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磊
摘要: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巨大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農村的建設是重中之重,農村和農民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建設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在三年的時間里解決由于長期的城鄉二元制所造成的差異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可以通過集中性的投資、行政性指令來縮短這一差距。在這項時間緊、任務重的工程實施中,問題和矛盾難免會凸顯出來,這就需要我們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完善工程的實施,保證工程實施的質量。
關鍵詞:十個全覆蓋;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中“公共服務”的界定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概念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在擁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情況下,農村的公共服務也自然而然的提上了日程。有人認為私人服務以營利為核心目標,公共服務則以公共利益為最終歸宿;私人服務主要關注服務的質量,公共服務則主要關注社會公平[1]。公共服務也是公共物品的一種,具備公共物品一般具有的特點,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費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共服務還應滿足社會的公共需要公共服務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
二、“十個全覆蓋”工程提出的背景
十個全覆蓋工程是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自治區重要講話精神和落實“8377”發展思路的一項重大決策,利用三年時間,在自治區農村牧區全面系統大規模投資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的綜合性民生工程[3]。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城鄉的極大差異也是隨處可見的,對于城鄉的醫療、交通、娛樂設施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的差異是可以通過政府的財政收入對農村的傾斜來進行彌補的。
三、“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實施
敖漢旗共有60萬人口,計劃在三年時間里投資7、28億資金,在全旗18個鄉鎮、222個嘎查村、18個國有農林牧場實現全覆蓋。這次工程的實施時間緊、任務重,在兩到三年的時間里完成涵蓋方方面面的工程實施,需要各級干部認真貫徹落實,實抓實干。
經過三年的實施,敖漢旗許多鄉鎮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廣場,村民們可以在廣場上進行一些娛樂活動,豐富了精神活動。道路也較以前更加通暢了,寬闊、筆直的馬路取代了過去泥濘的小路,農副產品的貿易往來也更加方便了。
四、“十個全覆蓋”工程在推進過程中的不足
(一)“十個全覆蓋”工程在推進過程中主要依靠行政性指令,推進的速度過快,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敖漢旗各個村莊的工程推進由各級政府人員定點包片負責,依靠行政任務的方式來完成。各級政府為了自己的政績和以后的升遷、擔心完不成任務受到批評、懲罰,都積極推進工程的實施。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了“十個全覆蓋”這項惠民工程的推進速度,而另一方面,由于風俗、習慣的延續性,利益的分配沒有達成協調,出現了類似于拆遷的村民抵制行為。部分工作人員為了完成分派任務顯得有些操之過急,與村民間出現了一些矛盾。這樣不僅不利于工程的長遠發展,同時也有損黨和政府的形象。
(二)各個村莊的建設顯得過于單調、統一,沒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關于村莊風貌的規劃方案有些簡陋、粗糙,沒有根據各個村莊的地理特色來進行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的建設。有的村莊依山,有的村莊旁水,這些原有的地理特色風貌被抹殺,出現了“村村都一個樣”的現象。在規劃建設上也沒有充分考慮村莊的產業發展和自身需要,街道、路燈這些設施的生硬實施使得農村不像農村、城市不像城市,顯得有些形式化。
(三)工程的實施主要依靠單一、強有效的行政命令,關于工程的后續管理、維護則缺乏長效的機制。在行政性指令下,各級政府完成分派任務后往往沒有形成長效機制,對工程的后續維護、長效實施缺乏保障。在各級政府實施完工程后,完成了上級指派的任務,往往對工程的后續維護則實施不到位,以至于出現許多基礎設施被破壞而無人管理的情形。
五、完善“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建議
(一)村莊的特色風貌建設要推進以逆城市化景觀的方式整治村莊,不搞現代城市中常見的景觀,要突出農村的“陰柔之美”,突出獨特的村莊風貌、傳統的風土人情和田園風光,助推綠色的農村現代化[4]。村莊的建設不能簡單地仿照城市,要根據村莊自己獨特的風貌進行現代基礎設施建設。田園風光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要根據村落原有的自然景觀特點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山水田園是農村風景的優勢和長處,在村莊的規劃建設上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二)對于工程要加強后續管理,要做到長期的實行,保證工程的后續資金投入、基礎設施的維護,不能搞一時的“全覆蓋”,應做到“常覆蓋”。要制定具體的后續實施計劃,確保有資金的投入、穩定的維護人員,使得全覆蓋工程常態化。
(三)基層干部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要多與群眾進行溝通、積極宣傳,塑造良好的干群關系,在群眾支持的基礎上更加容易開展工作。我們的有些基層干部素質低下,對于工程的推進采取蠻干,不與群眾溝通交流,使得部分群眾有了抵觸情緒,這樣很不利于我們的工作開展。對于能夠承包給村民的一些工程盡量承包給村民,讓村民們也參與到工程的實施中來,工程的推進效果會更加順暢。也要多與村民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對于工程要多進行宣傳,得到村民的理解與支持。
【參考文獻】
[1]夏征農,陳至立.辭海(第6版·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2]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門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魏莉.內蒙古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一周年:敢叫舊貌換新顏[N/OL].內蒙網,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5/03/13/011644879.shtml.
[4]鄶艷麗.我國鄉村治理的本原模式研究——以巴林左旗后興隆地村為例[J].城市規劃,2015(06):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