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吉淑娥,李萬平
(黑龍江工程學院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
?
基于同城化的北方城市道路冬季居民出行調查研究
——以哈爾濱為例
張 平,吉淑娥,李萬平
(黑龍江工程學院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
以同城化發展為目的,實際調查哈爾濱市松花江兩岸居民冬季出行數據,定量分析確定冬季道路交通需求預測模型的低溫、降雪等氣候條件對居民出行特征、居民出行方式選擇、道路通行能力等方面的影響程度,為后期城市道路同城化交通規劃建設奠定數據基礎。
北方城市道路;冬季居民;出行;調查研究
本次調查主要以江南、江北的大型社區、江南、江北間居民往來頻繁的目的地為對象對居民的出行特性進行調查,選取連接江南江北間的主要交通要道對道路的通行狀況。江南的調查集中在河政花園小區和河松小區周圍進行,江北的調查集中在新新怡園和糖廠社區周圍進行,河政家園和新新怡園由于其區域面積大,同時江南江北往來也較為頻繁,糖廠社區和經北小區周圍是居民往來較為頻繁的區域,所以對數據的整理也較為方便。而連接江南江北的主要交通要道有四條,分別是陽明灘大橋、公路大橋、松北大橋和松浦大橋,道路通行狀況的調查主要以公路大橋和松浦大橋為主,這里的車輛構成更為分散,交通量相對更大。為了分析不同溫度、降雪條件對居民出行產生的影響,分別在寒冬時期,初夏時期對兩個時段進行調查。初夏時期主要包括白天平均氣溫為 13~18 ℃,居民正常出行的時期,寒冬時期則是指白天平均氣溫為-13 ℃以下居民正常出行的時期。
2.1 人均出行次數調查分析
筆者于2016年11月14日-2016年12月24日,對江南、江北兩地居民進行了為期5周的實地調查,有效戶數357戶,有效人數671人。得出哈爾濱市江南、江北居民冬季出行率最高的是6~19歲,平均出行次數為2.37和2.41,該年齡組一般為中、小學生,出行一般都以上學為主,而出行率最低的是60歲以上的人群,年齡的增長,導致了出行率的下降。在居民冬季出行調查數據中中可以看出,冬季男性日平均出行次數相較于女性日出行次數略高。居民冬季出行目的以上班,回家占比為最高,分別達到了30%和46%。由于哈爾濱市冬季的平均溫度達到了零下20℃左右,這使得居民選擇公交車的比例接近60%,其次為步行,接近12%,而居民選擇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的比例總體不到10%。
居民冬季的出行時間在一天中的變化,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兩個高峰期,而高峰期一年四季都是相同的,文章以居民從家出發時間和到家時間為基準,繪制哈市江南江北居民冬季的出行時間分布圖如圖1:

圖1 出行時間分布圖
從分布圖中可以看出,居民在高峰時段的出發時間和到家時間都集中在早高峰和晚高峰,分別占白天12 h的32.52%和33.33%。在冬季居民出行的活動空間的變化,是受所處地域和出行的活動時間和距離的不同而變化的,具體見表1。

表1 兩地居民冬季不同出行距離及不同出行活動時間的出行量分布
根據獲得的調查數據可以得出,哈市江南江北居民冬季出行的平均活動距離為4.03 km,平均活動時間為0.88 h。在對冬夏季居民出行影響因素的調查中,通過數據的整理,繪制了關于影響因素的條形圖,如圖2、如圖3。

圖2 冬季主要影響出行的因素

圖3 夏季主要影響出行的因素
可以看出,冬季影響出行的主要因素為溫度、道路光滑程度和霧霾,分別占比為69%、62%、46%,而夏季主要的影響因素為氣溫,占比接近66%,而由于溫度是季節變化的共同特征,同時也是影響居民出行的主要因素,所以后文主要分析溫度對居民出行特征的影響。
[1] 姚榮涵.城市居民出行生成預測方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學位論文,2014.
[2] 羅靚,云虹,徐星.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及交通需求管理對策[J].長安大學學報,2011,(12).
[3] 任園園.冰雪條件下城市道路交通流特性及管理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學位論文, 2010.
2016-12-10
吉淑娥 ,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規劃與管理。
U415.1
C
1008-3383(2017)05-0207-02