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忠
(青海省民和縣轉導鄉人民政府)
【摘要】探討風景園林的哲學本體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針對風景園林一元論和二元論的不足,基于近20年的研究實踐積累,從哲學的存在、意義、追求3個基本方面,分析認識風景園林的本體,提出構建了由“環境生態”“行為活動”和“空間形態”三元一體的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闡述了風景園林的本質是三元耦合互動的理念。
【關鍵詞】風景園林 哲學 三元論 環境生態
一、研究背景
風景園林本體有其自身產生、存在、發展的規律,這種規律既包含了源自自然萬物的客觀發展規律,也包含了源自人類需求的社會發展的主觀規律。但歸根結底還是源于自然的客觀發展規律。在發現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認清風景園林,探索主觀規律,發揮主觀的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首要任務。
從現象的層面看,從客觀的時空存在到主觀的感受審美,風景園林所呈現出的“存在”是千變萬化的,產生的感受也因人而異、難以捉摸。為此,需要“以不變應萬變”,借助于哲學,經過哲學本體論的高度抽象概括,基于找到構成風景園林豐富多彩世界的“三原色”的思想,采用建立風景園林的“元素周期表”的理性方法,發現、探尋那些從古至今,在各個領域層面左右著風景園林的元素及其相互之間的耦合關系,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完成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首要任務。
受制于整個社會主觀認識的影響,在風景園林意識形態的歷史長河中哲學一元論和二元論一直發揮著主要作用,即使在人類社會迅速發展的當代,作為根深蒂固的意識,仍然影響著人們對于風景園林的思維理解而成為一種束縛發展的桎梏。與一元認識論和二元認識論相比較,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彌補了前兩者的不足,更為接近風景園林本體。借助于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可以澄清風景園林的基本概念,明確學科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指導學科專業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也就是研究提出風景園林三元論的意義所在。風景園林的“意義”,可以歸納為三大方面:①由自然和人工因素組成的物質環境和資源,簡稱為“環境資源元”;②人類等生命體的戶外感受和行為,簡稱為“感受活動元”;③這類環境和行為賴以存在的空間和時間,簡稱為“空間形態元”。風景園林的追求同樣可以總結為三元:①保護物質環境資源與生態平衡;②滿足引導人類的身心健康行為;③保護、組織、創造環境資源和感受活動的空間。
風景園林哲學認識論的“存在”暗示了風景園林的存在形式,風景園林哲學的“意義”涵蓋了風景園林的研究與實踐內容,風景園林哲學的“追求”概括了風景園林的目標和價值觀。與一元認識論和二元認識論相比較,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彌補了前兩者的不足,更為接近風景園林本體。借助于風景園林三元認識論,可以澄清風景園林的基本概念,明確學科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指導學科專業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也就是研究提出風景園林三元論的意義所在。依據三元論的認識論,風景園林所有“存在”的形態,可以概括為三元:“園林(garden)”;“風景(scenery)”;“地景(landscape)”,風景園林的“意義”,可以歸納三大方面:①由自然和人工因素組成的物質環境和資源,簡稱為“環境資源元”;②人類等生命體的戶外感受和行為,簡稱為“感受活動元”;③這類環境和行為賴以存在的空間和時間,簡稱為“空間形態元”。風景園林的追求同樣可以總結為三元:①保護物質環境資源與生態平衡;②滿足引導人類的身心健康行為;③保護、組織、創造環境資源和感受活動的空間。從學科發展的角度看待,風景園林存在、意義、追求中各自的三元均作為基本元素,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但又并非等量齊觀。 “存在”的三元中,“地景”是具統領性的。因為,在風景園林三元“存在”的定義中:地景是大地表層,是自然與人工環境的載體,地景中富含自然與文化資源的地帶可以成為風景,園林則是以優美風景或地景為大背景的人為環境。雖然,學科理論概念研究中的“地景”是以概念中的第三元而后介入的,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地景卻是最早出現于地球之上的。
二、風景園林三元方法論和實踐論
(一)風景園林三元方法論
如何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哲學方法論的基本內容。風景園林方法論所要探索的是關于風景園林科學、藝術、工程的原理、方式、途徑,要解決的關鍵是風景園林學科的思維方式。面對風景園林所包含的元素、要素、因素,如何認識,分清主次輕重及其相互關系,面對規劃設計中的諸多選擇、如何排序取舍,需要借助方法論。方法是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立場、方式、角度,不同的方法,直接影響認識判斷、決定處理方式。
(二)風景園林三元實踐論
廣義的風景園林實踐內容包括專業教育、資源保護、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養護管理等,面向國土、區域、鄉村、城市、街區、住區、各類園區的自然與人工境域等空間范圍,涉及方法、途徑、科學、工程、技術等環節。把這些實踐內容作為一個整體,“一條龍”式地展開實行,或者取其中某一內容獨立而行,這是風景園林一元論的實踐論。把這些實踐內容兩兩劃分開,如將“設計”分為規劃和設計兩大類;將“總規”分為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城鄉綠地系統規劃兩大類;把各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分為“大地景觀規劃與生態修復”和“園林與景觀設計”兩大類,如此等等,均以二元結構呈現,這是風景園林二元論的實踐論。將廣義的風景園林實踐內容劃分為三元和三元一體的組成,這是風景園林三元論的實與一元實踐論、二元實踐論相比,三元實踐論更為切合當代風景園林實踐的實際狀況。
風景園林作為自然和人類社會現象歷史久遠,作為學科專業歷史卻又不過100多年。作為三大世界風景園林體系之一的中國風景園林,在成為一級學科百業待興的今天,迫切需要從哲學的高度和深度,深入、全面地認識風景園林學科本體,尋求正確的學科觀和方法論,進而堅持正確的實踐論。
參考文獻:
[1]劉濱誼.風景景觀工程體系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0.
[2]吳良鏞.廣義建筑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