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浩 鄭州外國語學校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之我見
金宇浩 鄭州外國語學校
低碳經濟這個名詞隨著人類對生態環境重要性認識的提高,而逐漸進入視野,甚至成為一種主流的經濟發展方向。經濟發展不應當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這一理念也逐漸被人們認可和踐行,在低碳經濟如火如荼進行時,我們也要停下來思考和反思,怎樣的經濟發展才是低碳的,才是與自然和諧共贏的。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見仁見智,本文筆者也有幾點思考,將與大家分享。
低碳經濟 發展模式 青少年 自然 節能減排
前言:過渡消費,造成了自然的負擔過重,也出現了消耗后代子孫資源的情況,這一點引起了廣泛關注。低碳經濟的一大特點就是可持續發展,不僅有利于當下人民,更是惠及子孫后代。低碳經濟發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各界社會組織進行,是一種自覺和要求。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不是一句空口號,而是能夠有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模式。作為一名高中生可能在認識的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欠缺,但是也同樣希望憑借自己的一腔熱血,能夠為低碳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低碳經濟”這一概念是由英國率先提出的,其目標是消耗較少的自然資源創造更高的價值,獲得足夠的經濟產出。雖然這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但是通過經濟方式的調整以及科技進步,并不是難以實現的。低碳經濟更是放眼于我們將來幾十年,甚至是子孫后代的生活,是一種超前眼光。
再者低碳經濟從近期的目標來看,期望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出發,發展清潔能源結構,并推動技術創新,從而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所以低碳經濟不僅僅是一種理念,而是具體實際行動,是綜合多個方面的發展與提高。更可以說低碳經濟是一種改革,從理念到發展模式的具體革命,要綜合考慮市場、國際環境的變化等。
低碳經濟發展更是一種全民意識的改變,因為這不是一兩個人或是一兩個企業,又或是某些地區能夠單獨完成的,而必須是長期的、普遍人員的堅持。
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甚至于放緩經濟發展的速度,是因為自然的警鐘,那些“血的教訓”。簡單介紹國內的情況,也不難看出低碳經濟發展的必要性。首先我國是人口大國,經濟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這就意味著必須要承擔大國的責任,以作表率,這是來自國際上的壓力;再者中國的能源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影響了社會穩定。我國能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少,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人口的增加,壓力更是“與日俱增”,從這些方面將更要“低碳”;自然環境的惡化,一次次的洪水和異常天氣,還有霧霾等,這些我們能夠看到的危機,不得不讓每個人都打個“寒顫”。
當然,我國人口多,說明力量大,每個人的點滴節約,成效卻非常顯著。我國經濟發展快,更是有國際形象的國家,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也能影響更多的國家。我國國民素質逐漸提高,傳統的陋俗或是舊理念也得到修正,助力于低碳經濟的發展。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低碳經濟更是如此,一些設想都需要通過科學技術來實現。利用碳中和技術,能夠使用計算機來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二氧化碳捕捉或填埋的方式來將其吸收,從而達到環保的目的。這樣的技術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溫室氣體捕捉技術、溫室氣體填埋技術以及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術等。而這些在我國,仍然處于研發階段,距離推廣的路更是漫長。前期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這種投資終見成效。所以低碳經濟發展的模式之一就是投資這樣的科研項目,能夠幫助他們快速成長,完成產業化的轉變,從而最快從中獲得益處。所以低碳經濟必然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要推動其發展,并且利用科學來度過低碳模式發展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關。
從筆者自身的角度來說,更容易踐行的是“節能減排”這樣的發展模式,因為它可大可小,既可以是大公司的環保減排,也可以是每個居民生活中的小小節約。而且對低碳文化精神的重視,能夠從生活影響到工作,逐漸成為一種內在的理念,表現在每一件事情上。重視文化精神的宣傳,讓節能減排成為做事的標桿。我國的能源利用是非常浪費的,這也說明提升其利用率的潛力是巨大的。政府和社會要加大宣傳力度,從天然氣、石油的使用,到水資源,都有很大的節約空間。堅持節能優先的發展戰略,從企業到個人都要培養這種意識,企業堅持“本人”,人民做好監督。低碳經濟發展需要“社會公推”的發展模式,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從自己能夠控制的方面開始,形成社會一股繩,將國家建設的更好,資源利用更高。
低碳經濟要保證社會的健康運行,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在幾種發展模式中,這一點也是最值得關注,或是最能體現本質的。發展低碳模式,正如字面的理解,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直接對環境起到影響作用。堅持低碳的發展模式,并且將其作為一項市場競爭、社會競爭的優勢,潛移默化到社會市場管理中。中學生接受這樣的教育也有助于自己將來對專業的選擇,可以更好地明確自己專業的發展潛力。而且堅持低碳發展,能夠優化社會產業結構,將不符合這一理念的企業徹底淘汰或是轉型發展,這對中學生也是一種職業化的啟發。
發展低碳模式,擴散更多的作用點,像學習知識一樣,逐漸延伸和鋪展,最后影響更多的元素。雖然低碳目前可以說是一種企業競爭力,但是在不久的將來這將成為一種必須,衡量是否可以存在的必須。
總之,低碳經濟的發展勢在必行,這對社會、對企業、對政府都是一種考量和評判。而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更要明確自己身負的使命,從現在的生活小事做起,從簡單的科學知識學起,并且要樹立遠大的目標,發現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哲學意義,更好地做到創新,為將來的低碳經濟發展助力。
[1]郭其朝.發展低碳經濟之我見[J].能源與環境,2010(4).
[2]房麗敏.芻議低碳經濟與農業發展之我見[J].農業與技術,2012, 32(5).
[3]謝云鵬.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之我見[J].人民論壇,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