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萌
(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
【摘要】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增強區域競爭力,在各地區發展的道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5A級旅游景區作為我國旅游等級最高的類型,是我國及其所在區域旅游形象的代表。本文以5A級景區華山為研究對象,針對5A級旅游景區存在的人員擁堵,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污染嚴重,開發管理單一落后等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為5A級景區的建設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關鍵詞】5A級旅游景區 景區問題 旅游品牌 景區建設
一、引言
(一)研究對象
截止2016年10月19日為止陜西省有7個國家AAAAA(為了寫作方便在后面用“5A”表述)級旅游景區: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華清池景區;延安黃帝陵景區;西安大唐芙蓉園景區;渭南華陰市華山景區;寶雞市太白山旅游景區;金絲峽景區。本文以華山景區為例,對陜西5A級旅游景區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研究背景。2001年國家旅游局將我國的旅游景區劃分為5個等級,這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A級旅游景區的評定要求頗高,涉及面廣,多方面都有由中國旅游局制定的國家標準來規范,5A級旅游景區作為群龍之首,其發展水平更是高于國家標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國旅游業形象。
陜西省2016年前三季度文化產業的發展上漲明顯,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收(產值、銷售額)增長超9%。其中,文化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迅速提高,游覽景區管理業營收22.05億元,增長17.28%,增速比上半年高出一倍以上。
從數據中可見陜西省的文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其中旅游業增長態勢迅猛,因此對陜西省5A級旅游景區現狀研究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2)研究意義。本著使陜西省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的目的,本文把陜西省5A級旅游景區重點以華山景區為例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發現其旅游業發展存在的不足,并針對這些不足提出改善措施。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理論意義。利用旅游理論,對華山景區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去驗證這些理論,對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義。實踐意義。第一,分析陜西5A級旅游景區發展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為合理地評價并指導景區的整體發展提供支持。也有利于深度開發旅游資源,促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通過景區現狀影響因素的研究,加強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聯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帶動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協調發展。
(三)研究目標
通過研究華山景區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措施。從而使旅游景區的更好的滿足人們的旅游需求,實現良好的綜合效益。研究結果還可以拓展到陜西其他5A級旅游景區,為其他旅游景區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借鑒。
二、理論基礎
(一)景區最大承載量理論
景區最大承載量是指在一定時間里,在確保景區內游客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和景區的旅游資源環境安全的情況下,景區能夠容納的最大游客數量。景區最大承載量分為日最大承載量和瞬時最大承載量這兩類。根據不同類型的景區,最大承載量有著明顯差異的表現形式。有的5A級景區包括很多個景點,特別是陜西的景區,有很多是文物保護單位,對游客承載量有不同的要求。
(二)生命周期理論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是指旅游地的發展過程,從最初的探查、發現,經過不斷的發展鞏固到最后的衰落或復蘇,這是每一個旅游景區都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了解旅游景區的生命周期,并加以措施,便能夠使旅游地生命周期延長,也能夠使其在某點發生轉折而不至衰落。認識了解到影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相關因素,可以使我們在開發旅游產品的同時,預測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并根據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在產品未衰落時規避風險,并對旅游產品進行創新或及時的更新換代,使旅游產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長。
三、華山景區現狀
(一)旅游資源概況
華山(亦稱太華山),又被稱為西岳,為五岳之一,位于中國陜西省渭南華陰市城南,西離西安市120公里,南連秦嶺,北瞰黃河,處秦、晉、豫黃河三角洲交匯處,扼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華山景區中環列諸峰,有奇石、險路、洞穴、瀑布深潭,巨松喬檜更是不計其數,五峰也是別有洞天。
此地道教文化淵博,傳說故事繁多,更是留有無數名人騷客的寶墨,“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西岳出浮云,積翠在太清”等詩句在歷史上廣為流傳,成為華山的文化資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以說,華山的旅游資源可謂是得天獨厚。
(二)華山景區開發現狀
(1)景區最大承載量。陜西省渭南市華山景區主日承載量為主峰區6.78萬人次、西岳廟景區6.75萬人次,仙峪景區3.94萬人次。
(2)開發廣度。華山景區通過不斷地開發,目前大致形成了四大主要旅游功能:觀賞、體驗、購物、休閑。登山觀景是華山主要的旅游功能。華山四季景色變化多端,“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在不同的季節展現不一樣的姿色,給游人帶來瑰麗震撼的感官體驗;體驗主要是體驗華山險道和堪稱“亞洲第一索道”的華山索道;華山腳下以及山路兩邊、超市、游客中心均有陜西特色產品出售,還有一些登山必備之物可供選擇,購物較為方便;景區中更有各大廣場供游客休閑娛樂,還有陜西特色美食及華山特色美食出售。
(3)開發深度。華山的開發結合華山的風景與當地的文化,包括了許多地方特色民俗和小吃,讓陜西的獨特而富有魅力的民俗文化展現在游客面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色相互襯托,更顯現出華山的峻麗和幽美。
(三)華山景區存在的問題
安全問題:
(1)人流量過大,超過景區的最大承載量。自古以來,華山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譽,以其地勢險峻、瑰麗多變出名,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游客游客。近幾年景區片面追求“門票經濟”,由于超過索道承載力游客被困山頂的新聞屢見不鮮,游客之間或與景區安保人員發生沖突致傷的例子比比皆是,安全問題突出。
