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珺
摘要:電視新聞傳播一直以來都是最有影響力的新聞傳播形式,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全媒體信息時代到來,新聞受眾用戶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選擇關注新聞事件,并且自己也成為新聞的傳播者之一,時代的變化技術的發展受眾者身份的轉變,都對我們傳統的電視新聞制作傳播以及整個新聞生產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實現發展,就要進行形式創新與改革,注重媒介融合,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關鍵詞:全媒體 新聞制作 變革
電視新聞節目要想實現創新發展,不僅要創新節目內容,改進節目編輯的形式,還要創新節目的編排形式,另外還要與現代新媒體建立良好的關系,以此提高新聞信息的質量,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
一、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節目發展的挑戰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就無法滿足新媒體時代下人們的需求,而且當前的電視新聞節目發展也逐漸被互聯網通信媒體渠道替代,許多資深媒體人都對電視媒體的發展進行了預測,電視新聞等傳統的媒體最終會被新媒體所取代。縱觀歷史長河,我們會發現都不可能出現新媒體完全取代另一種媒體的情況,因為,無論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具有自身的優勢。正是因為這種優勢讓他們出現共同生存、共同存在的情況,但是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節目能夠適應這樣共生的狀態,就需要轉變自身的傳播手段。盡管當前我國許多電視新聞節目,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新媒體的沖擊,呈現出逐漸衰弱的狀態。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改革已經變得刻不容緩,只有這樣才能讓電視新聞節目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足和發展。電視新聞媒體時刻保持著嚴重的危機意識和緊迫感,做好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和發展,做到緊跟時代步伐,才能適應新媒體環境。
二、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發展的問題
新聞節目受眾面偏窄。目前,我國電視新聞節目面臨著受眾面狹窄的問題。主要原因是隨著互聯網新聞的興起,社會群體中的年輕人傾向于自由度更高的網絡新聞,年輕群體一般通過手機、電腦等借助網絡或WIFI等觀看新聞節目,新媒體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現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主要是時間相對比較充裕的中老年群體,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群受到新媒體的強烈沖擊,青年群體的流失導致電視新聞節目受眾偏窄。
新聞節目創作人才缺乏。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類節目由于受到較大的沖擊,商業資金的投入小,難以吸引專業人才,導致新聞節目缺乏強大的人才后盾。新聞要求從事人員必須具備新聞編輯、制作雙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中靈活應用專業知識,并且制作人員要具有敏感的新聞意識,能夠為新聞節目選取典型案例等,而這些要求恰恰是現代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人員比較欠缺的,部分制作人員在新聞節目的制作上,不及時更新創作觀念,忽視市場受眾的新聞需求,盲目進行設計,這直接影響電視新聞節目創作的質量。
新聞節目缺少獨立性、創新性。新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上存在著缺乏獨特性以及創新性的問題,這種問題嚴重阻礙了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電視新聞節目缺乏創新性,主要表現在很多電視新聞節目形式統一,盡管電視節目已經改革,這一現象有所改善,但距離預期效果仍舊有一定的差距,另外電視新聞節目正處在轉型期的關鍵時段,由于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新聞節目的內容、形式都無法實現有效創新,導致社會大眾對新聞節目出現審美疲勞。
三、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制作的創新與發展
新聞生產模式的變革。電視新聞傳播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性,直觀的畫面精煉的新聞解說畫面的只是真實感,讓受眾感覺身臨其境。
在計算機普及以后,電視臺的新聞制播網絡也應運而生,讓傳統的線性編輯設備逐漸離開新聞制度的舞臺,而新文字傳播制度網絡華麗登場,幾臺高性能的計算機裝上視頻編輯軟件,加上硬件采集卡都成一個編輯,網絡系統將會對的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把基帶信號變成數字化文件,可能存在一個共享存儲磁盤上,可以多次點擊使用,對畫質沒有任何損失。在制作傳播網絡里編輯完成的新聞視頻,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將文件傳送到也不是系統報出一個新聞制作播出網絡系統簡化了我們在傳統新聞編輯室的多次播放錄制加字幕反反復復的過程,由此也取代了傳統的錄放機字幕機等傳統設備。新聞制作播出網絡系統的建設,對電視臺的新聞制作模式進行了第一次深遠的變革,電視臺新聞生產也由此走向數字化網絡生產模式。
全媒體新聞生產的變革。在全媒體時代,人們對內容的多樣性和傳播的時效性都有了較高的要求,這個電視新聞生產環境和生產效率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在生產源頭打破以往的臺灣開放臺歷制作的模式,將新聞生產延伸至臺外,提高新聞制作的效率。搭建全媒體數字技術平臺整合媒體資源。內容生產平臺是全媒體數字技術平臺的核心部分,實現集團所有編輯、記者對各種形式的新聞信息資源的實時共享和互動。記者通過平臺制作、上傳、發稿,編輯同時完成對文稿、圖片、視頻、動畫等內容的編輯加工,并在各種不同形式的內容之間創建關聯關系。
以新聞網站為內容平臺,先行全媒體新聞生產。新聞網站既是當地主流新聞媒體,又是報業集團媒體融合的基礎平臺。網站成為全媒體新聞的主要運營者和發布載體之一。增強新媒體的市場覆蓋,發揮信息反復折射傳播效應。信息經過多渠道的反復立體傳播,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化學反應,從而使新聞宣傳效果最大化。
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形式創新與變革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手段,也是必要準備。電視新聞節目要想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獲得發展源動力,就要不斷進行電視新聞節目形式創新,要將電視新聞與網絡新聞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節目互動,提高新聞節目的吸引力,促進電視新聞節目健康發展。另外,還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創新工作人員的觀念,提高節目創作的質量,實現電視新聞節目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金華.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今傳媒(學術版),2014(3).
[2]閔長海.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創新和變革.中國傳媒技術,2007(1).
[3]方磊.全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創新和變革.社會科學:文摘版,2016.
[4]胡俊平,古林,趙飛.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制作的變革.廣播與電視技術,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