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倩,方學輝,楊玉華,劉 威,王文光
(洛陽東方醫院腫瘤科,河南 洛陽 471003)
沙利度胺聯合替吉奧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
吳 倩,方學輝,楊玉華,劉 威,王文光
(洛陽東方醫院腫瘤科,河南 洛陽 471003)
目的 觀察替吉奧聯合沙利度胺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 75例Ⅲb、Ⅳ期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2組,聯合治療組42例患者應用替吉奧聯合沙利度胺治療,對照組33例患者應用單藥替吉奧化療。結果 聯合治療組有效率為64.3%,高于對照組的3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沙利度胺聯合替吉奧可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且并未增加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非小細胞肺癌;沙利度胺;替吉奧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老年患者逐漸增多,50%以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診斷時年齡大于65歲,30%以上患者年齡大于70歲。且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無手術治療的機會,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是其主要治療手段。本研究觀察了沙利度胺聯合替吉奧在肺癌治療中的療效、不良反應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入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經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為Ⅲb、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體力狀態評分≤3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無嚴重并發癥。75例患者均采用雙盲法隨機分為聯合治療組和對照組2組。聯合治療組42例中,Ⅲb期24例,Ⅳ期18例;腺癌23例,鱗癌19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55~79歲,中位年齡66歲。對照組33例中,Ⅲb期16例,Ⅳ期17例;腺癌18例,鱗癌15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54~78歲,中位年齡64歲。2組患者均有可進行療效評價的病灶。在第1周期和第3周期化療前均復查胸部和腹部CT以及肝、腎功能;每周期化療前后均查血常規,不能耐受的患者應排除。2組患者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聯合治療組:替吉奧的量依據體表面積計算,體表面積<1.25 m2 S-1 <80 mg·d-1,1.25~1.5 m2<100 mg·d-1,≥1.5 m2120 mg·d-1,分2次口服,d1~28,連用6周為1周期;沙利度胺片200 mg,每晚睡前口服,從化療的第1天起連續給藥2個月。對照組:單藥替吉奧化療,劑量和給藥方案等同聯合治療組。2周期化療后進行療效評價,評價有效的患者繼續進行2周期化療。
1.3 療效及不良反應評價 依據RECIST實體瘤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共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病情進展(PD),以CR+PR+SD計算總有效率。不良反應按WHO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評價標準分為0~Ⅳ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2組近期療效比較 75例均可評價療效,隨訪時間為13~28個月。聯合治療組有效率為64.3%(27/42),高于對照組的39.4% (1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不良反應比較 2組主要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乏力,肝、腎功能損害等。其中聯合治療組惡心、嘔吐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近期療效比較

表2 2組不良反應比較 n
替吉奧是一種新型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其主要成分為2個調節劑(吉美嘧啶、奧替拉西鉀)和替加氟[1]。吉美嘧啶為二氫嘧啶脫氫酶的抑制劑,能夠抑制二氫嘧啶脫氫酶的活性,降低其對5-氟尿嘧啶的快速分解,有助于維持5-氟尿嘧啶在血液和腫瘤組織中的藥物濃度,進而提高其抗腫瘤活性[2]。奧替拉西鉀被吸收后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細胞,抑制腸道黏膜細胞內乳清酸核糖轉移酶對5-氟尿嘧啶的磷酸化,其磷酸化是導致該藥出現胃腸道反應的主要原因,從而降低了藥物胃腸道反應[1-3]。替吉奧干擾RNA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蛋白質的合成,進一步發揮其抗腫瘤作用。替吉奧是一種減毒增效的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陳賽賽等[4]報道,替吉奧單藥用于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口服替吉奧單藥治療30例患者,其疾病控制率為60%,且該藥安全性良好,不良反應輕。另外,多項Ⅱ期及Ⅲ期臨床研究[4-5]也已經證實,無論單藥或聯合用藥,替吉奧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均有良好的臨床意義。
沙利度胺的體外實驗證實其可有效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該作用可能與阻斷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等有關[5]。沙利度胺聯合化療在有效率和臨床獲益率方面較單純化療均有較大的優勢,說明對國內患者來說,沙利度胺聯合化療可能增加有效率和臨床獲益率。在不良反應方面,化療聯合沙利度胺不增加骨髓抑制的發生率,這可能與沙利度胺的鎮靜作用有關,且聯合治療組患者胃腸道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單純化療者。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的有效率為 64.3%,高于對照組的的39.4%,且在胃腸道反應的發生率上治療組低于對照組,這提示沙利度胺聯合替吉奧化療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臨床獲益率,聯合治療可減輕患者的胃腸道反應。隨后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觀察患者對沙利度胺的耐受性及對遠期生存的作用。
[1] UENO H, OKUSAKA T, IKEDA M,et al. A phase I study of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with gemcitabine and oral S-1 for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J].Oncology,2005,69(5):421-427.
[2] SHIRASAKA T.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oncept of an oral anticancer agent S-1 (TS-1): its clinical usefulness and future vistas[J].Jpn J Clin Oncol,2009,39(1):2-15.
[3] TOTANI Y, SAITO Y, HAYASHI M,et al.A phase Ⅱ study of S-1 monotherapy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09,64(6):1181-1185.
[4] 陳賽賽,高平,高亞杰.替吉奧膠囊治療三線及以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18(6):553-555.
[5] MERINO M, PINTO A, GONZáLEZ R, et al.Antiangiogenic agents and endothelin antagonists in advanced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J].Eur J Cancer,2011,47(12):1846-1851.
吳倩(1980-),女,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肺癌個體化治療工作。E-mail:wuqiandoctor@163.com
10.3969/j.issn.1673-5412.2017.03.015
R734.2;R730.53
B
1673-5412(2017)03-0229-02
201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