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隨著新的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的開工,可以預見李爾公司在中國的本土化策略將更加深入。
當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成為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業務增長主要支柱的時候,提升中國市場的區域地位就變成李爾海外市場布局的重中之重。
2017年5月7日,李爾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新址奠基儀式在上海舉行,開啟了李爾加速推進中國本地化策略的進程。現場,李爾公司亞太區總裁兼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蔣·孔克(Jay Kunkel)、楊浦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談兵、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等各界嘉賓、李爾亞太及中國區的管理團隊共同出席活動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那么,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的蛋糕有多誘人?李爾又如何布局中國市場?
瞄準600億元大蛋糕
一輛汽車大約由3萬件零部件組成,而汽車座椅則以成本占比5%~10%成為僅次于發動機的第二大成本占比汽車零部件。
與其他汽車內飾零部件不同,汽車座椅是每輛汽車標配的零部件。假設未來幾年,汽車座椅價格處于平穩狀態,根據近5年來我國汽車銷量以年復合增長率7.3%平穩增長來計算,曾有前瞻產業研究院初步估計,到2018 年我國汽車座椅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600 億元左右。同時,中國的汽車座椅行業集中度較高,大約一半左右的市場份額被位于第一陣營的李爾與延鋒獲得。
目前,《美國汽車新聞》根據供應商2015年汽車行業配套市場銷售額排名顯示,總部在美國的李爾(Lear)以182.11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居2016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的第十位。據介紹,李爾公司的業務分為汽車座椅與電子電氣兩大板塊。座椅業務一直是李爾的主要板塊,目前在其整體業務中占比為2/3左右。無疑,中國龐大的汽車市場總量為李爾的全球銷售額帶來持續的增長動力。
在不久前發布的2017首季度財報中,李爾第一季度銷售額及收入均創下新的記錄。其中銷售額達到49.985億美元,同比上漲7%;凈收入達到3.05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3%。其在亞洲市場的凈銷售額達到9.233億美元,同比增長13%,而中國市場又是李爾公司亞太市場的重中之重。
中國車市的迅速發展,為眾多車企及相關企業提供分蛋糕的機遇,包括李爾公司在內的眾多企業紛紛調整亞太業務,加快推進本土化策略,以突顯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2014年,李爾公司將亞太總部從上海浦東張江高科產業區搬遷至上海市楊浦區,并且規劃在楊浦區建立一個占地面積達2.8萬平米全新的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時隔2年左右,該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新址奠基儀式在上海正式開工。李爾亞太區總裁兼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蔣·孔克表示,“亞太是全球汽車工業以及李爾公司的戰略腹地,中國尤其是李爾最為強勁的增長引擎,過去10年間,李爾在中國更是實現了超常規的跨越發展,我們設在楊浦的新總部及技術中心大樓將集行政管理、工程設計和產品創新于一身,將有利于亞太和中國市場的業務發展,也彰顯了李爾投資中國、服務中國乃至輻射亞洲、面向世界的堅定理念。”
據介紹,去年6月李爾在楊浦區簽署了新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的投資協議,今年該項目隆重奠基對于李爾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李爾是全球領先的汽車座椅和電子電氣系統供應商,在財富500強中名列第154位,公司于1917年成立于底特律,今年喜迎百年華誕。今天既是李爾公司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同時也是給公司百年的一份豐厚獻禮。”蔣·孔克解釋說。
緊跟智能互聯大趨勢
未來,李爾公司希望在保持座椅優勢的同時,在電子電氣領域斬獲更多佳績。
近年來各種無人駕駛汽車、智能互聯汽車頻頻高調亮相,展示了未來汽車行業變革的趨勢,而汽車座椅與電子電氣作為智能化最為集中的部分,與消費者駕乘感官的聯系也最為直接,未來定將成為諸多汽車企業的必爭之地。
蔣·孔克非常看好中國的車聯網市場。他認為,“車聯網汽車將取代智能手機,成為規模最大的互聯網設備。未來三五年內,車聯網的應用會有巨大的飛躍。”中國不僅是汽車產銷大國,也是互聯網經濟發展勢頭最好的國家,李爾正在快速跟進該市場。
汽車座椅在過去五年發展迅速,國內外眾多供應商都在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李爾近年加速收購步伐的同時也在不斷加碼智能互聯與節能減排的研發。李爾主張汽車座椅不僅要注重舒適性與安全性,在智能互聯與節能減排的大趨勢下座椅智能化、功能的多樣性、環保可持續性也成為重要的設計因素。
作為李爾公司的另一業務板塊,電子電氣業務因對車聯網技術的重視而發展迅速,并且在智能化需求的背景下將與汽車座椅更深入地融合。蔣·孔克( Jay Kunkel)曾在采訪中透露,李爾會充分地運用電子電氣部門在車聯網方面的技術,同時結合傳感器相關的技術以及座椅舒適性技術,最終打造更為舒適的新一代智能化座椅。隨著自動駕駛以及半自動駕駛汽車越來越頻繁地亮相,電子電氣業務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
通過汽車配置越來越豐富和網聯化,可以看到各企業對于智能互聯的重心偏移,另外從諸多企業的未來規劃布局也看出對于中國市場的傾斜。日前,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印發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智能網聯與新能源將成為汽車行業的突破口,預示著這兩個領域在中國市場將還有很大發展潛力。對于李爾公司來說,其中國市場的業務也將迎來的更大的發展機遇。
目前,李爾在亞洲地區擁有67個制造工廠,并在16個地區設有工程團隊。而在中國就擁有44個制造工廠,已占其亞太區域布局的半壁江山。新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的現代化大樓,屆時將能容納1300名員工,用以支持遍及在亞洲的11個國家大約3.9萬名的員工,其中包括中國的2.7萬名員工。李爾新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落成之后,新的現代化設施將會展示李爾公司在汽車座椅和電子電氣系統方面的領先產品,包括李爾智能座椅、行業領先工藝、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產品以及業界領先的配電系統,同時還有復雜的網關模塊,最新的車聯網技術能力。
隨著新的亞太總部及技術中心的開工,可以預見李爾公司在中國的本土化策略將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