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鳳
摘要:在當前惠普金融政策形勢下,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進入到金融行業。而金融機構日趨專業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風險性不斷增加,充分的知情權是金融消費者與經營者能順利達成交易合意的根本前提。金融消費者獲取信息的不對稱,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理由將會日趨突出,原有權利傾斜性配置的情形勢必會得到扼制和轉變。金融消費者知情權作為金融消費者的基礎性權利之一,是構建我國整個金融消費者權利保護體系的根本,對我國金融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金融消費者 金融消費者知情權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一、金融消費者知情權的法律界定
1、消費者與金融消費者
消費者的概念是相對于生產者和經營者而言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保護法》(以下稱《消費者保護法》)第2條:消費者為生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沒有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單從法律條文來看,消費者應該包括金融行業的消費者。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管理辦法(試行)》中金融消費者,是指購買、使用金融機構銷售的金融產品或者接受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的自然人。發展至今,我國法律仍沒有關于金融消費者的明確定義。目前學界對于消費者的普遍定義是“為滿足個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自然人”。其基本要素包括自然人、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滿足生活需要三個方面。
2、消費者知情權與金融消費者知情權
消費者知情權,也叫做消費者知悉權、了解權、獲取信息權,《消費者保護法》將其定義為消費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金融消費者作為消費者在金融領域的特殊稱謂,其享有知情權是指金融消費者在金融消費中,享有獲得與金融有關的必要的知識,包括服務內容以及其他相關信息的權利,金融經營單位負有為金融消費者提供真實知識或信息的義務。金融消費者知情權作為消費者知情權在金融領域的特殊體現,其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公平自由獲取金融消費信息的權利,即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金融消費者一律平等地享有不受限制地獲取與其金融消費活動相關的信息之權利;第二,真實準確全面獲取金融消費信息的權利,指金融消費者在進行金融消費活動時,享有得到反映了消費金融商品或服務真實性的信息之權利,且該信息應真實而不虛假、準確而不被誤導、全面而非斷章取義;第三,及時迅捷獲取金融消費信息的權利。
二、我國金融消費者知情權保護目前狀況分析
1、金融消費者知情權保護的立法目前狀況及缺陷
《消費者保護法》雖然對消費者知情權有一些具體的規定,但其主要針對交易經濟市場上的實物商品,以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需要,對保護金融消費者知情權方面的作用并未盡如人意。由于分業經濟體制的緣故,我國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分散由不同的金融立法來實現。如《保險法》中規定了保險人的四種義務:(1)保險人應當就保險合同內容向投保人履行主動的說明義務;(2)投保人就所投保險的相關事項進行詢問,保險人應如實告知的義務;(3)保險人應當就保險合同中關于免除自己責任的條款向投保人履行提示與明確說明義務;(4)保險人應當依法對相關重大信息進行披露的義務。另外《證券法》并配套出臺了一系列信息披露細則、準則對信息披露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來實現金融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在銀行業,央行通過對銀監會的監督檢查倡議權以及公布相關金融數據,從宏觀上間接地保護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詳細規定了信息披露主體、披露的范圍及程度的最低標準,有效的保障了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
上述各規范性文件僅從各行業范圍內對金融市場監管與交易方面的做出了規定,但以上規定缺乏對金融消費者進行傾斜性保護的理念,否認投資者的消費者屬性。有一些不足之處尚待改善如一些規定未能適時做出修訂,已不能適應變化的現實情況;金融機構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沒有形成統一的立法保護原則。
2、金融消費者專門維權機構運轉力度不夠
2012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了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8月中國銀監會銀金融消費者保護局成立,兩個專門保護機構的設立彰顯了國家政策傾向上加大了對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力度。
在兩個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的實際運轉中還有諸多有待解決的理由,如建立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機制和保護措施仍須進一步完善;跨市場、跨行業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涉及的消費者保護理由的協調處理機制不完善;與各金融監管機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等部門協調共同開展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還亟待加強。
三、完善金融消費者知情權法律保護倡議
金融消費者知情權受到侵害的案件日益增加,知情權保護力度不夠的情況,我們亟需加強現有立法、司法、監管等方面努力構建完善的金融消費者知情權保護體系。
1、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的細化完善
借鑒2011年10月,G20巴黎峰會會議通過了《金融消費者保護高級原則》(以下稱《高級原則》)的有關原則,可適當結合我國金融業具體情況適用于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及其他金融業領域中的金融消費者保護。《高級原則》第四項關于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原則的規定是金融消費者知情權保護制度的核心。積極借鑒該條文的將會對我國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和說明義務有更強的指導作用,也對更好的保護金融消費者知情權,防范金融欺詐,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機制和風險提示制度,從立法上健全金融消費者的保護機制。
2、建構金融消費者教育制度
要進一步加強金融消費者的保護,開展金融消費者的培訓和教育,提高金融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提升金融消費者保護意識。同時也需要各相關部門尤其是金融消費者權利保護部門的配合廣泛地展開宣傳,推動金融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形成健康發展的金融市場。以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理念保護金融消費者,保護向處于弱勢地位的消費者傾斜,建立和諧的金融消費環境。
參考文獻:
[1]陽建勛.金融創新、權義平衡與風險防范——金融消費者保護的法理分析與制度完善[J].財經科學,2013(02).
[2]張付標.證券投資者納入消費者法保護探討[J].證券市場導報,2012(10).
[3]黃愛學.論金融商品交易業者的說明義務[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
[4]董安生,樸淑京.金融商品的不當銷售行為與金融消費者保護[J].理論界,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