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雅
(寧夏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寧夏 銀川 750001)
【摘要】投資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頭戲,如果投資目光準且及時迅猛,無疑就能搶占市場,獲得投資的高額回報;如果判斷失誤,輕則貽誤商機,重則拖垮整個企業,使企業被淘汰出局。因此,企業投資風險的管理與控制在投資活動中就顯得極具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企業投資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明確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行對策,旨在幫助企業建立投資風險管理程序,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在有效地控制投資風險的情況下,力求投資收益最大化。
【關鍵詞】企業 投資風險管理 問題 對策
一、目前企業投資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較強的投資風險管理意識
我國的多數國有企業一般都是在政府主導下形成的,其經驗策略和思路更多地沿用落后的經驗管理方式,管理層往往更多地關注人事、品牌、經營和財務等方面的管理,而風險管理意識薄弱,尤其是在投資風險管理方面。由于決策層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常常盲目追求“熱門”產業,在某些行業處于最“熱門”的時候才決定進入,結果投資執行后行業轉向低迷,使得企業深陷其中,進退兩難。前些年新加坡中航油投資石油期貨導致破產、中信泰富投資外匯期權發生巨虧等事件都充分說明了樹立企業投資風險管理意識的重要性。
(二)缺乏對投資項目可行性的嚴格審批與嚴密論證
一些企業為了盡快順利地爭取到投資項目,人為地把可行性研究報告做成“可批性報告”,一些項目審批部門從地方利益出發,也沒有從嚴把關,從而造成重復投資、盲目建設,使項目建成投產后沒有市場,企業處于虧損甚至停產的困境。對項目的論證僅側重于技術可行性研究,而對經濟可行性的論證則不夠重視、不甚嚴密,對投資成本及項目建成后的成本費用和效益測算不夠準確,從而根據過于樂觀的經濟估算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結果導致企業投資的項目利潤下降或投資計劃無法實施,從而使企業投資蒙受損失。
(三)過度輕信高科技,過于迷信專家的作用
在我國,一部分企業最易輕信高科技及迷信專家,由于他們投資項目時對高科技產品情有獨鐘,或對專家的話過于相信,未能甄別專家的作用,因此陷入了投資風險管理與控制的誤區。不可否認的是,許多高新科技技術或專利目前還只處于實驗階段,要在現實中規模地生產還受多方條件的限制。理論上可行未必在實踐中就能順利實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若直接投資高新項目,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即花費巨資建起生產線卻不能對新產品進行正常生產,或有的高新科技市場價值太低,難以給投資者帶來切實利益。
(四)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導致投資風險控制鏈中斷
一般而言,大型企業的規模較大,業務范圍較廣,投資較為分散,因此,通暢的信息系統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良好的信息系統是有助于提高投資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目前一些企業出現信息斷流,控制鏈中斷,以致于不能嚴格執行投資風險管理制度和流程的要求,造成投資風險管理完全失敗,其后果不堪設想。例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制度規定損失超過500萬美元,必須報告董事會,并立即采取止損措施。然而,身為總經理的陳久霖先生不僅未向董事會報告,而且還繼續追加投資,最終釀成大禍。
(五)忽視合作調研
企業或與合作方未達成共識就實施投資現實中有些企業在尋求投資合作伙伴時,常常忽視對合作方的調研工作就匆忙與其合作,進行項目的投資運作。而一旦對方資信出現問題,就會對企業具有相當大的影響,資金不到位,直接影響項目的進度,給企業帶來一定的風險。有些企業在投資項目時,未能與合作伙伴達成共識,尤其是雙方對項目在運轉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看法不一致,經協商也難以解決時,這樣很容易造成投資項目的停產。
二、解決企業投資風險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強化內部控制與投資風險管理意識,健全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
現代企業中,完善的內部控制是企業得以有效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內部制度保障,是企業安全和穩健運營的基礎,而內部控制的首要任務是梳理業務流程,以流程管理為平臺,進行全過程風險管理。就投資風險管理而言,需要建立和完善項目投資的可行性研究流程、項目投資決策流程等。為了減少人工干預,提高風險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企業還應當逐步實現投資決策流程的IT化、信息化、程序化和科學化。通過企業管理層支持與全員參與的結合,分別從企業、項目、文化和制度等不同面層強化員工的風險意識,規范業務行為,形成可持續的以風險監控為中心的文化環境與獎懲責任制度相結合的風險控制體系。
