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
摘要:我國建立健全有效的審計制度,既是順應審計改革潮流的需要,也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有力措施。目前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理論和研究都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本文探討分析我國審計出現的問題及制約性因素,通過剖析這些問題,結合我國國情,提出改進的方法建議,進而力求為構建出更加完善的政府績效審計制度盡一份薄力。
關鍵詞:績效審計 審計問題 審計制度
1前言
目前,我國在政府績效審計的發展道路面臨許多的困難,堅持不懈的開展績效審計是促進政府審計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途徑,從而推進經濟水平的發展、進一步完善經濟制度,使我國的審計制度有一個更大的突破。本文研究的方向和目標是通過探求發展績效審計的基本要求和內容,挖掘增強政府績效審計效率的方法,總結提出相關的問題和解決途徑。
2政府績效審計的內涵
政府績效審計是指由國家審計機關對政府及其各隸屬部門的經濟活動的諸多方面進行的審計,其主要包含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及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在審計的基礎上,也要提出相對合理的改良和改善措施。同時,要把經濟監督和管理方法更加有效的融入進來,既要保持合理、合法、合規,又要力求績效審計準確、行之有效。
3政府績效審計存在的問題
3.1傳統審計模式對績效審計模式的制約
我國的政府審計體制有著較強的雙重管理特質,這種體制內部存在著難以解決的矛盾。我國政府審計模式依賴政府的指導,政府直接實施管理權,績效審計主要是通過第三方匯報經濟責任實施過程。在實際工作中,政府高層逐漸削弱了政府低層的權利,因此在利益的沖突時候,監察機構和職員介入,沒辦法做到公開、公正和客觀,無法監督同一級別政府機關單位。
3.2審計逆效應的形成
我國目前的審計制度只能保證發現問題,而無法解決問題。解決處理這些問題,要完全依賴司法監督和行政監督。由于懷揣僥幸心理的人越來越多,敢于違法違規的人也越來越多,致使經濟違規事件層出不窮、審計署自身的壓力不斷加大,有關權力機關單位和審計署工作難度不斷加大,這就形成了審計逆效應。
3.3“事后審計”的“虎頭蛇尾”
由于政府審計部門同政府機關單位的決策者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審計部門對政府決策性的監督難免存在“事后審計”的“虎頭蛇尾”。政府決策層的一葉障目,使其無法認清自身工作中的錯誤和弊端,進而導致決策層也只能拿上一屆政府當擋箭牌,使所謂的績效審計績而不效。,如果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審計監督執法程序不能得到修復和改善,即使審計開展地再順利,也很難達到政府和公眾預期的效果。
3.4績效審計的范圍過窄
目前我國人民對績效審計的認識尚有不足,常常單純將績效審計視為對企業公司經濟狀況的審計,實際上績效審計主要分為公共財政和公共工程這個兩方面,然而公眾對此卻缺乏最起碼的認知。很多人都以為績效審計的作用其實是評價資金的使用是否有效率、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卻往往忽略了對公共財政部的評估和審計。
4解決政府績效審計問題的途徑
4.1深化審計機關審計模式改革
和許多發達的國家比較起來,我國政府審計開始的時間相對較晚,所以我們更應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監督下開展政府審計的理論研究和實施。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指導審計署組織和監督國家整體審計任務和工作、聽取工作報告,通過了解其工作流程、工作進度和工作情況,對呈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反饋修正。各地方的政府監察機構由其所屬的人大常務委員會直接領導,聽取工作報告,及時跟進工作進度、監督工作情況。同時,積極推進監察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各種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政府的績效監查的法律法規具體地全面。
4.2健全審計制度和完善審計監督機制
評判審計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主要就是看它得出的結論是否能夠執行,得到的結果是否可以更好地得到運用。如果想要績效審計效果更好地在社會中應用,審計機關單位就要越來越快地提高審計質量,完善和執行審計的兩大制度——結果公告制、責任追究制。
監督方式有很多種,但其中最可以取信于民的就是放權給老百姓,讓老百姓們親自監督,讓這筆資金的運作方向完全暴露在社會的陽光下,這樣既可以保證政府的公開公正,也可以讓老百姓更加踏實,更加心甘情愿納稅。以前檢查出現問題,都是依賴經濟處罰,大多數處罰對象都是企業和單位,很少會處罰到個人,將來政府應該逐漸將責任具體追究到個人,加大懲罰力度,不斷提升制約力度。
4.3建立完整的、可操作的審計評價標準
應當從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短期和長期性能相結合、績效監查和財務審計相結合、效率和公平相結合的原則出發,一要重視經濟、社會、人三者之間關系的協調發展;二要重視GDP增長等短期和長期性能指標;三要保持效益和公平二者的獨立性,結合定性和定量指標,維持它們之間的聯系。以上的標準未能滿足的績效審計評價,審計人員需要商討更好的審計標準和程序。
4.4擴大政府績效審計的客體
審計的客體包括公共資源的各個方面,如財政基金的管理和支配等。擴大政府績效審計客體,一是投資領域的績效審計,應擴大該審計模式在資金的使用、投資和管理等方面的使用;二是財政特別基金使用的性能審計,重點審查資金的使用效果;三是國有企業的業績審計。
5結論
與眾多的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我國的政府審計系統起步的時間非常的晚,也就是因為這樣,科學發展觀的作用也就顯得越發重要。強調自然科學發展觀、經濟、社會的復雜關系的整體和結合,是政府績效審計的指導方向,我們要牢牢把我這個理論的核心,把握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實現人和人之間的和諧。
本文對我國現有政府績效審計制度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討論,并總結歸納了這些基本問題的解決辦法。希望人們將來對政府資金的支出、用途、收入及其效益更加關注,使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制度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競博.政府績效審計困難及其優化路徑分析[D].吉林大學,2014.44-48.
[2]吳蒙.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5。43-46.
[3]楊艷婷.探討政府績效審計方法的科學選擇[J].財經界(學術版),2016(16):24-28.
[4]金艷.基于政府績效審計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6):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