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路
(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作為市場主體,企業要應對國內外的競爭壓力以及內部經營壓力,面臨著各種風險。要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不可避免地會選擇擴張業務范圍,尋求多元化的發展方式,因此籌集資金成了企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企業經營者和財務人員就要做到正確認識企業的籌資風險,包括債務籌資風險和權益籌資風險兩部分,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范和規避此種風險。
【關鍵詞】籌資風險 原因 防范
一、籌資風險的定義
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如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企業新產品開發失敗、生產效率下降、產品滯銷以及訴訟糾紛等各種不確定的風險的存在有可能使得企業的資金周轉發生困難,現金流量發生逆轉,無法支付各種資金成本,這種可能性就是籌資風險。
企業籌集到的全部資金按照其來源可分為從債權人那兒獲得的債務資金和從股東那兒獲得的權益資金,因此籌資風險分為債務籌資風險和權益籌資風險。與權益性籌資方式不同,若企業采用負債籌資方式,則必須承擔定期還本付息的義務,無論企業的經營業績如何,這筆固定支出不可避免。此時如果企業剛好處于經營衰退期,那么企業便有可能因喪失償債能力而被迫進行破產清算或資產重組。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高,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負債籌資的風險,表現為企業到期是否能夠還本付息。而對于權益性籌資方式,風險表現為其使用后獲取的收益的不確定。若這筆資金的使用效率太低無法滿足股東的預期,則會造成股東大量拋售股票,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股價,企業以后想籌資,就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二、籌資風險的影響因素
(一)內部因素
(1)負債規模:光靠自我積累來實現發展,將會對企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形成較大限制,可能使得企業因為資金不足而不得不放棄有較高收益率的投資項目。況且,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需要的資金投入數量也在不斷變化,企業財務人員很難準確預測到未來一大段時間內因突然事務需要的資金量。因此,籌集到一定量的外部借款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是,借款的規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如果負債規模太大,會造成企業資產數量遠低于負債水平的情況,最終使企業陷入破產清算的境地。
(2)利息率水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就如同流通中的商品一樣具有價格,這種價格就是借款的利息率。利息率表示企業從資金市場上取得單位資金使用權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如果某種籌集資金的方式所要求的這種代價過高,就會增加企業的籌資風險。
(3)負債的期限結構:一方面,如果短期負債比重遠高于長期負債,那么當短期負債到期后,企業要想在短期內籌集到資金彌補這一部分應歸還的資金漏洞就會很難;另一方面,長期借款相對于短期借款籌集資金的速度慢,且資金成本更高,每年的固定利息支出就占很大比重,企業年末還款壓力大,嚴重者會造成現金流斷裂。
(4)資金的使用效率:如果決策正確且管理得當,企業籌集到的資金就會得到高效率的使用,產生較多的收益。但是這只是假設條件,可能企業出現決策失誤導致資金使用效果差,沒有達到出資的所有者的預期收益,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就會導致股東放棄手中的股票,這直接會對該公司的股價產生不利影響,增加企業后期的籌資成本。
(5)企業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企業內風險偏好型的管理者會更傾向于冒險,采用加大比例的負債融資,增加凈收益,但是企業得經受更高的風險。
(二)外部因素
(1)經營風險:經營風險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在任何一種生產經營方式中都存在,畢竟市場是不可預測的。它不等同于企業的籌資風險,但又會影響到籌資風險的大小。
(2)金融市場行情:金融市場行情變化對企業籌資也會有很大影響,例如利率、匯率的變動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籌資風險。再者,如果某一段時期市場資金緊張、供不應求時就會造成資本成本增加。
(3)稅收因素:負債籌資的利息費用具有一定的抵稅作用,而股利分配是在稅后,不能使所得稅得到減免,因此相對來說,借款籌資的好處更大,企業就會更多的考慮債務籌資。
三、籌資風險的防范措施
(1)堅持籌資的一般原則:成本效益原則、風險收益均衡原則、靈活性原則、時效性原則、開拓性原則。
(2)控制負債程度,選擇最佳資本結構。對于舉債數量偏低或者偏高的企業,應以預計的企業的實際資金需求為標準量,適度負債,實現最佳的資本結構。同時,還應注意合理安排長期債務和短期債務的期限結構與利率結構,避免企業出現現金流斷裂的風險。
(3)重視資金的利用效率:一是優先將所籌集到的資金用于生產和流通項目;二是將接入的資金優先用于經濟效益好的項目上,實現較高的產出比,保證企業能夠按時還本付息;三是應將債務資金用于資金周轉快的項目上,盡量避免資金投放于彌補滯銷積壓商品所造成的資金短缺。
(4)及時償還債務,注重企業的信譽問題。一旦建立了良好的信譽,企業反而還會從中得到更多的優惠待遇,為進一步籌措資金開創條件。
(5)強化企業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利用利息費用抵稅的同時要注意防范風險,控制舉債的比例。
(6)盡量拓寬企業的籌資渠道。單一的籌資渠道使企業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來籌集資金,而且籌資成本費用更高。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后企業在籌資時可以進行選擇相對低成本的籌資方式,且不用擔心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籌資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郝佳麗.企業籌資風險管理研究[J/OL],2010-3-28/2017-5-25.
[2]潘飛,朱百鳴.企業籌資決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3]李霞.籌資風險防范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9,(12).
[4]王戰勤.企業籌資風險管理分析[J].會計之友,2011,(11).
[5]劉一閩.企業籌資風險分析及防范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08,(2).
[6]馮莉.論企業籌資風險原因及對策[J].商業經濟,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