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吸引力的增加,很多農村的年輕人紛紛從農村走向城市,開始了打工的生涯,不愿意再呆在發展落后的農村。公主嶺農村地區就存在這種現象,這對于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是極為不利的。結合地區的實際現狀,對新型職業農民教育的項目實行之后,進行了家庭農場的建設,先試點,再推廣,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家庭農場;農村改革
趙曉麗. 吉林公主嶺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與家庭農場建設[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4):10.
公主嶺地區農業的所占的地位一直都是非常突出的,在新型職業農民教育的項目實行之后,公主嶺就結合地區的實際的現狀,進行家庭農場的建設,先進行試點,再廣而推之,在很多方面的建設中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一、參加新型職業農民教育的對象選擇
現代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原來只懂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操作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了,只有進行農業上的轉型發展以及創新培養新型的職業農民,才能在這個時代肩負起發展農業的這個責任和擔子[1]。新型的職業農民指具有一定的科學以及文化知識和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生產的技術和能力,可以在農業的發展中憑借一己之力進行生產和管理的工作的新時代的農民。中國一直在強調三農問題的解決,要發展農業,要給予農業以新的生命力,只有在現代的時代背景下,進行革新才行[2]。其中,發展新型農民職業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發展家庭農場。新型職業農民不是普通的農民,所以他們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以及水平可以接受相關的教育和學習。
1、具有相關經驗的人員
具備一定的的資質,在相關的組織中做過很多工作的人員,如家庭農場的主人或者大面積土地的種植戶。這些人對于農業的種植和流程上可以說是很熟悉的,同時也有很強的再學習能力,很適合在新時代下學習成為一個新型的職業農民。
2、返鄉的大學生
大學生充滿了朝氣和干勁,并且具備一定的系統的知識體系,創新能力較強,思維轉換比普通人要快,可塑性強,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有更好的發展。
3、農業生產企業的員工
對于農業生產企業,里面的員工肯定和其他的人比起來在知識以及技術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可以采取和農企合作的模式,進行專業的培訓和教育,促進生產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
二、家庭農場的發展現狀
現在都在倡導大型化、集約化的生產模式,其中最為大家所共知的就是農業生產中的家庭農場這一種生產模式。其實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承包的形式為主,在生產方面是多維的,無論是傳統的種植,還是禽類養殖、貯存以及在市場營銷等方面都有涉及和發展。目前,長春市的家庭農產的數量并不是很多。
1、糧食種植仍然是家庭農場的運營主業
在一些分類標準中,33.34萬平方米以上的種植面積才算是大型的家庭農場。現在長春市大型農場數量很少,只占總數的五分之一左右,大多都是以小型和中型的農場為主。而在所有地農場中,又以種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為大多數。
2、流轉的土地規模很大,土地價格較高
因為家庭農場的集約性和大面積性,很多家庭其實原本的家庭所占面積是比較小的,后來的家庭農場所占土地面積大多是通過簽訂相關協議從其他的農民或者家庭手中買賣得來。成立家庭農場需要很多的土地,土地價格在這種趨勢的發展之下上漲了很多,這也是家庭農場雖然是一種很好地模式,但是參加的人較少的原因之一。
3、相關的制度并不完善,政府對于家庭農場的補貼不夠
一般中國政府在推行一項或是一種生產模式的時候,為了提升大家參與的積極性,都會對于參與和實踐的人員進行相應的物質以及政策補貼,但是因為關于家庭農場的補貼多在土地流轉和農機補貼上,并且沒有普及開來,所以相對于投入而言,補貼的力度以及數量還是不夠的。
三、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
在農村,在這種改革以及創新的新模式之下,家庭農場這種模式無疑是可以造福于很多人的,但是由于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一些既存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所以要進行探索怎么讓這種模式更加適應現代農村的發展。
1、提升農民的素質以及生產和銷售方式
通過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利用良好的教育資源,對農民在技術和理念上進行教育轉變。政府要加強對家庭農場的投入,讓更多有能力的農民參與其中,實現共同富裕,可以通過獎勵等方式來吸引大家的關注。
2、完善相關的制度,加大農業補貼
要完善土地的流轉制度,完善社會公共服務的機制,在金融和保險制度方面進行深化改革,給予農民全面的保護幫助以及便利。同時,政府要加大對于農業的補貼,加強農村電、水以及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同時,發展銷路,在生產之后還要想辦法把農產品銷售出去。
3、加強高素質全職農民的培訓
和常規農場相比,家庭農場所具有的優勢性還是非常突出的,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通過多種途徑對現代化全職農民進行培訓,讓其能夠掌握符合現代化發展的農業技術,這對于家庭農場長遠發展目的的實現極為重要。
四、結語
在現在的整體的大環境之下,唯有創新能夠拯救一個行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的發展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定要進行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大力扶持農業發展,倡導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等適合國情的發展模式,助力農業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忠澤,劉洪亮,沈彥龍. 轉觀念,在實踐中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新模式—長春市農民職業教育中心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探討[J]. 吉林農業,2015(7):36-37.
[2] 王志成.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與家庭農場建設的探討[J]. 浙江農業科學,2013(12):1702-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