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海榮
老師做你的朋友
——多動孩子的轉變
文/趙海榮
每接一個班,老師們最關心的問題可能就是本班的孩子們有沒有言行特殊的,這其中就包括令老師們頭疼的多動的孩子。
在我任教的第一個班級里,小林就是我見過的最多動的孩子。上課的時候,他總喜歡去惹其他同學,見到什么就隨手拿什么,人家追著他滿教室跑,他很高興,其他同學卻滿是厭惡之色。放學后,課本什么樣子帶到學校來,就什么樣子帶回家。剛開始,我會和他談話,看看他有什么樣的想法。結果他的想法令我大吃一驚:他在學《孫子兵法》,擾亂其他同學,自己坐享其果。我就利用《孫子兵法》教育他:你用的這一計不對,不僅打擾不了所有的同學,反而自己也搭了進去。你能不能想想其他的方法?他只是笑著點了點頭。
從這次談話中,我知道他還是很上進的,所以我就多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他,只要有一點做得好我就加倍表揚。剛開始,這樣的表揚確實很有效。但是,這種規(guī)規(guī)矩矩的生活對他來說太過于艱難,因為他已經(jīng)習慣了上課搗亂、下課瘋跑的生活。于是,隨著找他談話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他也漸漸覺得我的說教很無所謂了。
頭疼之余,我想我必須轉變思路,和家長溝通。從他媽媽那里,我知道他很喜歡讀書。媽媽為了他,每天都很早回家,陪他一起學習。所以在學習上,他基本落不下。但是,他擾亂課堂秩序,其他同學就會有怨言的。于是,我就不再對他說教了,而是在他的作業(yè)本或者筆記本上留下鼓勵的話語或者建議。
在一次征文比賽中,我發(fā)現(xiàn)他寫的文章用詞簡練,語言幽默,思路開闊。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很欣喜地把他“狠狠”夸獎了一番。從那以后,只要是我讓他寫的周記、作文、征文,他都會認真的去寫,認真地去修改,而我也會認真的表揚或者給他建議。我夸獎他的機會越來越多,他的寫作水平也越來越高。
但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問題還是層出不窮。學習之余,早讀、午練的時間他總是瞅著我不在的時候,和班里調(diào)皮的孩子出去玩,有時候還去“欺負”年齡小的同學。我找他談話之后,堅持一天兩天,第三天就會“原形畢露”,根本沒有實際的效果。
這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很累,但是內(nèi)心又迫使我繼續(xù)下去。在無奈之際,我又打通了家長的電話。可能是因為我對他比較用心,孩子的媽媽也把多年的心事說了出來。他媽媽說,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受過傷害:課間和同學玩的時候不注意分寸把同學絆倒,造成同學的小腿骨折。同學的家長抓住這件事不放,當著老師的面鬧得挺嚴重。后來,班里的同學開始冷落他,不敢和他玩耍,他就變得更加“調(diào)皮”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的媽媽怕他被其他孩子欺負,幾乎不讓他出門玩耍。孩子很多時候都是和媽媽在一起的。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話也變得越來越少,媽媽對孩子的情況了解地也越來越少。
聽完之后,我有了判斷:他想和同學交朋友,但是不知道怎樣和他們接觸,就用自己的方式來引起他們的注意。我就告訴他的媽媽,讓她鼓勵孩子和優(yōu)秀的孩子交朋友,不要說他多動,鼓勵他和老師、同學交流。鼓勵他和同齡的孩子玩耍,但是要注意它的行為,及時進行安全教育。家長很配合地答應了。
我的思路開始清晰了起來。“小林,我發(fā)現(xiàn)你的文章寫的真好,希望和你做朋友,好嗎?”他吃驚地看著我,但還是點了點頭。“我把我的好朋友介紹給你,好嗎?”他眼睛里面有了閃亮的光芒。我便把班級里面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的幾個同學介紹給他,讓這些同學多接納小林的缺點,幫他改正。這些同學都很懂事,而且他們同齡人接觸起來也容易得多。慢慢地,他的朋友越來越多,并且他也把我也當成了他的好朋友,時不時地告訴我他又交了幾個朋友,他的朋友都是誰,他們最近玩的游戲……
在磕磕絆絆中,孩子長大了,畢業(yè)了。畢業(yè)的第一天,他到我辦公室里說要來看看我。新學校的第一個月,他來信告訴我他考了班里的第三名。第二學期開學的第二周,發(fā)信息告訴我他受了點小傷……在這些日子里,我感動著,幸福著,品味著我通過努力得到的回報。
其實,多動的孩子并不可怕,只是我們要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為此,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首先,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他是多動的孩子,要表揚他的優(yōu)點,并且制止其他孩子用言語或者行為對他的傷害。孩子自己認為是正常的就不會要求特殊,也會嚴格要求自己。你把他的心給融化了,他才能向你敞開心扉,吐露心聲。
其次,一定要找學生的發(fā)光點,不斷地讓他的優(yōu)點擴大。孩子的自信心和興趣的建立,能幫助學生很快的進入到學習當中。在學習中體會到了快樂,就不會有精力去擾亂課堂了。
第三,自己的力量太小,一定要和家長齊心協(xié)力。把你的一些方法告訴家長,讓家長配合。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一定會全力配合老師的,孩子的轉變也會更快。有可能個別家長不太配合,我相信,方法對了,他們的配合只是時間的問題。
第四,要有耐心,反復教育,變換方法的引導。普通孩子都會時常犯點小錯誤,何況多動的孩子呢!他們會比其他同學堅持的時間更短,更容易反復。這就需要老師們的耐心和用心教導,長時間堅持。
總之,我們既要把他們放在普通孩子當中,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沒有什么不一樣,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也要對這類孩子在心里有一套有別于其他孩子的特殊教育方法。讓學生把你當成朋友,他會不自覺地跟著你學習,向你靠攏。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