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設計專業中繪畫基礎課程具有基礎作用,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效果對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而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變革,在高職院校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面臨諸多挑戰。傳統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教學中應當將重點放在教學的實用性以及學科發展方面。積極對繪畫基礎課程教學進行創新和改革,從而提高高職藝術專業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當前社會對專業人才需要的不斷增加,同時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產業發展的基礎需求,必須加大專業教育改革,為社會發展輸送專業人才。對于設計類專業,在不斷發展中的已經形成新的模式,對人才也有新的要求。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是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對于提高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具有重要影響。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臺,必須認識到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優質的專業性復合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特點
(一)學生在學習中的特點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具有自己的獨特個性,無論是感官還是思維能力都比較活躍和敏感,尤其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關注度都要比其他專業學生高。所以學習設計專業的學生更喜歡自由。因為性格的原因,在學習中更偏愛實踐類專業課程,對于理論課程具有強烈的排斥心理。通過實踐課程能夠更好的表現出學生自已的優勢和特點,也正因為這一點,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普遍缺乏學術鉆研精神。
(二)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特點
通過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分析,其主要由三方面的特點,首先這一專業具有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在教學中完全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藝術設計專業在學習中會涉及到其他專業知識,比如有規范制圖方面的知識,尺度化建筑設計方面的知識等。藝術設計專業與其他專業具有明顯的區別,不僅要有規范的操作技術和設計水平,還需要具備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這要求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要綜合幾方面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其次是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并沒有標準答案,主要根據學生的創意和設計進行評價,其評價標準是創意新穎、準確,表達清晰等。最后藝術設計專業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學生的只有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才能在實踐教學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提高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程設置和教學現狀
藝術設計是由工藝美術演變而來,藝術設計專業的成立能夠更加直接的反應出現代生活方式的設計特點,其中既蘊含工藝美術設計理念同時也包含現代設計的內涵。在高職院校中藝術設計專業中主要包含室內設計、環境設計、裝潢設計以及動漫設計等多方面專業劃分,在這些專業中,繪畫基礎教學是學習的基礎。繪畫基礎教學又分為素描、色彩等幾個方面,基礎繪畫教學主要以技能訓練為主,在表現上更加注重調色和具象。高職院校在教學中,大部分還是以傳統繪畫教學模式為主,比如說仿蘇模式,在繪畫基礎教學始終存在著重技術輕理論,重模仿輕創意的現象,教學中過于注重技巧。當前繪畫基礎課程的設置實際訓練方法比較單一,并且與當前專業教學存在嚴重偏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造型的基本功上,沒有將繪畫基礎課程教學與專業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缺乏對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繪畫基礎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基礎,其教學內容的設置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根據培養目標的不同,可以分為畫家培養和設計師培養,這就是純藝術專業與藝術設計專業的區別。高職院校開設的藝術設計專業是根據人才市場需求而設置的,在學生進入校園以后大部分學生對繪畫基礎課程缺乏興趣,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學內容與教學前所學習的內容幾乎一樣,單純的將繪畫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歸為一類,因此對繪畫基礎課程教學失去學習主動性。
大多數高職院校在進行繪畫基礎教學中過于重視繪畫技巧教學,教師在進行繪畫基礎課程教學中,沒有科學的將繪畫基礎課與專業課進行結合,導致繪畫基礎課程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和訓練目標,高職院校中的繪畫基礎課程教學與創作設計之間缺乏有效聯系,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并且還有教師認為電腦設計已經成為當前繪畫造型設計的主要手段,可以適當對繪畫基礎教學進行削減。這一認識存在導致在課程設置中增加專業技能訓練課程,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會產生一定繪畫造型問題,嚴重影響學生以后發展。當前高職院校中存在問題主要是繪畫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關系問題,其次是繪畫基礎課程為專業課程服務的問題,這是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現狀。
三、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的性單一,教學價值不高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專業基礎課程相比,高職院校的基礎課程的設置目的是為了后期專業技術的應用,所以繪畫基礎課程的設置必須與教學和人才定位相聯系。但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繪畫基礎課程的教學中,教學目的始終沿用傳統教學中的教學目的,忽視了基礎課程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因素。教學模式和教學目的單一性,削弱了基礎課程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同時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目標的定位,無法發揮教學的真正價值,從而影響產業的發展。
(二)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無法滿足職業教學的需求
教學內容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積累知識基礎和前提,教學內容的質量影響學生后期對技術的應用。當前繪畫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與傳統教學中的教學內容并無二致,基本以簡單素描和傳統景物繪畫為主,雖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繪畫修養,但是并不利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發展。教學內容缺乏創新性,而無法滿足設計行業對人才需求。
(三)教學形式存在滯后性
當前高職院校繪畫基礎教學中存在滯后性,繪畫基礎教學的主要形式仍然以鉛筆手繪為主。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電腦繪畫教學軟件,信息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學和繪畫效率的提高,同時還能滿足產業的發展需求。但是高職院校作為職業培訓學校在教學中教學形式比較落后,沒有與社會發展和市場人才需求的變動相結合,導致學生無法快速成長。教學形式的滯后性不利于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
(四)教學中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藝術設計專業的最終目的是進行實際運用,但是在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實踐課程安排比較少,過于注重理論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職業教育的基本理念,高職院校教學不僅是育人還有對人才技術的培養,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意識到這一教學特點,因此導致實踐教學課程不斷縮短。另外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分離,降低了教學的實用價值,與當前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相背離,缺乏對技術的應用培養,無法為社會輸送專業的技能型人才。
