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我國國民素質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美術教育有利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想象力的源泉。本文通過闡述美術教學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探析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關鍵詞:美術教學;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懈動力,也是國民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重要標志。國民素質教育過程中,需要將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第一位,不斷培養和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切實提高學生創新水平。美術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尤為關鍵,通過美術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將不僅能夠達到培養學生藝術鑒賞和運用能力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意義深遠而重大。
一、美術教學在創新教育中的具體作用
美術教學作為美術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能夠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達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的目的,并且有利于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美術學習興趣、藝術創作靈感等的培養。實踐證明,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是在整個創新教育體系中所逐漸形成的,涉及到創新思維的敏銳、獨特及流暢性。按照美術教學相關標準,美術教學需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要突出美術的生活化作用,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感受到美術的存在和所產生的價值。同時,美術課程內容的設計,需要與實踐相關聯,讓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藝術,深刻認識到藝術的獨特性和價值性。美術教學在創新教育體系中發揮著積極、有效作用,美術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學生需求,豐富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多層次、多角度去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突出創新教育新特征[1]。另外,美術教學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為實踐作用,通過一系列科學、可行的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水平,實現實踐教學成果的有效轉化,最終有利于學生探索、創新潛力的發揮和能力的培養。
二、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轉變傳統教育理念
基于新課程改革模式下,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作為教學的理論闡述者,而且作為實踐的主導者。長期以來,美術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美術教師采取“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采取“滿堂灌”的方法,學生只能被動的坐在下面專心聽講,基本上沒有教學互動環節和情景模擬,學生的課堂地位十分被動。如此一來,一方面無法調動學生的美術課程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影響到美術課程教學成效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新課改下的美術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核心、以教師為導向,徹底改變傳統教育理念,樹立全新的教育觀,使美術課程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怎樣做人、怎樣審美,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與此同時,改變傳統單一教學模式。傳統美術課堂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夠靈活,致使課堂氣氛嚴肅,學生的潛能得不到激發,興趣得不到培養,角色不能得到有效轉變,造成美術學習成績低、教學成效不高等問題。筆者認為,美術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潛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必須從教學理念和方法上入手,轉變傳統理念、更新教學方法,最終完成美術教學任務。
(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和能力不僅能夠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內在,而且能夠提出獨特的、創造性的想法和見解。我們經常能夠發現,部分人善于解決問題,卻未必具有創造性思維。因此,為了培養全面、復合型人才,在美術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需要結合美術課程教學實際,將課程與生活相結合,突破常規性的思維模式,搭建起不一樣的思想橋梁。例如:在美術構圖、情景設想等過程中,要打破傳統思維制式,沖破傳統束縛和限制,實現點、線、面有機融合,突出美術作品的嚴密性。只有充分發揮想象力,才能創造出價值不菲的作品,才能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素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2]。
(三)創設良好的創新能力培養環境
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需要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并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自由發揮,通過課堂學習、課外實踐等活動,親身感受優秀美術文化作品,以此來提高自身藝術文化內涵,增強美術學習興趣,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同時,美術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核心,以教師為基礎,美術教師要嚴格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分別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突出美術教學的針對性和獨立性[3]。另外,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去解決現實問題,對于不懂的問題,要通過獨立思考之后,提出創造性、探索性的方法。美術教師不能對美術作品做統一要求,不能設置唯一標準答案,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積極創新能力,最終為美術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和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四)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美術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教學成效,檢驗教學成果,需要開展一系列評價工作。評價體系是否科學、可行,直接影響到美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對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熱情產生影響[4]。因此,美術教學評價體系設計過程中,一定要突出針對性、科學性和合理性,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要分別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從而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從中感受到喜悅和成功,進而達到增強學習主動性、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同時,美術教學評價方式要靈活、創新,防止平淡無奇、交叉重復,要體現出創新思維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在創新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關鍵,不僅關系到學生美術鑒賞、運用水平的高低,而且對美術教學成效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需要從創新理念、方法、環境及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大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力度,培養出符合現代化建設的創新型藝人。
【參考文獻】
[1]何富榮,李潔.論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科技經濟導刊,2016(27):133.
[2]吳謙.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戲劇之家,2016(14):184.
[3]包海瑩.論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3(02):109.
[4]謝海萍.淺談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0(05):112.
作者簡介:羅立新(1968—),男,布依族,貴州黔南人,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