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芝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體育文化活動在高職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價值與運用研究
張洪芝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依托體育文化活動這一載體,充分發揮班級文化建設在學生素質教育、養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使班級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班集體的積極情感。學生樂學樂做,學生融入了健康的文化氛圍之中,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受到了教育,規范了自己的行為。
體育文化活動 班級文化建設 高職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的各方面心理壓力非常大,學業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人際關系的壓力、就業的壓力,經常讓班級出現重大的狀況,甚至危及社會的安全,而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還不是那么普及,還存在著非常多的弱項,特別是在大學生班級團隊心理體驗方面,缺乏相應的指導。
這給班級團隊的工作增加了相當的難度,尤其是在班級的凝聚力建設、學習積極性建設、改善人際關系等方面,需要有一個合理的體驗和釋放壓力的合理方式。
體育文化活動正好可以在班級體建設的這些方面給予極有力的支持,所以,體育文化活動走向高職班集體也就成了必然。
班級文化作為一種隱性的教育力量,表現出一個班級獨特的精神風貌,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具有凝聚、約束、鼓舞、同化的作用。班級文化對每個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這種教育功能不同于課堂教育,它雖是無形的,但又是無所不在的,就像春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陶冶著學生的情操,塑造著學生的靈魂。
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是挖掘學生潛能、啟發智力、促進能力發展的廣闊天地,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群體文化,也是學生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軌的助動力。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可謂是精神文化的大舞臺。有了校園體育文化,就營造出教育的氛圍,增添了學校的活力,使校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人們了生活的質量。
良好的班集體可以對每個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和學習生活,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滿足,能凈化學生的心靈,并有助于推動學生的各方面發展,有助于學生的潛能得到挖掘,使學生的智慧得到開拓,創造力得到提升,主人翁意識得到強化,各種情感得到升華。
體育及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中最活躍、參與人數最多、開展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對人產生極其深遠影響的文化活動。因而課題組成員采用體育文化活動這一載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出良好的校風、學風,推動班級文化建設!并且取得了顯著地效果。
校園體育文化是存在于學校這一特定環境中的文化形態。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自強不息、自信不止是體育精神的精髓,它以其特有的魅力與作用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課題組成員充分利用體育文化活動這一特點,以班級為單位,定期開展常規的體育文化活動,如拔河等項目,目前已累計開展28次常規的活動,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身體素質得到很好的鍛煉,同時體育文化所內涵的精神精髓也不斷地感染學生,滲透到他們內心。為了更加有效的檢驗效果,對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在被問到“你認為參加體育活動是否有利于自身素質的提高?如果有,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92%的學生認為通過開展這些非傳統的體育活動,極大的增加了他們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參與過程中有效的提升了他們自身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營造了良好的班級心理氛圍,這為班級文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課題組成員在開展體育文化活動過程中采取全員參與的方式,選取13.14級我院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全員參與到活動當中,選取需要團體寫協作完成的素質拓展活動,如已開展過“無敵風火輪”、“我來指路”等,在參與此類活動過程中,同學之間加強了交流,有效的解決了同學之間缺乏交流冷漠等情況的出現。在活動結束之后對班上同學開展問卷調查,98%的同學認為對自身有提高,而其中有65%的同學直接覺得活動在增強團隊協作上有著非常有效的作用。
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使得體育文化活動所內涵的更快、更高、更強!”、“團結、友誼、進步!”、“重在參與”、“公平競爭”等奧林匹克精神內化到學生內心,班級同學之間形成了團結向上的班風,同時體育文化所彰顯的“競爭、友誼”等精神內涵使得學生養成了“趕、超、比、爭”的學風,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班級出勤率較之前有較大改善,班級總體成績有明顯提升。
在對學生開展的問卷調查中,當問及你認為在開展體育文化活動之后班級班風、學風是否有效的得到提升,百分之95.6的同學認為得到明顯提升,僅有不足百分之五的人認為沒有改善,這說明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對于絕大多數同學來說還是取得了效果,感受到了班風學風的變化,這對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有效的促進了班級文化建設,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樹立了良好的班風學風,歷練了學生的身心,有助于道德品格的塑造。同時良好的班級文化形成之后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促進人文素養的養成。
[1]于音.高校班級文化建設探討[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7.6.
[2]郭麗.論互動式班級文化建設與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J].教學與管理 2012.3.
張洪芝(1986-),女,漢族,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助教,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