(二)對投資項目技術的可行性、經濟的合理性進行充分的論證,確保作出正確的決策
企業在制定項目投資方案時,需結合自身條件,不能盲目跟風,對投資風險要做好綜合衡量及前期準備工作。作為企業管理層應須知市場是變幻莫測的,即使跟風也不能盲目,必須著眼于未來的市場需求,進行有方向性的投資。在實施投資的過程中,要深入、廣泛地搜集信息,掌握準確、可靠的情報數據,并對投資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依據、技術的可行性進行充分的論證,對經濟的合理性以可測度很強的定量指標為主進行嚴密的測算,確保作出正確的決策,以減少或避免因投資決策失誤所帶來的投資風險。
(三)準確判斷項目的適應性,同時甄別專家的作用
企業在投資高科技項目時,一定要對項目進行科學比較與分析,然后再決定是否有必要投資該項目以及能否具體實施該項目、該項目未來能否給企業帶來切實的利益。在選擇專家時,應采取判斷、甄別的方式,并對其進行合理的監督和比較分析。在投資過程中,企業應注重發揮專家的專業性作用,以降低走入投資風險管理誤區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增加投資成功的機率。
(四)摒棄多元化投資,保持主業健康發展,積極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不應進行所謂的多元化投資,不應選擇一些與企業主業不相關的投資項目或利潤率相互獨立的產品來分散企業的資本,因為雖然進行多元化投資可以使不同產品的旺季或淡季、高利潤與低利潤項目在時間或數量上相互補充或抵消,某些項目在短期來看確實有利可圖,但總體來說它會弱化企業的競爭力。世界級的大公司大都只在一個行業里具有領先優勢,很少會同時在幾個行業里都出類拔萃。例如,英特爾公司的芯片制造技術與質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但該公司不會因為IT行業不景氣就轉而投資房地產、醫藥或其他行業,它仍然會加大投資,加強研發芯片的力度,不斷使芯片技術更新換代,始終在行業里保持領先優勢地位。因此,任何一個企業都應當保持主業健康發展,積極地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現實中多元化投資卻使一些行業的標桿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甚至瀕臨破產。
(五)深入地對合作方的信譽、實力進行全方位的考察,達成共識,化險為夷
企業選擇投資合作伙伴時,應選擇與自身實力相當的企業合作項目。在合作前,企業必須對合作方的資信情況、經營狀況、資金實力等進行全方位的考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隱患。若涉及資金投入項目,還需與合作方強調資金到位的時間與比率等問題。對于尚未與合作伙伴達成共識就實施投資這一誤區,企業應耐心、細心地聽取和尊重合作方的意見,真正做到求同存異,有分寸地與合作方探討出現的問題,以爭取弱化雙方矛盾,降低風險,求得雙方利益最大化。
(六)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資風險預警系統,實現對企業投資活動風險的預控
要保證企業投資活動的安全有效,就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資風險預警系統,使企業的投資預警系統通過對相關信息的搜集,分析可能導致投資項目出現風險的根源性因素,監控風險的變動趨勢,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發現企業投資活動中潛在的風險,向決策層發出預警信號并提前采取預控對策。要想使所構建的投資風險預警系統比較科學合理,就必須注意投資風險預警系統應有明確的目標,通過確認企業投資是否面臨失敗風險,找出警源并確定預控措施。同時預警系統還必須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受到企業、企業所處的行業或整個社會經濟的影響,預警指標的臨界值要隨之而不斷調整
三、結束語
投資風險是企業投資活動的必然伴生物,投資風險的管理與控制在投資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揭露和分析企業投資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旨在為企業變風險為機遇,在風險中尋求效益。
參考文獻:
[1]池國華,王東閣.基于ERM框架構建國有企業投資風險管理體系研究[J].科學決策,2010,(3).
[2]張勛喜,虎恩波,劉濤.論論企業投資風險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0,(4).
[3]劉金海.中國企業投資風險管理與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2,(4).
[4]白文化主編.企業風險管理100問[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5]馬軍紅編著.總經理防范財務風險的66種方法[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6]黃霖主編.企業風險管理案例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