對后世的影響
喬托屬于那種新舊兩個時代之間,肩負開啟新的時代重任的藝術大師,喬托是一個歷史的選擇,作為這樣的藝術家必須具有過人的天賦和不甘平庸勇于創新的勇氣和信念。佛羅倫薩的人民給了喬托最高的贊譽,他們認為喬托是真正將藝術的寶石在沙土中再次發掘出來的偉大藝術家,他們更認為喬托是整個城市的光榮和榮耀。這一切的贊譽都源于喬托將寫實和再現,將生動與生機重新帶回了畫面。將以往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的裝飾繪畫徹底的運用希臘的藝術思想進行了改造,畫面的事物之間不再是生硬的組合而是密切的聯系在了一起。文藝復興復興的是希臘的人文主義思想,將在漫長的中世紀的神性壓抑下的人性解放,喬托藝術的偉大之處正是在于此處。后續的藝術家沿著喬托的步伐繼續向前邁進,開拓了西方人類文明的新篇章。
喬托對于后世的影響不能僅僅看他的技法,而是他的技法上突破而帶來的藝術深層次的人文思考和革新。喬托與但丁生在一個時代,但丁在詩中還寫到了喬托,他們都是開啟人類文明智慧的先賢,所以對于喬托影響的研究也就不能單單停留在繪畫技法語言的研究。在喬托之后馬薩喬等等藝術大師繼承了喬托的藝術思想和人文思想,并且將喬托對于繪畫語言的研究繼續向前做著推進,在此之后不久便出現了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文藝復興進入輝煌時期,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描繪的是一個凡人的形象,這在中世紀的時候是不能被允許的。米開朗基羅與教皇的抗爭為藝術家地位的提高向前邁進。拉斐爾的圣母感覺就像是鄰居家的熟人一樣溫暖可近。這些都是喬托藝術思想和人文思想的延續和繼承。達芬奇的漸隱法、米開朗基羅精妙解剖的運用、拉斐爾豐滿體感的表現,這些都是喬托繪畫語言革新的再發展。在我國的當代藝術中現在有一部分人在運用喬托的這種樸拙的效果,如段建偉等人,這種技法不是很華麗的畫面語言給人一種更為虔誠和神性的感覺,這種幾百年后技法無限高超的今天,繪畫的回歸喬托當時不知想到過沒有。喬托當時也是對幾百年前的技法和思想的復興,可見藝術從來不是線性發展的。
【參考文獻】
[1]傅雷著.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2][英]貢布里希著.藝術的故事[M].楊成凱,范景中校譯.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