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英
(黃岡廣播電視大學 湖北 黃岡 438000)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的銀行領域也在尋求新的突破,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實現本銀行的壯大和發展,銀行同業業務,我國銀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新興業務,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我國銀行的經濟效益有所下降,為減少銀行的損失,通過同業業務擴大銀行的資產規模。但其在發展過程中,對國家的貨幣政策帶來沖擊,同時,也影響了金融穩定發展。筆者立足實踐,分別闡述同業業務對貨幣政策以及金融穩定的影響,僅供參考。
【關鍵詞】銀行領域 同業業務 資產規模 貨幣政策
近年來,我國影子銀行快速發展,并在發展過程中,開發創新了同業業務,所謂的同業業務,即我國的商業銀行,或者是其他的金融機構,在自身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與其他銀行或是金融機構雙方之間,進行的資金融通,一方面,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擴大銀行的資金儲備,另一方面,能夠提升銀行的貸款能力,對銀行發展有著積極影響,但在實踐過程中,其弊端和不足也逐漸顯現,鑒于此,本文圍繞銀行同業業務對貨幣政策,以及金融穩定兩方面展開探究。
一、銀行同業業務對貨幣政策造成的影響
(一)傳導機制方面
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其主要方式以信貸為主,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監管,缺乏對銀行同業業務的信貸方面的監督管理內容,此種情況,直接導致了我國的中央銀行,其對信貸渠道的控制力極大程度的下降。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市場經濟體制在逐漸規范與完善,同時,市場對資金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增加,銀行同業業務,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需求,增加銀行的經濟收益,會有選擇性的將不受中央銀行監管的信貸資金投放到市場當中,此種情況必然帶來信用擴張程度的大幅增加,遠超預期水平。與此同時,若是銀行同業業務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銀行為減少損失,降低風險,則會大量的囤積資金,進而導致經濟市場中的信貸水平在短時期急速下降,進而形成“錢荒”的問題,由此可知,錢荒的本質,是貨幣預期需求量與實際供應量兩者之間矛盾引發的,錢荒的出現,也必然會影響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對國家實施的國幣政策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二)貨幣政策的工具方面
伴隨著銀行同業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會影響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作用的發揮,導致其難以實現預期的效果,同業負債,也將成為市場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進而導致準備金繳存基數的逐漸下降,以滿足銀行開展同業業務的資金需求,而銀行則結合同業業務開展的資金需求,對銀行內部的存款數量、存款規模進行相應的調控,進而導致存款法定的繳存范圍,會受到銀行調控的影響,大幅度的縮減。這一過程中,銀行同業業務開展產生的資金流動,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銀行對央行的依賴性,進而導致央行對銀行的管束能力被削弱,導致央行實施的貨幣政策難以有效開展和落實,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影響,沖擊貨幣政策的權威性。
二、銀行同業業務對貨幣政策造成的影響
(一)擴大金融風險
若銀行開展銀行同業業務,則會促使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愈加緊密,可以用唇齒相依形容,若出現金融不穩的情況,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金融機構之間就會唇亡齒寒,對金融系統整體性影響會有所增加,同時,也會增加金融風險發生的幾率,進而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性。除此以外,我國目前銀行同業業務產生的經濟效益主要來自期限錯配,也是就銀行通過短期貸款、長期貸款,以及存款三者之間的配合,從中間環節中收益,若是國家實施擴張貨幣政策,則此種獲益方式對銀行而言,其不利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若是國家實施貨幣緊縮政策,則會導致銀行的資金存在流動性風險,也會直接導致錢荒問題,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性。由此可知,在銀行同業業務發展的過程中,對金融市場穩定性會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伴隨業務規模的擴大,其風險也會不斷上升。在這一過程中,銀行雖然會活動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若是整個金融市場失去穩定性,也必然會波及銀行,因此,在開展同業業務時,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不可一味的擴大業務規模,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可以的開展銀行同業業務,將業務規模和數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降低銀行同業業務的不利影響。
(二)削弱金融監管的實際作用
目前,國家對銀行信貸渠道的監管,其主要方式有三種,一是對信貸額度進行限制,二是規定信貸的投向,三是設定資本充足率,但是,在銀行同業業務開展過程中,能夠促使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結構有所調整與改變,從而促使金融機構的監管指標,能夠以一種更為理想的水平的出現,因此,對銀行信貸渠道的監管,僅僅依靠監管指標是無法反映出金融機構信貸的真實水平,也不可避免的會直接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例如,中央銀行明確規定,我國所有的商業銀行,其存貸兩者之間的比例不允許超過75%,央行通過此種方式實現對銀行的控制,避免其擴張過度,但實際上,商業銀行在開展同業業務后,存款和貸款連著之間的比例并沒有受到相關的控制,同時,商業銀行也無需繳納規定的準備金,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商業銀行開展同業業務的積極性,一方面,同業業務能夠占用央行規定的信用額度,另一方面,同業業務的資金也不會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督與管理,可以切實增加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也會增加金融市場的風險,導致金融市場的失穩。
三、總結
綜上所述,筆者立足自己的工作經驗,對銀行同業業務進行分析,首先論述了同業業務對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然后,論述了同業業務對金融穩定所帶來的影響。通過本文的分析與論述,可以知道,銀行同業業務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擴大商業銀行的資金規模,增加銀行的貸款能力,進而增加銀行的經濟效益,但是,同業業務的過度發展,也不利于國家國幣政策的落實,并會對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帶來沖擊,影響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蘭璇.利率市場化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影響的分析[D].山西財經大學,2015.
[2]吳卓然,汪潘義.利率市場化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的影響—
基于小型開放經濟[J].時代金融,2016.
[3]蘇小媛.我國影子銀行的發展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D].西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