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唯然
摘要:在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創新性社會理念的弘揚,使得發散性思維以及創新創造能力越來越多的被重視起來。而發明創造能力的開發與培養應該滲透到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本文將從中學生的角度,對中學生創新發明能力的自我提高做了幾點思考,期望中學生能夠從自身出發,將創新思維孕育于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激發自身潛能。
關鍵詞:發明創造 全新思維 自我提高
0引言
當前經濟經過了一個大發展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生產生活需求需要進一步的滿足,因此,建設創新型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社會發展,就顯得更為必要和緊迫。但是,對于青少年來說,創新發明還是專家學者能夠企及的概念,如何從自身的角度出發,提高自己發明創造能力還是一個難題。本文就將從中學生的視角,根據平時學習生活經驗積累,激發創造靈感,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1消除畏難情緒,激發創新發明能力
盡管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創新發明層出不窮,然而對于中學生來說,很難想象自己可以進行發明創造,總認為那是專家學者的專利。那么,作為中學生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消除自身的畏難情緒。其實,很多發明者都是中學生,甚至小學生。所以,中學生應該樹立創新意識,更多的接觸專家學者,汲取如何形成創新意識,怎樣提高創新能力。同時,還應該多跟已經有了發明成果的同學進行交流,了解別人進行發明的過程,從而樹立自信心,激發自身的創新興趣。
中學生的心智還沒有達到一個完全成熟的時期,對所觀察和研究事物目的性并不明確,也缺乏準確性和概括性,對于較為復雜的現象還不能夠看起其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屬性。這就需要我們將平時的一些想法及時與老師交流,根據老師的引導進行進一步的思考與實踐。當然,中學生的邏輯抽象思維能力較強,我們自身應該加以重視,應該注重對自己很多新奇想法的積累與總結。
2研究發明實例,學習課題選擇
中學生由于其自身年齡和心理的特點,相較于一些抽象概念,對較為直觀的現象表現出更大的興趣。所以,發明創造能力的形成與提升同樣,需要從一些典型或者榜樣身上直觀的學習與體驗。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該較多的收集優秀的發明實例。特別是中學生的發明案例,因為這些發明者不論是知識水平還是生活經驗都與我們自身更為相近,較相近的思維模式,更容易達到吸引與共鳴,對自身創造能力有較強啟發性。
對發明實例的學習應該從,案例分析與案例評價開始。首先,應該對該發明的發明出發點和發明過程有一定了解,同時明確該發明的功能性特點。充分了解發明者的觀察過程、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其次,學習者應該對發明案例進行評價,從自身角度對發明案例進行進一步的解析,對發明的實用性、科學性、創造性等方面進行評價,由此對發明案例進行歸納總結,使之形成科學的創造性思維,起到啟發的作用。除此之外,創造是一門科學,仍舊需要我們進行科學系統的學習。僅對發明案例進行分析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平時,加強對創造學這一新興理論,進行相關的學習,從而從整體上把握發明創造的理論、方法和技巧。由此,將實例研究與理論學習孕育于創造思維的培養中,循序漸進的提高自身的發明創造能力。
很多發明都源于對一種現象發起的疑問或一個問題的提出,所以,發現研究課題是發明創造的基礎。中學生應該從學習和生活的實際出發,從比較小的發明創造著手,堅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理念,持之以恒終將小發明逐漸發展為大發明。同時,在課題的選擇上,還應該注意所研究內容,是否符合科學性原則,如果研究違背這點也只能是徒勞;是否符合實用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如果不實用,浪費再多精力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3注重思維訓練,發展創造思維
進行發明創造是離不開平時的思維訓練的,中學生可以進行有意識的發散思維訓練,多進行一些想象或聯想訓練,以促進自己創造性思維的形成。發散思維訓練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來實現:第一,要勇于突破固有知識范疇和思維方式,產生新的思維模式或角度;第二,在觀察現象或思考問題時,多采用比較以及推理的分析方法,尋找最優解決路徑;第三,要積極的打破常規,多開動腦筋進行想象或聯想,以啟發出更多的靈感,激活創造性思維,深入發展形成自己的創新思維模式。
4正視過程中的挫折,戰勝困難
中學生在進行發明創造的嘗試中,不可避免的會面多次的失敗的困境,但是,仍舊不能放棄創新的想法,有發明的思維和創新的能力對自身發展是大有裨益的。要正視發明創造中的挫折,要樹立較強的自信心。對自己的發明能力要客觀評價并在一定程度對自己給予肯定。同時,通過自己思考和與老師、同學討論的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當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解決困境,發明創造的熱情也會大大增加。
中學生應該大膽設想,注重自己易于常規的想法,并將這些想法合理的總結歸納為科學的創造。在這個過程中,要有吃苦的精神,善于從失敗中找尋原因,并做出及時的調整,戰勝各種困難,以不滅的熱情積極創造。最終,取得較好的發明成果,形成勤于思考,積極通過發明創造解決問題的能力。
5結論
建設創新型社會,培養創新人才,中學生作為未來發明創造的中流砥柱,應該注重自身發明創新能力的提高。本文在明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的同時,指出中學生進行發明創造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從中學生如何自身樹立發明意識,培養創造思維,如何進行發明實踐以及樹立自信,積極應對創新發明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完成發明創造成果。
參考文獻:
[1]蒙科祺.發明創造技法的學習與應用[J].發明與創新(學生版),2008(6):20.
[2]譚迪熬.發明創造課的輔導藝術[J].發明與革新,2001(4):22-23.
[3]蒙科祺.為夢想插上發明的翅膀——指導青少年發明創造的一般程序[J].中國發明與專利,2005(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