四、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對教學內容的改革
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改革,要求必須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改革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改革教學內容的傳統性,傳統繪畫基礎課程教學在藝術設計具有一定實際意義,但是從職業發展角度來看,不利于專業的發展,所以進行變革和創新是必然選擇。其次從學科建設角度進行教材編寫,大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教材編寫時過于注重專業性,從而束縛專業的開展和教學的進步,從學科建設的角度進行教材編寫,能夠更加貼近實際,同時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最后是注重教材內容的實用性,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所以必須深入到教學的本質中,抓住教材的實用性,保證教學內容的專業性,滿足職業教育理念的需求。
(二)教學方式的創新和改革
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專業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必須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專業在不斷變化,所以必須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提高繪畫基礎課程教學的實用性。在實際教學中,高職院校可以將專業技術充分融入到理論教學中,根據專業發展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專業設計,加深學生對藝術設計的理解和認識。另外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景物描繪教學方式,加強實踐教學課程的安排,將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元素作為繪畫參考物,從而強化教學的實用性。
(三)教學手段的改革
傳統教學手段主要以紙和筆作為的教學工具,但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利于教學和專業的發展。所以在實際教學改革進程中,加強對教學手段的創新,綜合利用新型科技技術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學手段改革措施其一,縮短紙筆教學時間,在以技術為主的今天,紙筆教學依然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不能完全依靠紙筆進行教學,所以必須注重社會發展需求,有計劃的縮短紙筆教學時間。其二,運用現代化的繪畫軟件進行教學,科技時代,各個行業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尤其是對于藝術設計專業而言,一定的軟件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力和知識儲備,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三,在繪畫基礎課程教學加入基本的工程應用軟甲進行教學,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要想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良好結合,必須加強基本軟件的操作能力,讓學生更好的了解繪畫基礎課程對專業的影響以及作用。
(四)教學保障的改革
在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為了保障教學質量,實現教學與實際相結合,可以加強學校與企業和合作,在教學中綜合融入產業發展、學校教育以及科學研究等內容,實現綜合化教學。教學保障改革可以在教學中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融入到學校教學中,學校應當加強對人才市場的了解,將企業和市場的要求與教學相掛鉤,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發展中對繪畫能力的要求,從而強化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利用的企業這一場地建立實踐教學平臺,在高職院校中最為緊缺的就是實踐教學基地,藝術設計專業作為實踐類專業,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在企業中實現實踐教學,充分發揮教學價值合實用意義。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還可以邀請企業中的骨干專家進入到課堂之中作為兼職教師為學生的講述企業內部的文化和當前企業發展和產業發展現狀,讓學生對專業有清醒的認識,同時為以后的發展做好的準備。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將人才培養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相聯系,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工作渠道,從而實現高職院校的教學目的。
五、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應當遵循的原則
(一)立足于學科特點
藝術設計專業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所以必須加強對學生的訓練,提升學生發現美以及捕捉美的能力。藝術設計專業造型基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須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只有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才能更好的創新。所以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一定重視基礎造型課程教學,從而提高設計專業的教學水平。立足于學科特點進行改革要求腳踏實地,切實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開闊形象思維,拓寬學生的藝術創作思路。
(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高職院校中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最終目的是為社會發展服務,所以培養高質量設計人才是主要目標。在進行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有計劃的開展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要因材施教,體現教學的人性化。教師不僅加強教學中繪畫基礎課程的教學力度,而且在教學中制定適合的系統性的教學計劃,并綜合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提高繪畫基礎課程的知識容量。
(三)堅持為社會服務的原則
在進行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應當樹立為社會服務的思想意識,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實習,通過親身實踐和體驗了解企業需求,以此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各種設計產業層出不窮,體現創新的重要性,所以必須加強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更好的為社會發展服務。
在高職院校中藝術設計專業中的繪畫基礎課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和設計能力,通過良好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創新能力,形成開闊性思維。專業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是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基礎,對整個專業教學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繪畫基礎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是必然選擇。繪畫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一定問題,只有切實解這些問題,才能培育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晨鷹.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8,6(02):117-119.
[2]陳月君.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教學改革摭議[J].藝術教育,2016(03):223-224.
[3]徐芬.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策略初探[J/OL].教育觀察(上半月),2017(01).
[4]黃冬冬,吳向東.淺析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繪畫基礎課程[J].大眾文藝(理論),2009 (20):178-178.
作者簡介:龍婷(1988-),女,土家族,貴州銅仁人,本科,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美術學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