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這個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老大正在從一家重資產的硬件技術型企業轉型為軟件和數據服務型企業。
日前,博世在上海召開了以“創享共聯”為主題的年度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其在傳感器、語音識別以及工業互聯方面的研發成績。
會上,博世正式宣布:2016年博世在華業績喜人,銷售額高達9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
“一直以來,中國市場都是博世集團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重要增長驅動力之一。中國貢獻了博世亞太市場60%的銷售額,以及全球17%的銷售額,依舊是博世除德國以外的最大單一市場。”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亞太區業務負責人泰瑞來表示,“穩健的業績為互聯戰略的推進夯實了基礎。未來,我們將對本土市場持續投資,不斷推進互聯戰略在華落地。”
硬件轉型為軟件
據悉,博世在傳感器、語音識別、工業互聯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研發,其不少成果全球領先。泰瑞來舉例說:“想像一下,您的一句指令,就可以讓車門自動打開,車里的方向盤、鏡子、電臺等按照您的喜好進行準備。盡管目前語音識別技術還不像影像技術那么成熟,但這會成為未來身份識別的方法?!?/p>
可見,博世的未來戰略路徑越來越明確即傳感器、軟件和服務。博世中國區總裁陳玉東表示,博世正在從一家重資產的硬件技術型企業轉型為軟件和數據服務型企業。他補充說,“在傳統機床上裝上博世研制的傳感器、連接件,就可以連接到互聯網。同時,博世還是全球領先的微機電傳感器供應商,已累計出貨80億顆微機電傳感器。”
眾所周知,博世集團旗下擁有汽車和交通業務、消費品業務、能源與建筑技術業務以及工業技術業務四大板塊。雖然業務繁多,但是博世的宗旨十分明確,就是抓住技術壁壘最高的部分。在未來物聯網市場,博世的技術基礎和優勢則無疑已經奠定,這個基礎正是博世的微機電傳感器技術。
在未來的物聯網項目當中,無論智能城市、無人駕駛、智能家居,通信技術只是解決了IP地址分配和聯網,但是如何讓這些產品和硬件圍繞用戶構建起使用場景,這恰恰是傳感器的用武之地。MEMS傳感器的應用領域不僅包括目前熱門的智能手機市場,在可穿戴設備、智能駕駛、智能家居以及工業4.0等各個領域都有滲透。這意味著,博世在未來的整個物聯網大生態下提前布局了自己的數據入口,而在此之上,博世的軟件和服務,則開始逐漸聚攏。
為了順應本土日益增長的互聯業務需求,博世在華積極投資,為長期推動互聯戰略的發展做好了全方位的準備。僅過去一年,博世在華總投資額就高達49億元人民幣。例如,去年7月,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新工廠在蕪湖破土動工。去年11月,博西家電全新大中華區研發中心于南京奠基,該研發中心將主要關注互聯、智能家電、工業4.0智能制造等核心領域。今年4月,博世宣布其汽車電子事業部位于武進的新工廠正式開業,將為中國市場提供汽車自動駕駛和互聯領域的電子產品與服務。今年5月博世熱力技術與萬和集團的合資工廠也將在佛山正式開業,致力于推進熱水器領域的互聯化和智能化發展。
持續的投資也體現在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2016年博世在華研發總支出高達56億元人民幣,新增注冊專利超過470個。截至2016年底,博世在華員工人數近5.9萬名,其中,超過6300名員工致力于研發工作,相比去年增加14%。博世中央研究院在中國成立了一支由12位專家組成的物聯網研發團隊,專注于物聯網及相關應用領域的研發工作。
推動互聯網戰略落地
在中國“互聯網+”的背景下,博世積極尋求中國本土合作伙伴,推動互聯戰略的切實落地,助力中國實現互聯愿景。在互聯工業方面,博世作為德國工業4.0平臺的成員,積極致力于工業4.0在全球范圍內的深度融合。今年3月,博世攜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借鑒德國工業4.0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研究報告。博世在項目期間分享了德國工業4.0的知識和經驗,為支持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做出切實貢獻。
近年來,我國電商行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中國國民消費的重要驅動力。2016年,博世集團在天貓平臺的商品交易總額超過20億人民幣,與2015年相比,增長超過60%?;ヂ摼W時代的消費者越來越關注整體的消費體驗,而非單純的產品本身,這也促使博世的思維逐步向以用戶為中心并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轉變。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商則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它不僅為市場營銷提供了新渠道,也讓品牌有機會與消費者進行直接的互動并更好地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反饋?!安┦缹⑼ㄟ^電商為潛在客戶和品牌的忠實擁躉設計更好的品牌體驗之旅,博世與阿里巴巴集團開展的戰略合作正是我們在此領域的積極嘗試?!标愑駯|進一步解釋說。
作為戰略合作的第一步,博世正式推出了天貓品牌官方旗艦店,這是目前天貓平臺上首批跨品類的品牌官方旗艦店之一,同時也是經營品類跨度最大的品牌旗艦店。通過天貓超級品牌日等項目的合作,博世將天貓作為其品牌線上運營的主陣地。未來,博世將整合線上旗艦店及線下體驗中心,打造新的O2O銷售模式。博世與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合作不僅限于電商領域,未來雙方將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結合雙方各自優勢開展深入合作。
陳玉東表示,“博世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合作將成為博世業務重要的和可持續的銷量與利潤增長引擎。”
同時,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與智能技術供應商,博世也在互聯交通領域積極與本土伙伴尋求并建立合作關系。今年3月,博世與中國領先的第三方緊急救援管理提供商遠盟康健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攜手發布“i救駕”緊急呼救系統,為中國車主的出行提供互聯安全解決方案。今年4月,博世宣布與國內三家領先的地圖供應商百度、高德和四維圖新展開合作,共同研發適用于國內路況的精準定位服務,以期實現自動駕駛車輛在各種復雜路況下的穩定定位。不久前,博世與全球領先的通信技術供應商華為在德國對車聯網通訊技術V2X進行路測,以實現車輛之間數據的交換,為互聯和自動駕駛提供技術準備;同時,這一合作也已拓展到了中國,正根據中國的法規及路況對車與車的防碰撞預警和緊急制動等使用場景進行本地化開發及測試,以更好地服務于中國本土市場需求。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表示:“良好的業績是促使博世在未來始終保持領先地位的前提和基礎。作為創新領導者,我們一直主動積極把握形勢并推動轉型。這一轉型主要體現在智能交通與物聯網互聯化領域。到2020年,公司所有新的電子產品都將具有互聯性,這其中,關鍵技術就是人工智能。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博世將投資3億歐元新建人工智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