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芬
摘 要:課堂教學是當今筆者國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性地教,學生要創造性的學,把理論知識教學與思維訓練、行為訓練緊密的結合起來,培養創新知識、創新思維、自學習慣和創新能力,為塑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奠定基礎。在有限的一節課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這實際上是教學最優化的問題,是“減負提質”的問題。那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就結合自身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老師,再完善的教學方式,使用起來也會“走樣”。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的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動,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化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定“四種教學觀”。教師在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課程教學活動,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使之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并提供給學生共享。[1]
二、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的、任務,突出重點、化解難點。課堂教學目標是構成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成份,是確定教學活動的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人類任何社會活動總是有意識,有目的地朝著某個方向進行,同樣課堂教學活動也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至關重要。但是大部分時候,特別是新授課,筆者只是將教學大綱中已經確定了教學目的、教學要求,重點難點照搬照抄。雖然這樣做無可非議,但有時筆者也確實發現:大綱規定的要求與我們的實際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筆者的學生的基礎情況,能力情況,對上堂課的消化情況,對學習的積極性情況,都是備課時確立教學目的時不可忽視的方面。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每一堂課都要有一個重點,而整堂課的教學都是圍繞著這個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將這些內容簡短地提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
三、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教師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我們往往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本學期筆者所教的是立體幾何中,對于這部分內容,光靠講授是不行的,所以筆者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結論。如在教授圓柱、圓錐之前,要求學生每人做幾何模型,觀察各部分特征。這樣在講授時,就可以通過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此外,立體圖形中有很多的公式,對于這部分內容,筆者靈活采用觀察、大膽猜測,實例驗證、理論驗證等多種教學方法,盡量讓學生發現公式,驗證公式,應用公式。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的。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于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要善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現代化教學手段,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臨近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教學來完成。上學期,在教授圓的面積時,筆者自編了電腦課件,借助電腦來生動形象地展示圓的面積的推導過程,提高了教學效率,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五、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現代教育家認為,師生關系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社會環境的變化,家庭的嬌寵,使現在的學生養成以自筆者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那種盲目懼怕,絕對俯首帖耳的學生已不多見。在絕不遷就姑息的基礎上,教師也調整自身,從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去面對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應有主持人的優雅自如的風度。要自然、大方,面帶微笑,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教師,也會對這位教師所任的學科感興趣,進而幻想在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造。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情境,課堂教學效率才會大大提高。因為厭煩而形成的冷漠的師生關系,是不適應現代化教育,也無從談保證上課效率的。我們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使用和諧的教學評價,營造民主化的師生關系。
最后,筆者深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然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有效課堂是一種能夠經受時間和實踐考驗的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非返古教學。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筆者將非常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發更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
參考文獻
[1]高書琴.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考試周刊 , 2014 (13) :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