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新平縣積極推進農村能源改革和發展,尤其在農村能源與區域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方面進行廣泛的探索,具有典型意義。文章介紹了新平縣農村能源與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分析了農村能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農村能源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能源;生態文明;問題;途徑;新平縣
李會華. 淺談云南新平縣農村能源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4):32-33.
新平縣全稱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隸屬于云南省玉溪市,地理位置101°16′30″E-102°16′50″E,23°38′15″N-24°26′05″N之間,國土面積4223平方千米,人口超28萬,有彝、傣、哈尼、拉祜、回、白、苗等17個民族,是云南省中部偏西南重要的多民族縣。新平縣地處哀牢山中段東麓,山地地形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差大,屬溫帶氣候區,日照時間長,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新平縣十分重視農村能源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更加重視人與自然、資源、社會的和諧發展,采取的可持續的、和諧共生的、良性循環發展的發展模式。生態文明建設滲透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要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節約能源與資源,可持續發展。農村能源的良性發展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和重要內容。
農村能源生態文明建設是根據農村的基本情況而設定的戰略發展思路,是在可持續理論指導下積極開展高效的能源建設工作,節約能源、開發利用新能源,推廣生態安全的種植方式和農、林、牧、漁的產業結構,實現農村社會經濟生態的共同發展[1]。
一、新平縣農村能源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現狀
新平縣作為玉溪市有代表性的重要多民族融合縣,十分重視農村能源的生態文明建設。經過多年努力,新平縣的農村能源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并不斷向前發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需要積極加以重視。
1、新平縣農村能源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
近年來,新平縣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積極進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開展森林保護、轉變多種農業產業,以沼氣為核心開發利用清潔能源,使新平縣的農村能源生態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社會、經濟效益。這些能源建設工作對新平縣的能源發展和生態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2]。
(1)改變了農村的用能方式和用能結構
節省用能支出,提高生活質量。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代替了傳統的柴薪用能,可以降低能源支出,也改變了燒火做飯煙熏火燎的局面,在整潔干凈的氛圍中生活,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質量[3]。
(2)保護森林資源,促進生態農業建設
森林是區域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供養、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防洪抗澇、潔塵降噪,沼氣、太陽能等新用能方式,大大降低了林耗,保護了森林資源,利于局部地區氣候的發展促進林業和農業等其他產業的良性發展。另外,利用沼氣的地方,通過“豬—沼—果”及其衍生沼氣利用模式的運用,農業生產方式得到了改變,沼液、沼渣的利用也促進了農、林、牧、副、漁等產業結構的調整了良性循環,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
(3)提高了農村環境質量,預防疾病
新平縣絕大部分的農村都是人畜共居的村莊,畜禽類養殖經常會帶有病菌、病原體,產生流行性疾病或感染,也影響農村的人居環境,煤塊燃燒或產生大量的煤灰、粉塵等污染空氣和農田,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使用可以將畜禽類糞便利用起來,減少煤塊使用,改善農村整體環境質量[4]。
2、新平縣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存在的不足
中國的農村能源生態建設起步不算早,而且缺乏經驗,所以整體上發展并不十分完善。地域發展也不平衡,東北部、東南部發展較為成熟,但偏遠的中西部地區發展還比較落后。新平縣深居內陸,多方面影響下能源生態文明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
(1)技術、資金、勞動力缺乏
清潔能源和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是改善新平縣能源狀況的根本途徑。但由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后,政府這方面的財政投資不足,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受到阻礙。另外,農村的大量精壯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的多為兒童、老人、部分婦女,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勞動力不足。
(2)養殖、種植方式轉變困難
新平縣農民小農經濟思想根深蒂固,沒有產業化經營的觀念,所以養殖業、種植業、新型生態農業模式的推廣十分困難。
(3)缺乏典型示范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建設
農村能源生態建設不是單一方面就可以完成的,是一個系統的、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系統工程。能源的建設如果缺乏和農業、林業、漁業等方面的配合,很難取得成效。由于各方面起步晚,新平縣也缺乏典型示范和典型案例的參考。
二、促進新平縣農村能源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
新平縣要想促進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必須積極采取妥善途徑改善目前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1、加大清潔能源研發與利用,加大資金投入,提升勞動力質量
新平縣應加大以沼氣利用為核心的清潔能源的推廣和普及,增加資金投入,加大對沼氣工程和以沼氣為核心的養殖業、種植業相關產業的扶持,加大科技研發和宣傳推廣,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加強新能源的研發和利用,最大限度的促進新平縣清潔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另外,除了必須的資金和技術,勞動力保障也是必須的。新平縣應積極培育新能源經濟增長點,或鼓勵扶持農村產業化養殖、規模化種植,吸引優質的青年留在農村,扎根農村,促進農村經經濟的發展和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多進行能源環保觀念的推廣、宣傳普及農業科學技術,提高勞動力認識水平和文化水平十分必要。
2、加大宣傳教育,轉變能源使用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
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只有根本上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改善新平縣農村能源和生態建設。長期看,新平縣必須大力發展教育,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程度,解放農民思想,促進新興觀念和新興科技的接受和使用。短期看,新平縣應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多種方式加大環保觀念和能源利用方面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和普及,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和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生活意識。
3、建立完整的農村能源生態建設體系,強化典型企業、典型產業的示范作用
新平縣的農村能源生態發展應做到統籌規劃,將能源發展統籌于全縣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中去,協調好能源與林業、農業、漁業等其他產業的發展,合理規劃,共同進步。新平縣缺乏能源開發和利用的典型性的規模企業,所以利用別處典型案例、典型范例之外,要多加本地優秀企業的鼓勵與扶持,增強其代表性示范作用。
三、結語
近年來,農村能源的建設發展和生態建設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重視,新平縣在黨和國家的帶領下能源生態建設取得了良好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文章具體作了分析,并試著提出相應的改善途徑,對促進新平縣農村能源與生態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 靜,張無敵,李建昌. 云南省農村能源發展現狀評述[J]. 現代農業科技,2010(6).
[2] 甄文海. 淺論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村能源建設的關系[J]. 現代農業科技,2011(35).
[3] 林雪娥. 農村能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11,17( 15).
[4] 彭 明. 以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J]. 低碳世界,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