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晨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
【摘要】政府預算作為公共預算,其最終目的是要保障人民大眾的公共財政福利和社會公共需要最大化、最優化的實現。為保障政府預算最終目的的實現,需要切實加強人民大眾尤其是其選舉的代表對政府預算實施全方位的審查監督。近十多年來,全國人大對于建設現代預算制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更要看到,仍有許多現實問題沒有解決,這反映了我國的預算制度,特別是預算審查監督制度中還有許多根本性的關系沒有得到理順。建立現代預算制度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人大 政府預算 預算監督 監督權
一、前言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國從1999 年開始在稅收制度、財政支出制度和預算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斷地進行體制性的重大改革。多年來我國的財政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公共財政的性質,但大多只是“外圍戰”,尚未觸及公共財政的核心——預算監督制度。這就決定了當前我國的財政體制雖已初步具備公共財政的輪廓,但離真正的公共財政尚有相當距離。因此,完善預算監督制度,強化人大預算監督,增強權力之間的監督與制約,使政府依法履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是我國公共財政建設的當務之急。,本文從人大預算監督角度分析了我國政府預算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完善我國人大預算監督制度的對策。
二、人大預算監督的必要性
預算資金表面上是屬于政府的,但實際上是歸社會公眾所有,政府是在代全社會理財;政府預算本質上是政府和社會公眾之間就政府的活動范圍和方向所形成的委托——代理關系。但由于代理人(政府)和委托人(社會公眾)不是同一行為主體,二者的行為目標不完全一致,并且由于代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代人有可能偏離委托人的目標,很容易造成預算資金的使用不能夠充分地代表公眾利益的局面。故為了防范由于公共資財來源與使用主體分離所帶來的風險,約束政府的機會主義行為,必須要建立和強化預算監督,最大限度地緩解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切實有效地維護公共利益,保證公共目標的實現。我國預算監督的主體主要有各級人大、各級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等政府部門。因此,在我國,最能代表和反映人民意志的國家權力機構——各級人大是實施預算監督的當然主體,其承擔的責任自不待言。
三、我國人大預算監督存在的問題
(一)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不具有權威性
根據我國憲法,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法律地位,而政府是由人大選舉產生,對人大負責并向人大報告工作的執行機關。可是我國在人大和政府的權力配置中,政府更有實際的權威,使人大的監督步履艱難。
(二)人民代表大會沒有專門機構進行預算監督
現在雖然設有財經委員會,但人員少,力量弱,起不到監督的作用。而縣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基本沒有設立預算審查監督專門機構,一般由人大常委會財政經濟工作委員會承擔初審工作。
(三)專業素質不高
財政預算以及財政預算監督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但目前地方人大代表的參政、議政、督政能力有待增強, 對預算監督的有關法律、法規掌握有限, 懂財政專業知識的代表少。
(四)我國預算監督法制建設滯后,不能為預算監督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缺少專門的預算監督法律或法規現有的預算監督立法層次較低。除了《憲法》、《預算法》、《審計法》等法律以外,預算監督立法的形式更多是財政部的部門規章。這些規章由于立法層次低,與其他部委的部門規章和有的地方性法規不統一,部門與部門之間關系不順,法與法之間不銜接,缺乏普遍約束力,使預算監督執法缺乏力度,甚至導致監督失效。同時,現行《預算法》及相關《條例》沒有規定對人大在財政預算草案中的初審結果如何處理,對人民代表大會期間代表關于財政預算的審查意見和建議如何處理,這樣,政府及財政部門對這些意見等可以采納,也可以不采納。法制上的虛位,使人大預算審查監督有權無力。
四、完善我國人大預算監督制度的措施
(一)加強相關法規建設,增強預算監督權威
制定《財政監督法》,以法律形式規定預算監督主體的地位、職責、權力突出人大預算監督的權威性,以使我國的預算監督工作盡快走上法治化、規范化的軌道;盡快修訂完善《預算法》,明確人大審批監督預算的范圍和內容,對預算監督工作過程中的程序和方法作出更為嚴格的操作性強的規定,增強其科學性和實效性,從法律上減少預算審查監督制度的漏洞。
(二)樹立人名代表大會的權威性
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分別是國家權力機關和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具有法定的職權與權威,為了使人刀頃利實施預算監督,建議在實際中樹立其應有的權威地位第一,人大的法定地位要在現實的人事安排、實權分配中得到體現。第二,人大機關的經費要逐步實現獨立于同級政府的財政預算。
(三)加強人大預算監督的組織建設,完善各級人大預算委員會的職責
各級人大預算委員會權責分明,代表人大具體行使管理預算的職能,提出建議案。配備精良,由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專家學者或代表組成,代表人大名副其實地行使職能。同時,應在預算法中明確該委員會的法律地位,對其初審的時間和具體內容、所具有的權力、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工作程序都作出明確的規定。
(四)提高人大代表的專業素質
要提高監督人員的素質就必須對其進行專業化的培訓,這樣不僅可以讓人大代表學習和了解在日后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預算問題,也可充實專業知識,全面掌握財政預算活動的原則和技巧。
參考文獻:
[1]畢成.中國財政支出結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孫恒波.我國人大預算監督權研究[D].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郭東芳.我國預算審查監督法律制度分析及完善[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4]朱亮.我國人大預算監督制度的完善[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5]王秀芝.我國人大預算監督問題研究[J].財貿經濟,2009,(10).
[6]江龍.財政監督的理論分析[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7]劉偉,裴磊.公共財政視角下的我國人大預算監督及其完善[J].寧波黨校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