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國內的許多高職院校財會專業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還不成熟,導致畢業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財經行業的需要,為了緩解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各院校也在不斷地改革和完善教育模式和實踐教學條件,目的是培養出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既熟知理論知識又有動手能力的財經人才。本文主要針對我國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在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和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財會教學;理論與實踐;逆向思維
財會專業是一類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各行各業都離不開財會管理這一程序。社會也非常缺少財會專業方面的實用性人才,而高職院校在培養此類人才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用。只有合理且實用的教學方式,才能培養出技術型人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應隨社會發展不斷改革創新,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培養出更多適應性人才,推動我國財會事業的發展。
一、高職財會教學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與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職院校更多的是注重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成為應用型人才。財會專業是一門經濟管理學科,所以清晰的教學思路與明確的教學目標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由于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多時候忽略了一些重點理論知識的講解,造成了之后操作的不當。因此,高職院校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不僅能熟練地操作練習,也能熟知當中的理論知識。學生的最大領導者便是老師,所以老師的講解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現今很多高職院校的老師上課照著書本一成不變的講課,缺少了靈動性與適用性。因此,高職院校的財會教學老師應將實際情況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進行講解,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在校學生接受知識最主要的途徑是課堂,所以明確教學目標是當務之急,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適用性人才。
(二)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當下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而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卻沒有隨之改革創新,這也導致了我國財會事業的發展變慢。很多學校教學內容及硬件沒有及時更新,甚至還保留了很久以前的硬件措施,嚴重影響了學生在課后進行實踐的能力。由于硬件的不及時更新,也會導致學生對于專業的興趣大大降低。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日益更新,而學校的教學模式卻一成不變,使得很多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能準確地找準就業方向。一些學校延續之前的傳統教學方法,卻沒有考慮時下社會需要什么人才,導致了學生畢業后與社會“脫節”,不能及時的就業。從而也就影響了財會事業的發展。
(三)財務教學的理論和實踐脫節
由于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有限,很多時候學生實踐所需要的硬件條件學校不能提供,嚴重影響了學生課后的實踐學習。而學校方面也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培訓,導致了課上的理論知識與課后實踐脫節。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教學的質量。所以很多就讀于財會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卻沒有從事與專業相符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學校所學知識沒有鞏固好,導致對專業不夠熟悉,學生沒能夠形成適應社會的專業能力,大幅度的降低了財會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二、關于加強高職院校財會教學的措施
(一)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在學校放假前期,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去相關的事業單位進行認知實習。一方面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在假期里鞏固所學知識,增加更多的實踐經驗。在召開班級會議時,可與學生探討哪些單位可供學生實習,并為學生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意見。例在代理記賬公司,學生可以了解到企業的真實財務情況,運用自己所學的會計知識對數據進行分析,以此來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生也可在會計事務所進行實習,了解不同企業財務處理的差異。鼓勵學生在假期進行認知實習,不僅能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社交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更好地姿態去適應社會,這樣將來畢業也不會與社會脫節。
(二)理論與實踐結合
財會專業既需要對理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也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所以,在課堂中,老師除了開設理論知識課意外,還需開設實踐課堂。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實踐指導,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在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很多財會專業的學生都為了考證而將自己沉浸在題海中,往往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僵化,形成一種墨守成規的思維。這個時候,老師的教學顯得尤其重要。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在財會專業中,理論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缺少其中一樣都不能成為一個專業的財會事業工作者。高職院校在進行財會專業的教學時,應合理安排課程時間,將理論課堂與實踐課堂相結合,盡可能地做到學一章,課后實踐一章。這樣一來便能最大程度的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三)進行集中實訓
對于以后要進入社會工作的學生來說,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遠遠不夠。因此高職院校應多加組織學生進行專業的集中培訓,對以往所學內容的鞏固及補充。通過集中實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當前社會的處理模式,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應變能力。集中綜合的會計實訓,既能讓學生對所學專業有更深的了解,也能解決課堂上的一些疑惑。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面對企業數據時的操作能力,以便于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提高學生對業務處理流程的連續性認識,將自身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實行培訓后業績獎勵制度,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一來既能調動積極性,也能形成同學之間的競爭性以此來提高整體水平。
三、結語
在當前極度缺乏財會專業人才的形勢下,高職院校只有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出更多的適用性人才。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也要有熟練地實踐能力,并將此作為專業教學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
【參考文獻】
[1]李德久.高職院校財會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0(23):227-228.
[2]白春瑞.淺談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實踐教學[J].現代經濟信息,2012(15):138.
[3]吳菊香.淺談高職院校財會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J].新課程(下),2012(09):176-177.
作者簡介:趙子曉(1990-),女,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