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麥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農產品,如何在技術變革的過程中,改進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成為當前農業經濟增長以及社會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該文根據筆者自身多年從事農業生產相關工作經驗,對小麥優質高產配套栽培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研究。
關鍵詞: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趙曉雯. 河南省小麥優質高產配套栽培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4):48.
小麥作為重要的農產品,對經濟增長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對維護社會穩定、滿足社會群眾日常需求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社會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中,小麥種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激增的糧食需求以及不斷縮減的耕地面積,都要求著小麥種植技術發生著改變。
一、小麥優質高產配套栽培術
1、良種選擇
對小麥的良種選擇是提高小麥優質高產的基本。通常情況下,小麥種植要首先考慮到種植條件,地質土壤、氣候天氣以及當地的水文條件等。河南省位處于黃河南部,土地面積較大,常住人口數量較多,對于糧食產量的要求極高,因此河南省極為重視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的改革。河南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有著豐富的河流,氣候屬于亞熱帶半濕潤季風季候,非常利于小麥的種植。在河南省境內,小麥種的選擇多為周麥22號品種以及百農矮抗58號、眾麥1號等,其中百農矮抗58號有著極高的產量優勢,具有著抗凍抗寒的特長,同時該品種的彈性好,莖稈較有韌性,有著極強的抗倒伏的特性,另外該品種在抗赤霉病、稈銹病以及白粉病等方面的作用極為的顯著。百農矮抗58號小麥品種獲得過國家級的技術一等獎,是極好的小麥良種。
在播種前,要集中的對小麥種進行日曬,提高小麥種的發芽率,并通過陽光日曬的過程,可以有效地篩出不良的小麥種。
2、整地準備
在小麥種晾曬的過程中,對需要播種的土地進行精細的整理和施肥。對要進行深耕的土地,一般深度控制在20 cm左右,旋耕過程達到3遍,使得土地能夠達到平直無起伏的程度。如果土地耕耙過深,則會造成小麥種播種過深,容易導致小麥種的出苗速度慢,成穂率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有的農戶為了增加小麥的產量,在播種期增加了小麥種的播種量,也會因為播種過程導致成穗率低,造成農戶小麥田減產。
如果未對需要播種的土地進行精細的整理,造成土地耕耙過淺,地表較為平整,但地表下暗坑、土塊較多,會使小麥種的播種過淺,造成冬天寒冷季節容易出現死苗現象以及后期的倒伏現象。因此在土地準備期間,要對土地進行精細化整理,使得地平梗直,播種的深度適宜。
3、施肥合理化
施肥對小麥產量增高的作用極為重要,尤其是在施底肥的過程中,合理的有機肥施肥比例,會提高小麥產量。因此,要提高對施底肥的重視程度,增加有機肥料的施肥比例,逐步改善土地的土壤結構。一般情況下,農村地區的有機肥組成為農戶家中的牲畜肥料,如雞群的排泄物、豬群的排泄物、羊群的排泄物等。同時可以增加尿素、硫酸鋅以及硫酸鉀等肥料。
4、重視播種
小麥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極大,要做好土壤的深層水分補充,使得小麥種播下后,可以扎實根系,提高小麥種苗的質量。河南省境內的水資源較為豐富,可以滿足這一條件。小麥的播種期一般選擇在10月左右,播種速度與小麥中的間距要控制好,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機械設備播種,以此達到良好的播種效果。播種完成后,要反復的對田地進行輪壓和覆蓋,以此調高小麥出苗內的整齊率。
5、科學管理
首先要保證小麥在苗期的管理工作。小麥出苗后,要及時的檢查小麥苗的出苗情況,對一些長勢較弱的小麥苗,可以采取針對性的噴肥措施,并在后期追加適量的尿素,以此促進長勢較弱的小麥苗快速的發根。其次在小麥成熟的時期,要提高小麥的成穗率,在小麥拔節期,要依據具體的小麥種植面積,追加尿素以及硫酸鉀,一般情況下,每畝的小麥種植面積,尿素和硫酸鉀的施肥量不超過15 kg。對于含水量較低的種植土壤,要適當的進行水量補充。小麥抽穗后,要及時的在葉面增加0.2%的磷酸二氫鉀,增加小麥粒的重量。
二、小麥病蟲害有效防治措施
小麥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赤霉病等。白粉病在小麥的抽穗期間以及出苗期間的發病率較高,一般會損害小麥的葉片。一般情況下,選用良種可杜絕病害發生。一旦發生白粉病,可以每70平米地面噴射30 g左右的硫磺粉,或者是采用2%稀釋后的抗菌霉素進行噴射沖洗。對于赤霉病,可以采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進行噴治,7天一次。
小麥的主要蟲害為蚜蟲,在防治的過程中,要依照實際的種植面積進行藥物噴治。采用1000倍液的50%馬拉松乳劑進行噴施,每株噴灑2次。同時,可以在藥劑中加入少量的洗衣粉或者是肥皂水,增加藥物的粘附力,使得防治效果大大的增加。另外,也可以采用天敵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措施,如修剪被害稈,降低蟲害率。如果在發現蟲害前期蟲害數量較少,可以采用毛刷將蟲害刷凈,也可以采用寄生蜂、瓢蟲等天敵防治措施,減少蟲害率。
三、結語
社會群眾收入的提高,使得社會群眾的生活水平發生著變化,同時人口基數的增加,對農業生產的要求發生著改變。積極分析小麥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并總結病蟲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從而提高小麥農產品的產量,對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