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敏
摘要:黑龍江省技工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要適應我省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改革創新,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我省技工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在專業設置中應以地方經濟為指導,適時的進行專業設置調整;實現藝術設計專業技能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滲透融合、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與職業崗位群的對接;加強校企合作,建立“雙證融通”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黑龍江省;技工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產業結構調整
近年來,黑龍江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實施“五大規劃”,大力發展十大重點產業,加快建設“龍江絲路帶” ,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激發內生動力,注重發展動能轉換,注重新增長領域培育,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日益優化。技工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要適應我省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改革創新,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一、我省產業結構現狀及經濟發展態勢
黨的十七大提出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來,黑龍江省經濟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已經初步形成三產協同發展的格局,產業機構逐步優化。目前,全省經濟轉型仍處于傳統產業集中負向拉動與培育新動能、新增長領域相互交織、相互賽跑的關鍵時期。
黑龍江省作為我國農業大省和重點商品糧基地,第一產業將繼續發揮關鍵的基礎性作用。第二產業比重逐步下降,但對能源產業的依賴依然嚴重,還應在工業內部結構優化上下功夫,持續推動產業項目建設,深化創新驅動,振興實體經濟,使第二產業朝著精深加工、節約環保和可持續性方向發展。第三產業是我省發展的重點產業,在促進第三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方面,應大力發展金融、現代物流、文化創意、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促進旅游、養老、健康、文化、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保持產業結構“三二一”格局。
二、專業建設要對接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專業建設是實現教育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紐帶,是技工教育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具體體現,是技工院校適應社會需求、保證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科學合理的專業建設,能夠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技工教育的生命力。區域產業結構是技工院校專業設置的基礎,是經濟產業發展的支撐。技工教育與區域經濟的互相驅動,所以,技工院校專業建設要適應區域產業經濟發展需求,實現技工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有效對接,推動技工院??沙掷m發展、提升技工院校核心競爭力。
三、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加強藝術設計專業建設
我省技工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在專業設置中應以地方經濟為指導,適時的進行專業設置調整,將新的市場需求植入到專業設置中,形成特色專業,打造出符合地方經濟特點,行業特征的藝術設計專業。技工院校要根據自身需要明確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定位,藝術設計專業設置要符合學校發展規劃,與學校的規模發展和資源建設相適應,使藝術設計專業設置科學合理,緊密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一)實現藝術設計專業技能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滲透融合
當前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正面臨著由過去側重于技術、技能和傳統技藝及創作經驗層面上的教學,而轉向以培養人的素質,重在設計意識、思維、方法、能力的開發,從而要求學生具有全而的綜合素質和突出的創新能力、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充沛的發展潛力。一是加強課程中的實踐教學環節,養成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各項任務的技能技巧;二是重視理論學習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期間有目的地參與實踐;三是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中增設綜合類課程,如廣告學、市場營銷學、裝飾材料與技術等,以此來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有利于直接面向職業市場,有極強的應用性。
(二)實現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與職業崗位群的對接
專業建設的前提是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設置應當反映當前社會技術水平和職業崗位資格要求,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即打破學科型的課程體系模式,建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及精選內容,突出專業課程的職業定向性,以職業能力作為配置課程的基礎,使學生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真正滿足職業崗位的需求。
技工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首先應分析崗位群的職責、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并確定專業職業崗位群的崗位職責任務和崗位專項能力;其次選擇能體現職業崗位職責任務和專項能力的工作項目,依據項目內容劃分各課程模塊,按照職業性原則構建以項目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最后,以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明確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崗位需要和職業標準為依據,確定崗位課程設置。
(三)加強校企合作,深化課程體系建設
技工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必須以藝術設計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依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同時還要適應藝術設計崗位群的要求。課程開發應該與知名企業合作,以“崗位工作任務”為導向,以企業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構建課程體系。通過市場調研,與企業專家共同探討,通過對藝術設計行業未來職業崗位分析與職業能力分解,明確崗位職業技能、職業素質等要求,分析職業崗位工作過程及企業典型工作任務,以職業崗位的核心技能和職業素質為主線,以企業技術標準、職業素質標準、職業資格標準為參照,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及學習規律,進行歸納、序化,整合知識、技能和態度,確定課程結構,遴選課程內容。
(四)建立“雙證融通”的課程體系
技工院校技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必須使課程標準與職業技能要求相適應,借鑒各崗位的技能標準。目前,各藝術設計職業崗位都有不同級別的培訓、考核與鑒定相對應。因此,結合職業技能標準制定課程標準,將職業資格標準融入課程教學內容中,推行雙證書制度,學生畢業同時獲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半p證融通”的課程體系要求將職業素質要求融入課程教學內容中,將職業素質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按照企業崗位對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將企業崗位工作標準、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標準以及國外藝術設計教學標準引入課程標準,將知識、能力和態度的要求細化并納入課程標準中。
【參考文獻】
[1]陸昊.2017年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在黑龍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2017(1).
[2]楊偉民.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宏觀經濟管理,2016(1):4-6.
[3]楊俊峰.新常態下我國產業結構轉型的動力與優化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16(9):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