(2)地勢險要,道路狹窄,易發生踩踏、摔傷等事故。華山地勢險要,上山下山道路更是狹窄。一些奇險的景點很容易發生摔傷、墜落等事故。在客流高峰期,人流量大造成交通擁堵,在擁擠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踩踏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3)游客安全意識淡薄。某些游客安全意識淡薄,翻越安全護欄去拍照、攝像等。部分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為如肆意擁擠、言語不敬等也可能導致人員糾紛,引發沖突傷害。
基礎設施不完善:
(1)安全設施。景區安全設施如緊急輸送通道、緊急醫療救助中心雖然有但是不健全,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較低。
(2)服務設施。服務設施如衛生間、垃圾桶等基礎設施設計不盡合理,客流量大時衛生間排隊現象嚴重。
(3)交通設施。交通設施較為單一,登山主要靠步行道路和索道構建起來的交通體系,即便是坐索道也不能直接登頂,仍然需要爬高履險,這使很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游客不能登頂一覽華山奇絕風光,造成旅游資源的浪費,更有可能影響游客的滿意程度。
環境問題:與國內許多旅游景區一樣,華山的很多景點人工開鑿修建的因素過多,失去了原有自然景觀的獨特之美,同時也破壞了本來的生態環境。特別是近年來新修了各種各樣的索道,建設大量的人造景觀,破壞了山體環境,也破壞了華山的審美價值和綺麗之處。隨著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人數的增多,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大量的垃圾給華山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四、華山景區現狀的影響因素及解決方案
(一)影響因素
(1)選擇出游的人越來越多。國家政策導向:國家這幾年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使第三產業煥發出了蓬勃生機,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展迅速。同時,國家還通過通過各種政策拉動內需,刺激消費,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已經從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轉變,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旅游消費。加上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開發扶持,“一帶一路”的建設,人們把旅游目光更多的轉移到了中西部地區,華山也迎來了旅游“黃金年”。旅游交通:交通技術的發展,使各地旅游景點都迎來了大量的游客,旅游專線的開辟更是方便了人們出游,而華山由于地勢險要,景區內的交通主要還是依靠最原始的步行,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游客的擁堵,更增加了人員摩擦的系數,降低了游客的滿意度。
(2)華山景區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華山景區近十年發展迅速,特別是成為5A級景區之后,從景區開發到建設到服務各個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由于華山景區的管理不到位,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接收游客超過景區承載力,造成景區人員擁堵,各方面的設施跟不上需求。
(3)華山景區建設缺乏規劃。華山景區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毫無規劃地濫興工程建設,嚴重破壞了景區的環境。景區垃圾處理也不盡合理,缺乏監管,導致景區垃圾污染嚴重。
(二)解決方案
(1)完善景區安全管理。①合理控制環境容量:控制好旺季的人流量,使其保持在合理的環境容量之下。我們一是可以通過價格杠桿來平衡淡旺季的游客容量,兼顧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景區利益;二是在旺季要按照景區的最大承載量來限定游客數量,在淡季著力恢復景區自然環境。②加強旅游旺季的人流疏導:在旅游旺季,可以在每個人流交匯的路口設置電子眼,一旦發生擁堵便自動提醒后面的游客繞路而行,及時合理疏通人流,避免人員擁堵造成安全事故。在每個事故多發地點設置相應的安全員,并樹立警示標志,避免游客誤入危險區域,同時遇到險情也能及時救援。③加強對游客的安全教育:進去景區前要對游客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在各大休息廣場可以播放安全教育宣傳片,在人流量大的區域可以樹立安全教育宣傳牌。
(2)改善基礎設施。排查景區內的各個安全隱患,做到每個事故地點都有警示,加強對游客的安全教育,并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合理規劃垃圾桶、衛生間的數量及位置,盡量縮短游客的排隊時間,同時設立“第三衛生間”,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使用;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根據客流量及時調整賓館、餐廳、停車位等的服務能力;改善交通條件,在景區內多采用迂回環通的道路,增辟復合線和單行進出線,實行潮汐線路,在登山高峰期多線上少線下,下山高峰期多線下少線上,合理安排客流線路。可以引入直升機觀景項目,讓游客在高空中俯瞰華山大好風光,全方位體驗華山之美。
(3)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加大力度,提升華山景區的旅游形象,深刻挖掘華山文化資源,全面整合和優化華山文化,突出華山旅游資源個性,提升華山旅游形象,增強華山旅游吸引力,打造一個知名的華山旅游品牌。通過打造共性中有個性的知名文化旅游景點,成為游客由肢體旅游轉變為心靈旅游的一個理想目的地,以文化支撐旅游業的內涵式發展。
(4)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景區全面數字化。利用手機軟件或者微信公眾號,實行網上預訂門票,不需取票可直接刷二維碼進入景區,這就解決了排隊取票的麻煩。同時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觀察人流量的變化,并通過手機軟件即使反饋給游客,讓游客避免擁堵。
(5)合理利用景區生命周期,加強可持續發展。景區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我們可以開發多條旅游線路,多種旅游樂點,這樣既避免了游客在一條旅游線路上過度擁擠,又可以及時規避景區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同時,注意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嚴格控制建筑設施,不濫開發,保護華山的自然景觀,讓華山景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五、結論
通過本文的研究表明,華山景區主要存在人員擁堵,基礎設施不完善,環境污染嚴重,開發管理單一落后的問題。華山景區作為陜西5A級景區的代表,這些問題在其他景區也同樣存在。因此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中,陜西各5A級景區應堅持可持續開發;完善交通,提高可進入性;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景區信息化程度,利用網絡技術優化管理。
參考文獻:
[1]梁君.金絲峽新晉國家5A級景區 陜西5A級景區達7個[N].西部網,2015.
[2]陜西省統計局.前三季度文化服務業強力帶動文化產業增長超百分9[N].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