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銘琦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金融業“營改增”的財務影響及對策
侯銘琦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迄今為止,營業稅改增值稅已經正式全面推開。本文著眼于金融業的“營改增”浪潮對金融業的影響提出可行性建議,并基于此展開對金融企業的財務影響及對策分析。
金融業 營改增 財務影響及對策
“營改增”是一種營業稅改增值稅,可以為金融企業減輕納稅負擔和促進企業投資行為、激勵企業公平競爭良性發展的收稅體制改革。在金融行業的悠久發展過程中,“營改增”可以在企業經營環節中簡化稅收環節和避免重復征稅,可以說是金融行業的一個福音。
1.概念。營改增是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了只需要對產品和服務的增值部分進行繳納的增值稅。這種稅收制度改革之后,可以為企業減少重復征稅。還可以讓企業從此進入一個良性的發展環境中,深化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為市場的發展提供良性競爭機制和功能。金融業的“營改增”,既能夠在稅收繳納上實現減負,還能夠打通金融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并推動金融業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2.意義。金融業是現代服務業的一種,隨著市場經濟的擴張和發展,傳統的營業稅已經很難滿足金融市場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擴張。營改增對市場經濟各行各業都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在中國加入外貿組織之后,給因為營業稅存在重復納稅從而被制約了的金融行業帶來了福音。
跟傳統式的營業稅相比,營改增對于金融業來說優勢是極為明顯的。傳統的營業稅很容易在企業繳納稅額的時候產生諸多重復征稅現象,但增值稅在企業流轉生產過程中只以增值額為計稅依據,不會因流轉環節多而重復征稅,從而增加企業繳稅負擔,市場無法產生活性。而且,增值稅在收稅過程中按照企業能力最大量保證公平的征稅。對于業務復雜、生產服務性質明顯,且重復征稅幾率要遠大于其他行業的金融業來說,增值稅更能規避重復征稅問題,讓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程。
增值稅本起源于1950年的法國,隨后在西方各個國家開始推廣,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有其下優勢:增值稅不會因商品流轉而產生無數的重復稅率,企業能夠體現其量能負稅的原則,最后則有利于引導和鼓勵企業在公平競爭中做大做強。而在1979年的時候,我國則引入這項增值稅,開始在重復征稅率較高的機械、機器等行業開始開展。后來逐漸進入金融服務行業,并推廣到銀行業、證券行業、保險業等。并對國內的很多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稅前利潤的短期影響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對稅負的影響。營改增之前金融行業的稅率是5%營業稅,而且還要在營業稅的基礎上征收10%的附加稅和25%的企業所得稅。這種大額稅率長此以往會制約金融業的發展,企業整體的稅負會明顯上升。改成了6%的增值稅以后,看似數字上有所增加,實際上這種只收增值稅的價外稅形式讓金融行業的稅負大大降低。
2.對征稅方式的影響。征稅形式從原來的營業稅5%變為增值稅6%,相對應的金融業的征稅方式其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當前我國增值稅的征稅方法有“一般征收法”和“簡易征收法”兩種。一般征收法以當期的銷項稅抵減進項稅額后得出應納稅額,而簡易征收法則是稅率乘應稅收入得出應納稅額。在兩種征收法經過市場檢驗后,簡易征收法在原則上更加適用。
3.對發票管理的影響。增值稅的管理存在著許多發票開具和抵扣工作,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發票管理機制,企業就沒辦法向客戶們開具大量符合要求的發票。而金融企業為了完善自身的發票管理系統,自然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因為營改增的出現,早已實現信息化管理的金融行業也隨之改進和升級。而在信息系統進行改造升級的過程中,金融企業應該兼顧成本和效率,避免因營改增的出現而帶來負面影響。
4.券商行業的影響。若是營改增在全社會范圍內都得到實現,那自然會對整個金融市場產生影響。金融市場的債券利息的應稅范圍會擴大,但行業流動性風險卻會得到緩解。而且,營改增可以對傭金收入等大部分費用都能夠抵扣,但對于其他業務卻未必能夠抵扣,所以營改增其實對券商業影響程度比較微弱。[1]
總的來看,營改增的潛在實施可以對金融業的券商、銀行、保險公司的財務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建議金融行業可以開展以下有效對策,以應對“營改增”的挑戰。
1.成立營改增工作組。企業應該合理估算需要花費的時間,設立專門具有一定專業程度的營改組,熟悉改增過程的相關政策,掌握企業內部的情況,然后幫助企業進行改革。
2.加強企業內外溝通,充分利用政策。建立起完備的溝通制度,讓金融企業內部的溝通工作得到一個強有力的聯系和配合。在聯系溝通過程中,可以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稅務問題等及時尋求到解決方法,也可以對所遇到的不明確涉稅事項及時與各部門溝通進行討論,保證公司整體利益。
3.完善信息系統改造,健全發票機制。根據營改增的進程,金融企業應該根據企業現實狀況,從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制定出合理的信息系統改造計劃,來滿足如今營改稅的需要。而在營改增之后,企業需要將現有的流水線通過系統改造成發票,既能保證開票的正確性,還能在節省成本的基礎上提高效率。
4.加強進項稅的管理,完善內部管理。對于增值稅這樣一項進項稅管理,金融企業應該對公司的各項業務進行梳理并制定進項稅的管理方案。金融企業可以通過營改增來調整內部策略,強化稅務和業務的連接,也可以完善風險管控機制和財務管理機制,并充分利用優惠政策來減少稅負。[2]
金融業在我國發展勢頭較猛,市場內部的投資需求也逐漸增大。金融業要想自謀發展,還需要政府部門和業內同行的支持和合作。而應時出現并發展到全國的“營改增”稅收制度,能夠打通金融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避免重復征稅,推動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
[1]邸爽.金融業“營改增”財務影響及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 2016(21).
[2]張子乾.全面營改增對金融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