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維修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
今年5月底,本著為中職學校學生提供展示汽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舞臺、繼續推動汽修專業職業教育改革的宗旨,由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等主辦的“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能大賽”在天津如期舉行。近年來,伴隨著汽車快速大量進入家庭,機動車維修與社會生產以及人民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
數據顯示: 2017年第一季度,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億輛。我國共有各類汽車、摩托車維修企業46萬余家,年維修量超過3.4億輛次,年產值超近8000億元。可見,汽車維修行業的市場不可小視。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空間,維修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據記者了解,從2004年起,為加大培養和選拔汽車維修行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等六部委聯合啟動了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工程實施以來,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和地方政府不斷加大各項政策支持力度,增加經費投入,使得全國近2000多所設有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和教學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畢業生培養數量大幅增加,他們已經成為汽車維修行業的生力軍,為汽車維修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2007年,為了檢驗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實施效果,教育部與交通運輸部開始聯合主辦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能大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11屆。
據主辦方介紹,參加本次大賽的代表有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等職業學校汽車維修專業的37支代表隊,共計361名學生。這些參賽選手均是從各省(市)預賽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本次比賽共設立3個子賽項:包括汽車整車維護、車身修復(鈑金)和車身涂裝(涂漆);其中汽車整車維護整合了定期維護、車輪定位、發動機拆裝與測量、故障診斷、汽車空調維修等行業全部的機修項目,貼近世界技能大賽比賽模式,對于選手實際操作的考察已經達到了技師的水平。
此外,為普及綠色維修觀念,促進汽車維修行業技術進步,主辦方還在比賽現場設置了觀眾互動區和創業展示區,使學生和老師近距離了解新型技術在汽車發展中的應用,了解開辦汽車專項維修業戶的條件。
承辦方之一的中國汽車維修協會主任康學楠對記者表示,此次賽事是汽修行業弘揚工匠精神的一次體現,將為汽修行業儲備五年乃至十年之后的維修能手,讓更多的優秀職業學校學生通過競賽實現“走出學校,走向全國”的夢想,使中職學校維修技能競賽成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推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