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蘊偉+董博+劉煒亞+魏冬
摘要:VR行業在2016年經歷了大起大落,從飛速發展到野蠻生長再到少人問津,令人眼花繚亂一頭霧水,到底VR的發展是怎樣的現狀?VR的未來是否還有前途?帶著這些問題,本文對VR行業進行了深入剖析,對VR的現狀及未來做出了詳實的闡述。
關鍵詞:VR 虛擬現實
VR(虛擬現實)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新概念,通過全視角的視覺體驗和逼真的人機交互,虛擬現實在各個領域顯示出非凡的潛力。作為前沿的科技領域,VR的前景被市場持續看好。據悉,今年工信部將根據《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在年內出臺多項促進信息消費的具體措施,包括繼續推進“寬帶中國”戰略,并加大提速降費工作的實施力度,以及加速推進信息消費示范應用城市工作等,這對于VR行業來說,可以說將迎來重大利好。今天我們就來幫大家梳理一下VR的發展現狀。
一、市場初級,潛力巨大
國內的VR行業是在近兩年剛剛發展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國內VR市場規模僅有15.2億元,但僅用了一年時間,市場就飛速增長。2016年國內VR市場規模達到67.4億元,較去年翻了幾番。預計2017年國內的VR市場規模將達到150.7億元,2020年將達到912.5億元。從市場增速上看,VR行業的規模幾乎是呈幾何增長,因為VR硬件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一旦在任何一個領域被大規模應用,將會產生巨大的市場增量。
二、項目進展迅速,大部分在初級階段
對于創業大軍來說,VR早已成為人們心中的風口。近幾年VR行業的創業者倍增。其中發展比較快的團隊和公司,已經開始進入B輪以后,而大部分公司還集中在A輪以前,其中比例最大的是獲得天使輪融資的團隊或公司,占比達到40.9%。不難發現,國內的VR企業尚處在初級階段,但由于VR本身的市場潛力很受資本看中,所以一直發展較快,預計今年過后,大部分的VR企業將進入B輪。
三、認知度不高,用戶不愿付費
在關于手機網民對于VR設備的付費意愿調查中,80%的用戶表示沒有對VR硬件設備的購買意愿。不愿購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VR設備本身的發展仍停留在初級階段,簡單的VR眼鏡并不能為用戶提供耳目一新的虛擬現實體驗,而且在功能上還有很多缺陷,受用戶吐槽較多。另一方面,VR設備的普及和流行也僅限于年輕人群,網民整體對于VR的認知度并不高,大部分都在觀望期。
四、內容和舒適感,成為關注主流
用戶對于VR設備的關注度與日俱增,而內容則是用戶最關心的焦點。幾乎絕大多數的用戶都對VR內容的多樣性、優質程度抱有較大關注。和一般的視頻內容不同,由于VR內容的制作要求比較高的技術和成本,所以國內的VR內容并不是十分成熟,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傾注在此,相信優質的爆款內容出現后,將會大大提升用戶對于虛擬現實的認知。
VR行業的發展潛力巨大,但并不樂觀。2016年是VR產業的元年,谷歌、索尼、HTC、微軟、Facebook等國際巨頭與國內眾多硬件廠商與互聯網巨頭、創業者相繼入局VR領域,國內VR產業如野草般瘋狂野蠻生長。到了今天,VR產業的發展現狀已經讓人相當憂心。
盡管從2016年開始,VR成為了創投圈的熱潮概念,但VR產業僅一年就經歷了大起大落,在下半年就迎來了各種寒冬之說,目前資本對于VR的熱情在逐步降溫,諸多VR項目在今年可能逐步被創業者、投資人拋棄,尤其是業內更看好AR(增強現實)的前景,蘋果又將推出AR眼鏡之后,VR的前景可能更加不妙。
在去年底,央視曾痛批虛擬VR已經變味,VR盒子提前進入山寨模式。但這種山寨模式還在持續推進,日前有消息指出,華強北許多賣家都以“廠家直銷”、“批發低價”等為售賣標簽,直接拉低VR的黑科技水準與品質感。許多在體驗店體驗過VR的消費者幾乎都會詫異的反問一句:“這就是VR?”作為一個代表前沿科技的行業,為何讓人們提到VR就一股不屑與鄙夷的味兒?整個行業尤其是國內VR行業究竟需要反思什么?
