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遠志
(南京政治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3)
【摘要】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重要理論,它主張人類社會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同我國實踐過程相結合的過程,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建設,有利于提高黨和政府的領導水平。在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而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人本思想 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是基于西方傳統人文主義思想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主要就是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科學原理、思想體系同我國基本國情相結合的過程,并根據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基礎,開展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毛澤東思想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
毛澤東思想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作為黨的建設的指導思想,將馬克思主義中“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同我國實際國情相結合,形成了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社會發展觀。群眾路線理論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的基本理論,也是黨的基本建設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毛澤東思想貫徹落實了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人本思想,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我黨建設的最終目標。毛澤東思想的群眾路線觀點主張共產黨應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的基本宗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二、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
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繼承主要體現在以人民群眾為主體、以人民群眾為本位。鄧小平理論是對毛澤東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繼承,立足于20世紀末經濟全球化、政治一體化的國際背景,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以及“三個有利于”標準,提出黨的建設應該將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為基本標準。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結合了我國基本國情以及國際政治局勢,由于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整個國際格局下資本主義與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將處于長期并存、密切來往的趨勢,因此鄧小平理論將毛澤東思想中“以人民為本”的人本思想發展為“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鄧小平理論總結了革命戰爭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在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基礎上,提出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的必經階段,也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人本觀的重要手段。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世界政治一體化格局下黨的建設工作的創新成果,這一理論的提出進一步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進程的飛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現階段世界政治一體化格局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進一步發展了鄧小平理論中“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強調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應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基礎上,著眼于人民現實物質文化生活、人民素質的提升。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性與積極性,才能堅定不移地落實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四、科學發展觀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
科學發展觀理論在繼承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基礎上,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時將鄧小平理論“以人為本”的人文觀念進一步深化,極具創造性地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統籌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的基本國情以及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強調應該在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發展觀念。科學發展觀理論以人民群眾的根本需求為本,堅持將社會經濟發展同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結合起來,不僅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特色,而且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中國夢”闡釋對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中國化
“中國夢”闡釋同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是“以人為本”思想與科學發展觀的結合產物,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本價值目標,以人民群眾的自由與全面發展最為核心觀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發展國情下,我國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這個戰略機遇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中國夢”闡釋深刻把握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內在需求,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指導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夢”闡釋是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與中國新時期歷史條件與基本國情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理論體系的繼承與發展。“中國夢”闡釋將人民群眾的夢想同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相結合,將“中國夢”作為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斗的共同信念,實現了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同社會經濟發展的進一步結合。
六、結論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覆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及全部學說,具有極強的科學性。然而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的過程中,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盲目照搬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應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同中國社會主義具體實踐相結合,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對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進行繼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寧,苑曉杰.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的當代價值[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2]何建華.人本思想的呼喚與構建——兼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J].江西社會科學,2010.
[3]廖敏.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與習近平“中國夢”釋論[J].前沿,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