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劍
摘要:第十六屆六中全會中指出:反腐倡廉是提升我黨執政和建設能力先進性的一項重大的任務,是現階段維護社會和諧、公平、公正的緊急任務。我黨應當堅持從嚴治黨、和管黨的原則,貫徹綜合治理、標本兼治、重視預防的戰略方針,做好防腐倡廉體系建設。這一決定的提出,明確了現代社會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從黨風廉政建設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分析我黨該建設任務對和諧社會構建作用的分析,從而就如何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展開研究。
關鍵詞:黨風廉政 和諧社會 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4-0049-02
構建和諧社會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屬性,一直以來都是我黨奮斗的目標。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我黨的組織和領導,所以,我黨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強化對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視度,以此為基礎,構建出公平公正、高效誠信、廉潔的社會環境與秩序。而如何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以完成和諧社會的構建,就成為本文的重點。
一、黨風廉政建設的作用
(一)構建和諧社會提出的必然要求
所謂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的是一種公平公正、充滿活力、民主法治、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會狀態,其核心就是和諧的人際關系。黨組織群體和領導干部群體作為人際關系中最為重要的關系構成,這兩大關系群體是否和諧穩定,將會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社會穩定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就腐敗問題來看,它可以說是影響社會和諧的主要因素,是社會上的“毒瘤”。腐敗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還會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對于我黨和政府部門信任度的高低。因此,為了確保和諧社會的構建工作順利完成,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勢在必行。
(二)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
中國共產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充當著領導者與組織者的角色。正是我黨所處的執政地位,使得黨風問題也成為對黨員干部影響最大的問題。因此,一旦黨內出現腐敗現象,不僅會對我黨和政府部門的公信力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致使人民群眾的利益受到較大的損害,還會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引發一系列社會實踐,造成社會不穩定。而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不僅能夠糾正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在工作期間的錯誤行為,防范腐敗問題的發生,還能夠有效消除掉社會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中一項重要的任務。
(三)構建和諧社會的途徑
受我國國情影響,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必須依靠精神、政治和物質這三種文明形式。其中,黨風廉政建設作為上層建筑工作的重要內容,其對于維護社會的公平公正、安定和諧等,都具有一定的效用,是建設政治文明時必要的推動力。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展開,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社會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使得社會環境能夠得到進一步優化,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精神與物質文明不斷進步。與此同時,在進行黨風廉政建設期間,防腐體系和懲治制度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都能夠順利施行,政治文明建設工作可以得到深層次的發展。此外,黨風廉政的建設還可以幫助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通過教育管理的方式來提升黨職人員的道德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以便能夠營造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從而幫助人民群眾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進而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黨風廉政建設的具體途徑
(一)強化思想道德教育
眾所周知,人的行為都是由思想意識引導的,所以,做好黨員干部思想教育工作,對于提升黨員的道德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社會發展形勢的影響,部分黨員干部思想觀念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原本的理想和信念在不斷淡化,有些黨員干部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等都發生了扭曲,這也是黨員干部出現違法違紀行為的根本原因。思想觀念和道德素養作為影響人行為最為深遠的兩大因素,做好黨員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為黨風廉政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中國應當先強化有關黨員理想信念、優良傳統、工作作風、道德素養、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幫助黨員樹立起社會主義榮辱觀,借助教育來引導黨員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等,使其能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強自身抗拒腐敗的能力。此外,司法部門和黨員培訓教育機構應當提高有關反腐倡廉思想和優秀黨員事跡的宣傳力度和廣度,并同時輔以廉政文化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黨員的思想觀念,使其牢固地樹立起“以廉政為榮,以貪污為恥”的理想信念,從而極大地提升黨員干部從政期間的自覺性,提升黨員干部抵抗腐敗的能力。
(二)強化制度建設力度
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來講,做好制度建設,增強制度在該工作建設中的作用,能夠對黨員腐敗問題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逐漸阻斷壞人做壞事的途徑。可以這樣說,好的制度,能夠加強我國反腐治腐的力度,是確保黨風廉政建設長期性、穩定性的重要前提。對此,司法、監察、行政、立法等機關部門應當通力合作,立足現代社會黨風廉政建設的新要求和新情況,以此為基礎,構建相應的規章制度,力求解決建設期間的各項新問題。
(三)強化對腐敗行為的監督力度
如果權力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受到一定的監督和制約,則必然會導致權力濫用和腐敗現象的產生。監督管理作為檢驗制度施行和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環節,其質量的高低,也會對制度和教育效果的發揮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司法部門和監察機構在監督管理黨員干部時,不僅要依法監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的要求,還需要確保監管工作的長期性與實時性,不可以出現時緊時松的情況。對此,相關部門應當強化黨組織內部的監督管理力度,嚴格貫徹落實我國現行的《黨內監督條例》,通過健全黨組織監督體系的方式,確保紀檢委等組織部門的監督職能被充分發揮出來。此外,黨員干部在工作期間應當自覺接受來自于人民群眾的監督,通過完善信訪和舉報制度,施行政務、村務、廠務公開,創建民眾舉報專線等方式,為群眾監督黨員干部腐敗行為提供便利,從而確保群眾的監督權力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構建良好的黨組織、群眾關系,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人際關系基礎。
(四)嚴厲懲處腐敗分子
就反腐倡廉工作來看,預防與懲治腐敗問題,是該項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對違紀和腐敗分子依法進行嚴格的查處,是維護我黨紀律嚴肅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國司法部門和監察機構應當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責任性,在查辦腐敗案件的過程中,需要深挖腐敗分子,以達到震懾的作用。其次,對于一些重大的腐敗案件,執法人員需要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格懲處涉案人員,無論在查案期間涉及任何部門的任何人,都需要貫徹“一查到底”的原則,不可以出現姑息養奸的思想或行為。對于查案期間出現違法違紀的人員,一經發現,追責到底。此外,基于我國國情,執法人員在查辦腐敗問題時,應當以領導干部在職期間以權謀私、濫用職權等問題為重點,嚴格把握腐敗案件處理過程中涉及的發現、查辦、懲處這三大環節,及時發現和清除黨組織內部的“毒瘤”,保持我黨的純潔性,以此來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組織和政府機構的信任度。
三、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在現代社會做好黨風廉政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國相關機構和司法機關應當從政治角度出發,充分發揮自己在反腐治腐方面的作用,提高對治理腐敗工作的重視度,確保司法公正性能夠得到良好的保障,從而為黨風廉政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而紀檢監察機構在黨風廉政建設的過程中也需要履行好自己的各項職責,嚴格監督和查辦所有涉及違紀違規案件的領導干部,視情節嚴重與否給予相應的處理,以此來有效預防領導干部發生違法違紀行為的概率,從源頭上抑制腐敗問題的出現,進而推進我國黨風廉政建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白光譽,來巧玲.論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下的黨風廉政建設[J].知識經濟,2011(18):61.
[2]胡樂寶.試論新時期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J].企業文化旬刊,2011(6).
責任編輯:于 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