行業首先需要反思這種鄙視的根源,其一,國內VR行業發展的一個典型的特征是,通過粗制濫造的低劣產品大規模鋪量走廉價性價比銷售路線,導致其行業紅利被過早釋放,導致消費者對VR的新潮感、黑科技感、未來感統統消失了。
其次,市場熱潮風起,但技術不成熟,沒想清楚做什么就一窩蜂選了門檻最低最容易做的。一時間,原來做手機的、做移動電源的、做路由器的等硬件廠商,能插一腳的都來了。目前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上9成以上的消費者,購買的都是不足百元的VR盒子,加之研發資金缺乏,市場狂熱跟風賺快錢,導致現在的VR基本是殘次產品,其成本價最低僅在10元左右。諸多廠商無底線的低價傾銷,讓VR產品的品牌印象不斷下行,也讓消費者與資本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再次,需要反思VR體驗店模式如何維持,目前國內外的VR體驗店已基本宣告失敗?!吨袊鳹R體驗店現狀白皮書》顯示,在調查的全國3000家VR體驗店中,2016年實現盈利的僅占26%,絕大部分體驗店仍處于虧損狀態。對于VR體驗店的形式,行業內需要反思其如何平衡線下場地租金與盈利模式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破除其VR體驗店內容的平庸,體驗店內VR畫質低劣、容易延遲卡頓,不能及時更新等問題也嚴重影響了用戶的體驗感受。許多用戶認為VR就是帶個頭盔體驗各種虛擬現實的游戲,但是,即便是當前VR游戲的體驗也并沒有很好的解決好眩暈與硬件粗糙以及游戲內容不足的現實難題。
此外,業內還需要反思VR產業多元化的內容開發的瓶頸為何一直無法解決。這是VR產業未來爆發與普及的關鍵因素。如何推動軟硬件內容生態融合與一體化戰略,提升內容開發者的投資回報率,將變得十分關鍵?!叭狈τ形Φ膬热荨边@一個短板環節不解決,也將成為制約VR產業爆發的長期的障礙。
整個行業還需要反思市場營銷策略。從目前來看,整個VR市場在盲目推出硬件產品的同時,也幾乎沒有對VR的玩法進行市場教育,也沒有摸清楚用戶痛點,沒有教育用戶用VR能解決什么需求與痛點。到目前為止,相信大多數用戶并不知道VR產品到底有什么實質的用途與創新的玩法,可以應用于哪些領域。整個行業沒有把VR有什么用處以及它能給消費者帶來哪些尖叫體驗沒有說清楚??赡苷麄€行業自身也并沒有想清楚,他們的目的多半也在于提前占據風口最大化占據暴利而已。
最后,我們還需要反思的是,在一個技術與產業、內容發展不成熟的階段,如何跳出性價比競爭,并摒棄復制手機商業模式的打法,著力思考這類產品上要解決的技術核心問題以及選準最適合自身的產業鏈垂直賽道。而在VR硬件都處于正式產品的初代階段的時候,一窩蜂扎堆而上,用戶顯然也不會為之而買單。
說到底,VR產業的根本問題在于,資本太瘋狂,廠商太焦慮,步子邁的太快,在技術未成熟、商業模式未成型,VR內容尚未達成突破的前提下許多廠商迅速走量讓不成熟的產品過快的鋪向市場,而投機者的瘋狂又延緩了行業問題的解決并正在滑向惡性循環,并在持續加深用戶的壞印象。
但它的好處會加速淘汰一批劣質廠商與投機者,留下真正有實力與核心技術優勢的廠商逐步沉淀,進而帶給人們具備真正的黑科技體驗感的產品,VR市場也需要從不理性的瘋狂與浮躁中慢慢走出來。
那么VR未來究竟該如何發展?
《2016中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對寒冬中撲朔迷離的VR進行了展望。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消失殆盡的今天,VR被預測為“下一個互聯網十年”。
自2009年后基于智能手機類的移動互聯終端技術快速發展,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已成為未來最主要的消費應用場景的基礎裝備。移動互聯和通信產業的3G和4G時代基礎設施發展到今天,基于流量紅利時代步入概念衰退階段,具有更大創新概念的應用技術催生了VR\\AR和IOT(物聯網)兩大產業創新方向,特別是源自游戲產業和影視產業的結構性調整力量觸發了VR產業基礎性的創業和從業形勢。HTC、SONY、微軟、華為等科技廠商紛紛出手在顯示輸出、輸入設備、內容生產方面引燃VR熱潮。全球資本市場,資本敏感地追逐著具有巨大想象空間的產業技術發展前景,相關企業的戰略布局催生系列并購、投資,進一步催生了VR\\AR產業的熱度。
VR白皮書預測VR行業將更加注重內容開發,VR的內容將會進一步的拓寬,除了現有的游戲、影視外,將會與醫療、教育、旅游觀光等更多的行業形成新的聯動,VR的未來應用也會得到極大的擴展。
作者簡介:石蘊偉,男,講師,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工程碩士,軟件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動漫、程序設計、高職教育;董博,女,講師,河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設計藝術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動漫、美術學;魏冬,女,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位,金融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金融、高職教育;劉煒亞,女,北京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英國考文垂大學碩士學位,數字藝術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數字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