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昌
摘要:當前,在知識經濟環境下,檔案事業應加強創新、提升水平。筆者認為,應該從思想觀念、理論知識、技術管理、管理制度、服務意識五個方面探索檔案管理事業的創新因素。
關鍵詞:檔案管理 創新因素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前,在知識經濟環境下,檔案事業應加強創新、提升水平。筆者認為,應該從思想觀念、理論知識、技術管理、管理制度、服務意識五個方面探索檔案管理事業的創新因素。
一是檔案管理的思想觀念創新。當今時代,是一個創新的時代。檔案工作要創新,就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敢于創新。要善于用新的思維,研究新的情況,解決新的問題,積累新的經驗,形成新的認識,指導新的實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檔案工作實現了幾個重大轉變,即由主要為政治服務,轉變為既為政治服務,又為經濟建設、教學科研、編史修志服務;由相對封閉,主要為黨政機關服務轉變為面向社會,全面開放;由被動接待利用轉變為主動開發檔案信息資源,調整工作思路,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上來,為知識經濟服務上來,以思想觀念上的跨越求得工作上的突破。
二是檔案管理的理論知識創新。隨著形勢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無紙檔案、電子文件的出現,給整個檔案學理論帶來革命性變化。目前,我們應用計算機管理檔案主要是用計算機建立檔案數據庫,生成目錄、卷內目錄、專題目錄等,整個管理還是模擬手工操作,隨著計算機檢索功能的健全,案卷目錄、全引目錄,都將失去作用,甚至案卷號、目錄號都有不存在的可能。電子文件的出現,也將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電子文件不同于紙質文件,它具有依賴性、易更改性等多種特點。這些知識對于我們來說都比較陌生,要掌握和利用它,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否則就無法跟上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
三是檔案管理的技術管理創新。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堅定不移地實施黨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檔案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離不開科學的管理。技術創新就是要以手工管理為主、計算機為輔,轉變為以計算機為主,手工管理為輔。管理創新就是對舊的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將傳統的人工管理進入計算機管理、網上管理和虛擬管理等模式。通過技術管理創新,實現檔案信息電子化,電子檔案信息化,以充分發揮計算機功能,大力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服務。
四是檔案管理的管理制度創新。建立創新制度是檔案工作整體創新的關鍵。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才能更好地發揮檔案人員創新的積極性。過去形成的制度在以往的檔案管理工作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在知識經濟的環境下,改革開放的今天,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些制度已與新的形勢不相適應,需要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完善。面對新體制、新形勢、新內容,要建立一套適合知識經濟時代的檔案管理制度,以制度的有效執行來確保檔案收集的齊全完整,歸屬流向的合理,保管安全和有效利用。
五是檔案管理的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意識的強弱、服務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檔案事業的發展。新興知識經濟產業的興起為檔案工作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服務市場,要求我們提高檔案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強化服務手段。檔案人員要以新思想、新觀念、新做法不斷拓展檔案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突破傳統的的檔案服務工作模式,闖出一條新路子,真正做到檔案工作延伸到哪里,就服務到哪里。在知識經濟時代,檔案工作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全面開展檔案業務,貼近時代、服務時代,在創新中提高服務意識,以適應當前形勢對檔案工作的需求。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不創新,就不能發展;不創新,就要被時代淘汰。只有發揚創新精神,才能把檔案工作推上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